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杨树叶面病害的发生及防治

2018-11-30 04:48
绿色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黑斑病锈病孢子

刘 焕

(河南省濮阳市林业科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1 引言

杨树(PopulusL.)是世界上分布较广、适应性强的树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寒温带区域。杨树生长迅速,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而且木材用途广泛,是制造纤维板、造纸火柴、卫生筷及包装业的优良材料,具有巨大的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我国深受群众喜爱。随着杨树种植在中国的大力推广,频繁的引种和国内不断的培育杂交,导致杨树病害随之迅速蔓延扩散。本文主要讲述几种常见的杨树叶部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2 白粉病

2.1 白粉病的病症及发生规律

杨树白粉病发生很广泛,是杨树上常见的叶部病害,病菌也侵染植株的嫩叶、幼芽、嫩稍等部位。白粉病发展初期叶背先产生白色粉状霉斑即病菌菌丝及分生孢子,后扩展到叶片正面,严重时白色粉状物可连片,致使整个叶片呈白色。发病后期,一般到9月底至10月初白色霉层上产生黄色至黑褐色颗粒即病菌子囊壳。白粉病发生严重时,叶片褪绿,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早落,树势下降,影响绿化效果。

杨树白粉病由杨球针壳白粉菌、棒球针壳菌、和钩丝壳白粉菌侵染所致。病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和新梢病部越冬。翌年春季闭囊壳产生子囊孢子,成为初次侵染源,分生孢子可进行重复侵染。

2.2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1) 清除病源:及时清扫树下病叶落叶并集中烧毁,以消灭菌源,减少来年侵染源。

(2) 加强管理:树木密度不宜过密,适度修枝,注意保持通风透光。新种植的要加强水肥管理,注意磷钾肥的配合使用,防止徒长。

(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2%农抗120或武夷菌素(Bo-10)100倍液,或8%菌克毒克水剂200倍液防治。10 d喷施1次,连续喷2~3次。

3 灰斑病

3.1 灰斑病的病症及发病规律

杨树灰斑病,俗称黑脖子病,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发生普遍,危害多种杨树。病害多发生在叶片和嫩梢上,在叶片上生出水渍状斑点,很快逐渐扩大成褐色不规则形,最后变成中心为灰白色边缘为灰褐色的病斑,后期病斑上产生黑绿色霉状物。病斑常连成大块黑斑,叶背面病斑界限不明显,边缘绿褐色,斑内叶脉变紫黑色。苗木顶梢和嫩枝梢发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而下垂。上部叶片全部死亡,病部易被风折断,由下边叶柄的休眠芽再发出小梢,使病苗成为无顶的多头苗。

灰斑病病原有性世代为东北球腔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翌年春季分生孢子萌发,萌发后由气孔侵入叶内,5~10 d后发病,一年中分生孢子可重复多次侵染。北方6~7月份高温多雨,发病严重,9月下旬至10月份停止发展。病害发生和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适温为20~25 ℃,雨季发病率增高。杨树品种不同,其抗病性有一定差异。一般苗木和幼树比大树发病严重。

3.2 综合防治方法

(1) 合理密植 苗木栽植不宜过密,保持良好的通风、降湿和透光性。

(2) 加强管理 当叶片密集时,可适当间苗,或打去低叶3~5片,以通风降湿;及时除掉大树下的萌条和病株,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积水。

(3) 药剂防治 预防可从5月中旬定期喷施65%代森锌500倍液,发病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液防治、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15 d喷1次,视病情,约喷1~3次。

4 黑斑病

4.1 黑斑病的病症及发生规律

杨树黑斑病又称杨树褐斑病,能侵染多种杨树。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嫩稍。叶背面出现针状发亮的小黑点是黑斑病发病前期的症状,之后黑色病斑隆起并扩大到1 mm左右,褐色病斑也随之出现在叶正面。雨季时病斑相互连成圆形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树木病害严重时,全株叶面落光成光杆,树梢处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杨树黑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主要是杨生盘二孢菌。病菌在病落叶或枝梢的病斑中越冬,来年春天病菌产生的孢子随风雨进入杨树叶片,5、6 d后叶片上的病菌又会产生病孢子再次浸染树木。高温多雨的夏季发病最严重,黑斑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高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过于密植、缺乏光照等情况下。一般发病轻重与雨水有关,雨水多发病重;反之,雨水少发病较轻。

