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情感共鸣 点亮数学课堂

2018-11-30 02:37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3期
关键词:中心对称七巧板轴对称

上海市月浦实验学校 龚 兰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曾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

学生的情感最大的特点是直觉性与不稳定性,他们觉得外界事物不合自己的口味,就会变得兴趣索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是因为这种特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对学生的情感调动,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致使部分学生的情感处于饥饿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情感会对学习产生反作用。

二、对情感的理解

这里的“情感”我给予它一个特定的范畴,有三层含义,首先,教师通过挖掘教材本身所涉及的富有情感的因素,能调动学生积极情感的内容,在备课过程中进行精心的整理、研究和提炼,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授这些富有情感因素的内容时,教师也有相应的积极情感的投入,和学生产生情感的互动,最后希望激发学生同样的情感和共鸣,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案例分享

结合我的课堂和数年的教学实践,下面有几个案例和大家一起分享,以六、七年级为主。

1.引入游戏,回归童真

学习《三角形》一章时,有一个探究活动,课题叫《七巧板问题》,我把课题改成了《你会玩七巧板吗?》,找来预先准备好的七巧板,和学生们一起游戏、探究。七巧板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动脑筋的游戏,从数学上来讲是一些平面几何图形,由一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大三角形、两个小三角形和一个中等三角形七个部分组成,名字由此而来。利用七巧板可以拼成各种有趣的图案,在游戏中我慢慢地渗入了之前学过的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旋转、翻折)、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等教学内容,在玩中学,在玩中掌握。

有了那节课的铺垫,在《全等三角形(复习)》这节公开课上,有一个环节是让同学们利用全等三角形拼出漂亮的图形,同学们就显得得心应手了。其实像这样的游戏课堂上还碰到过很多,比如学习《等可能事件》时让学生拿来骰子和扑克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学生拿来纸、剪刀和三角板等工具;学习《长方体的再认识》时让学生拿出橡皮、纸盒、铅笔盒等常见的长方形器具。让游戏融入课堂,让学生回归童真!

2.改变形式,活跃课堂

其实纯计算和解方程的课的确乏味,整节课就是与枯燥的+,-,×,÷做伴,与麻烦的x、y、z周旋。而课上总离不开讲解解题步骤、分析例题、随堂操练、小结计算注意事项等基本环节,学生在上惯了一个老师的课,熟悉上课流程后,上课难免会提不起精神。

在学习《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把学生身临其境地带进了黄山,把上课过程比喻成了师生一起登上黄山看日出,比赛看谁登得快,望得远,最先一览众山小。课的一开始,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现在我们开始第一阶段的登山,看谁登得快,请看这类一元二次方程怎么解:(1)x2=4。”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接下去有了(2)x2=0;(3)x2=-1,这类方程可归纳为解形如x2=d的一元二次方程。紧接着进入第二阶段,解形如ax2+c=0的方程,第三阶段解形如(ax+b)2=c(a≠0)的方程,第四阶段解形如a(x+b)2+c=0(a≠0)的方程。课上我的话全部变成了登山语言,同学们完全融入其中,难忘“黄山之旅”,难忘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启发教学,以生为主

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教学时,在拓展思维环节,我举出了下面这样一个例题:某公司决定组织48名员工坐船游园,租金价格如下:大船最多坐5人,租金30元,小船最多坐3人,租金20元,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怎样租才能付租金最少?(严禁超载)没想到一个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第一个举起了手:“我认为可以租大船,可以租小船,也可以大船和小船合租!”“那你能不能再具体算出租金呢?”“如果租大船,需10只,租金要30×10=300元。租小船,需要16只,要16×20=320元。如果既租大船又租小船……”说到这里,该生卡了壳,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帮助他完成后面的解答,最后我大大地表扬了他,他也跟我坦言,以前不敢发言,怕说错被同学笑话,而恰好他前几天去坐过。从这一次“意外”中,我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作为老师,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教师要为他们创造机会。

4.融入生活,感受新知

那节有理数的加减法课上,我把枯燥的计算加了一个销售文具的背景,把纯计算变成了盈亏统计,例如:星期一上午赚80元,下午盈60元;星期二上午亏20元,下午亏30元;星期三……问每天的盈亏情况。

通过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下就活跃起来了,算得很快,也容易理解,后来很顺利就归纳出了有理数的加减法则,因此教学设计应设身处地,把日常生活巧妙地融入学习中去。

