黑龙江省牡丹江穆棱林业局第二小学 田汝丽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工具。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最大化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应结合新课程的具体内容,对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进行革新和优化,完成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要求,要求其从学生熟悉的环境和喜欢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内动力。因此,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心理状态,设计出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课后作业。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度。
例如,“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部分,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列表法、假设法和方程法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因此,在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后,笔者对“鸡兔同笼”问题进行改进向学生布置作业,“同学们,我手里有一大把的铅笔和圆规,从上边看共10个头,从下边看15个尖,那么,我手里共有多少只铅笔,多少只圆规呢?”学生开始纷纷议论“这样,咱们下节课的时候请学生为大家讲解。”笔者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随后下课。课间,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结组讨论,将铅笔和圆规收集起来进行实际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间。
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对“鸡兔同笼”问题进行调整布置给学生。因为铅笔和圆规是学生随时都需要的学习用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起来,通过实际动手,完成课后作业。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对课后作业进行调整,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对数学知识的高效掌握。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是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模仿,另外,实现对学生自主探究与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实践经验。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探索性作业,实现对学生探索研究精神的培养。
例如,“圆”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为学生将来几何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完成本节教学内容后,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半径、圆心相关知识,笔者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说道:“同学们,学校即将举办田径运动会了,学校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大家有什么好的方法或者建议吗?”学生开始纷纷讨论。在第二节课上课时,一名学生将笔者叫到操场,说是让笔者“检查作业”,笔者并没有指责学生。在到达操场后,笔者发现,有11名学生手来手并排站立,以班长为起点。在班长喊“开始”后,班长保持不动,其他10名学生围绕班长顺时针转动,场地外的一名学生根据转动最外圈的学生的脚印进行画圆。后来,笔者经了解知道,原来学生在课下研究过很多种方法,这是在学生中最受欢迎的一个方法,另外还有“绳绕法”“四点法”等。
为帮助学生强调圆的相关知识,笔者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关注对学生脑力的考察,以及对问题的探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探究出多种画圆的方法,完成作业。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设计探索性内容,促进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数学课后作业过分强调答案的标准型和唯一性。小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和好动的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因此,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作业,并鼓励学生积极创新。从而,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发散性思维的激发。
例如,“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完成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一道开放性的作业题:“某地旅行团体旅游费用,两个旅行社的报价均为一千元。但是A家旅行社承诺,如果买十张全票的话,其他人按半价收费;B家旅行社承诺,如果全家报名,按照80%收费。第一题,如果你家要去旅行的话会选择哪一家?第二题,根据题目要求,你会对其他家庭去旅行提出哪种建议?”
笔者根据百分数教学内容,将课后作业的答案开放化处理,便于对学生思维发散的培养。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对思维的训练和培养,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在完成课后作业的基础上,实现对数学三维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课程的标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趣味性、探索性和开放性设计,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创新,充分发挥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真正价值,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