4.2 防治措施

(1) 加强管理:要加强日常的营林管理,及时修整树形,及时间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及时清除病叶病枝及落叶残枝,做好林地排水工作,减少发病源。

(2)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700倍液或200倍波尔多液等药物防治,为有效控制病害的蔓延,连续喷洒药物2~3次。若发病的树木高达,则采用烟雾机喷洒药物防治,最好在无风的早晨5:00~7:00或傍晚18:00~20:00喷洒8%百菌清烟雾剂或2.5%氟硅唑油烟剂防治,杨树黑斑病在高温多雨的7~9月份发病严重,且每隔几天就会多次重复侵染发病,此时防治比较困难,为达到效果,施药次数要达到4次以上才可。

5 黑星病

5.1 黑星病的病症及发病规律

杨树黑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多发于黑杨和青杨派树种。黑星病病菌侵染初期在叶背面出现圆形黑色霉斑,严重时多个霉斑连在一起使叶片上布满黑色霉层。随后叶正面也出现黑色或灰色的病斑,病害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扩大成不规则形状的大病斑,是整个叶面几乎全部布满黑霉。叶柄、嫩稍被病菌侵染后常变黑下垂,枝叶皆枯死。大雨过后枯死的枝叶脱落,造成树木大量落叶。

黑星病的病原为山杨黑星孢菌,有性阶段为杨黑星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及菌丝在病落叶或病枝梢上越冬,翌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染。树冠下部叶片及根蘖苗发病重于上部叶片,苗木发病重于幼树和大树,密植的幼林亦发病较重。凡是苗圃地湿度大,早春低温持续时间长,该病发生就重。

5.2 防治方法

(1) 加强管理。及时清除树下枯枝落叶,并烧掉或深埋。幼林及时修剪下部枝条,保证林内通风透光。

(2)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1∶125的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液或用多菌灵500~800倍液,每隔10~15 d喷洒1次。

(3) 栽植杨树要选抗病品种,白杨派和欧美树种抗黑星病。

6 锈病

6.1 绣病的病症及发病规律

杨树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嫩梢和冬芽。锈病发生于树木展叶期,新发的正常叶片受病菌侵染后,形成黄色小斑点,叶背面则形成黄色粉堆,病害严重时,小病斑扩大连成片形成隆起的大块病菌,树上布满绣球花形状的黄色粉堆,病菌侵染的叶片会提早脱落,严重时叶片上形成大型枯斑,叶片逐渐枯萎掉落。

杨树锈病病菌属于转主寄生长循环生活史真菌,性孢子和锈孢子阶段在落叶松上,夏孢子和冬孢子阶段在杨树上。病菌以冬孢子堆在杨树病叶上越冬,冬孢子堆春天萌发后先传播到落叶松叶片上,在落叶松上继续发育,之后才侵染杨树。杨树上的夏孢子存活力较强,一些夏天的病孢子越冬后依然能致杨树发病,所以即使杨树周围没有落叶松也会爆发锈病。杨树绣病的高发期在5、6月份,杨树嫩芽受害后不能正常展叶,病菌也危害叶柄和嫩稍,逐渐形成溃疡斑,8~9月份又再次进入锈病高发期。苗圃地易感染锈病。

6.2 防治方法

(1) 初春锈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芽,病芽颜色和性状皆不同于正常的芽,所以可以发现并摘除。除病芽要早要彻底,摘掉的病芽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带出树木生长区,防治病菌扩散。

(2) 病芽出现时喷洒多菌灵800倍液以消灭病芽。在发病期间喷洒50%的代森氨1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1000倍液等,有一定效果。

(3) 育苗区应尽可能地远离发病菌的大苗区。

猜你喜欢
黑斑病锈病孢子
人参黑斑病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隐孢子虫入侵相关蛋白分子研究进展
玉米南方锈病防控技术措施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碧根树黑斑病的识别方法和控制措施
桂北山区红阳猕猴桃花腐病和黑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玉米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制作孢子印
无所不在的小孢子
枯草芽孢杆菌对板栗采后黑斑病的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