5.分享故事,雄心勃起

在学习圆和扇形一章时,有一份阅读材料叫《π的发展简史》,上面介绍了中国的两位数学家,因为这个时段的学生还不太理解数学家,我就把第一堂课上成了一节介绍人物的历史课,课上隆重推出了这两位杰出的中国数学家,一位是魏晋时期的刘徽,他一生为数学刻苦探求,在几何上他提出了"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16的结果,是当时世界上精确度最高的π的近似值。200多年后,南北朝又出现了另一位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真是一位奇才。他算出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一结果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比西方发现整整早了1000多年。

我讲得激情昂扬,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我告诉他们数学家在没有成为数学家之前,在学生时代也是个普通的学生,他们正是因为有不断探索、永不放弃的精神,才会有那样辉煌的成就,也许你们不能成为数学家,但你们每一位都能成为我们班的数学家,数学上的佼佼者。

6.交流得失,共同进步

小薄同学在预备班时成绩平平,年级组只能考到六、七十名,和班上同学也起过冲突,还和我顶过嘴,因此在班上我批评过他好几次,进入初一以后成绩竟然突飞猛进,人也懂事了,从他身上让我领会到了“脱胎换骨”这个成语。

初一时他的第一篇周记我至今记忆犹新,话很短:“初一了,我要开始读书了!”

由于之前我对他印象并不好,所以我的批语也很简单:“看你表现!”后来他真的让我看到了表现,每次大考成绩都大幅向前,到第二学期,月考他挤进了前20,那次我让大家都写了月考反思及心得,我读了他写的,他说有这样的进步,是因为“我的好朋友小张他数学一直遥遥领先,他告诉我两件事,一,他先人一步,在上新课之前做好预习工作,二,他多人一步,回家之后做好复习巩固工作,我也要这样做”,其实这两点我也经常对他们说,可是效果甚微,因为这是隐性作业,只有自觉的同学才会做,还不一定能坚持。可是这话出自他人之口,而且是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好朋友之口,这就变成了一种提高成绩的灵丹妙药,人人都想尝试,都想象着它的威力无穷。同学间的交流得失比我们老师强行灌输要有效得多。

7.审视人生,师生共勉

那堂课,投影仪的屏幕上印着这么几个大字:“用数学讲述人生哲理”,同学们看着课题,有纳闷的,有思索的,有不解的,有疑惑的,有豁然开朗的,表情百态。这是六年级课本上的一份阅读材料,有关数学是一种科学语言,不仅可以用来研究科学,还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性格及追求,我摘录了几条如下:

(1)用数学书写的格言

①干下去还有50%的希望,不干便是100%的失败。——王菊珍(中国科学家)

②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就越小。——托尔斯泰(俄国大文豪)

③时间是一个常数,对勤奋者来说,是个“变数”,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的人的时间多59倍。——雷巴柯夫(俄国历史学家)

(2)用运算符号书写的格言

①在学习中要敢于做减法(“—”),就是减去前人已经解决的部分,看看还有哪些问题解决,需要我们去探索解决。——华罗庚(我国数学家)

②天才=1%的灵感+99%的血汗。——爱迪生(大发明家)

(3)用公式书写的格言

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爱因斯坦(近代最伟大的科学家)

这些格言是人生的哲理,耐人反思,给人启示,课上我们一起对上面的致理格言做了剖析,谈了自己的感受,并让他们尝试着写一句属于自己的数学座右铭,我感觉到同学们对数学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8.展望未来,前程似锦

《图形的运动》一章研究图形的三种运动:平移、旋转和翻折,其中涉及很多作图内容,会作经过平移、旋转和翻折后的图形;会作中心对称和轴对称图形。学完整章以后,有更高的要求,比如作既是轴对称又是中心对称的图形;作是轴对称但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作是中心对称但不是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一下接受那么多内容,即使喜欢画画的同学也会没了兴致。其实这些图形都很美,我联想到了平面广告设计师,这是令人向往的理想职业。在课上我称他们都是大设计师,作图过程中不断称赞他们有这方面的天赋,将来说不定就可以大展宏图,很多同学听得津津有味,飘到云端上去了。有些调皮的男生还兴致勃勃地叫我总监,让我给他们发号施令,给出新的指示,他们学得很开心,从中我看到了他们的自信,他们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寻找情感共鸣,点亮数学课堂,我想这是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一直探索下去的,因为它是一笔宝藏!

猜你喜欢
中心对称七巧板轴对称
解答三次函数中心对称问题的两种路径
《轴对称》巩固练习
七巧板之乐
炫彩七巧板
“轴对称”复习点睛
东方魔板:七巧板
感受“轴对称”的洪荒之力
中心对称 贯穿始终
《中心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测试卷
中心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