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斓织锦为君妍:“锦行天下
——中国织锦文化展”赏析

2018-11-30 03:56
文物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蜀锦宋锦壮锦

前言

壮锦是“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的八桂人民匠心与智慧的象征。曾几何时,壮锦是“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的宫廷贡品,时间流转,民族记忆瑰宝现已入选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仍散发着独具的魅力。

蜀锦织绣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经过前期调研和多方深入探讨,联合举办了“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展览以蜀锦、宋锦、云锦、壮锦为展示对象,以各馆馆藏精品为基础,从锦的历史发展、技艺演变、艺术特征、功能应用等方面展现中国深厚的织锦文化。2016年8月25日,四馆策展团队在邕举办策展研讨会。根据会议纪要,综合各馆的选址、投资和施工期限以及展出文物等因素,展览于2016年10月28日—2017年2月19日在广西民族博物馆D1临时展厅进行首展,展览面积约800多平米,展品数量近200件(套)。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分别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成都市博物馆进行巡展。展览以织锦的历史沿革为经,以蜀锦、宋锦、云锦、壮锦为纬,以各馆馆藏精品文物为基础,充分运用织锦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成果,展现锦的悠久历史、精湛技艺、艺术特征及文化传承等方面,首次在国内集中呈现中国四大名锦的文化魅力。展览内容系统全面、展品丰富多彩、形式赏心悦目、文化交流多样、活动寓教于乐,为观众展示织锦视觉艺术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弘扬我国优秀的织锦文化和民族文化。

一、展览选题的确立

织锦以其多彩繁复的纹饰、巧夺天工的技艺、应用广泛的功能在朝代的更迭演变中,成为了中国丝织工艺种类的艺术典范。本次展览以中国古代织锦的历史演变为线索,重点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壮锦,试图从文化史与社会史两个层面对织锦发展及其主要类型的艺术特征予以全方位的视觉呈现,从而向观众阐发织锦艺术的演变规律和历史文化意义。

(一)织锦的历史发展

“锦”字由金与帛两字组合而成,从而诠释了古代人们对于织锦的最初界定和理解。锦的出现源于金帛,据汉代刘熙著《释名》解释,“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字从金帛”。《词源》则释锦为“杂色织文也”。据有关文献记载,织锦的生产可追溯到唐尧时期,朱启钤在所著《丝绣笔记·记闻》中说,“唐尧之时,海人织锦以献,后代效之,染五色丝,织以为锦”,可以说织锦在中国古代的发端可以追溯到史前的尧舜禹时期。从出土的殷商时期青铜器上所发现的纹锦痕迹,可以推断早在华夏文明的早期就已经能够生产织锦。

1.四大名锦之历史小述

作为蜀郡所产特色锦的通称,蜀锦兴起于汉代。秦朝开始就有大批从事织锦的工匠迁入蜀地,也带来了较为成熟的丝织技艺和生产技术,较快地推动了蜀锦技艺水平的大力提升和织锦产业规模的大力发展。汉代在成都设置“锦官”,主管官营丝绸作坊生产。由于官营作坊规模庞大,为了加强管理、保护,在作坊区外筑城设防,故此成都就有了“锦官城”的称号。南北朝时期,蜀锦已经大量外销,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到了隋唐时期,蜀地蚕丝业非常发达,被后世称为“陵阳公样”的蜀锦纹样可以说代表了唐代织锦技艺的最高水平。两宋时期,随着丝织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桑蚕交易市场的繁荣发达,官府在成都设置了“茶马司锦院”和“转运司锦院”管理蜀锦生产,用金线显示花纹的织金蜀锦被皇室当成了赠予友邦的礼物。明清时期,随着丝织中心的东移,以苏杭、江宁等地的官办织造机构逐渐取代了昔日的蜀锦官办作坊,蜀锦渐呈衰落之势,直至清咸丰年间才有所恢复,并进一步扩大了蜀锦生产规模,提升了染织技艺,生产出了并称为“晚清三绝”的“月华”“雨丝”“方方”锦。

自南宋起,苏州作院生产的织锦因其织造精细、图案典雅就已经被称为“苏州宋绵”。明中期,苏州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三大产区之一,素有“东北半城皆机户,万户机声传小巷”之称。据《姑苏志》记载,所织海马、云鹤、宝相花、方胜等锦,五色炫耀,技艺胜于古代,清康熙、乾隆年间成为宋锦的全盛时期。

“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巡展序厅

东晋末年,“斗场锦署”就设置于南京,而到了南北朝,“云锦”一词首次出现文献中。南京织锦到元代才开始兴盛,清光绪南京成为织锦业的中心。云锦工艺以其通经断纬的“妆花”技法织造出加金妆彩织的织物闻名天下。

广西壮锦萌芽于汉代。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考古发现看,对橘红色回纹锦片的研究可推论壮族先民瓯越人当时已经掌握较为熟练的纺织技术,而壮锦的雏形在日常纺织加工生产中已经出现,单色规矩纹织锦的方法已经被壮族先民掌握。壮族的纺织技术在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不断发展。这个时期出现的麻织锦正是壮锦在发展过程中从一般纺织物向壮锦演化过程中的过渡性质的纺织品。宋代可以说是壮锦的形成时期,起初主要是单色方格规矩纹,后来壮锦的色彩开始拥有更多颜色,图案纹样也从抽象型的方格规矩纹变成形式多样复杂的狮子纹、龙纹、凤纹、百花纹等。明清时期,广西壮锦的织锦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应该说是壮锦最为兴盛的时期,“卍字菊花纹”“卍字菱纹”及“龙凤纹”的壮锦已经成为贡品,并远销内地,与蜀锦、宋锦和云锦并称“四大名锦”。

2.织锦的技艺发展小述

古代中国织锦的技术沿革,主要体现在织锦的材料选择和织锦的生产加工上,织锦艺术的视觉效果的显现主要受到材料选择和加工技术的影响和制约。名锦的原料基本上都选择桑蚕丝,同时将金银线作为生产加工名锦最常用的辅助材料,锦中织金最初只是用于织锦纹样的装饰和点缀,然而随着社会审美需求的变化,织金技法俨然成为织锦生产加工技术中追求绚丽光彩的主要途径。不同的生产加工技术和创作技法,决定了织锦不同的纹样呈现和视觉效果,四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壮锦正是织锦技术发展和沿革中不断进步的产物。提花技术作为中国古代织锦生产加工中最为重要的技术类型,在发展中历经了手工挑花和花楼机提花两个阶段。束综提花机的应用,替代了手工挑花的丝织机,解决了织制复杂大循环花纹织锦的问题,使织锦品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纬锦逐渐替代了经锦而成为织锦品种的主流。随着大花楼织机的应用,纬锦的织造技术进一步成熟,为宋锦和云锦的产生和兴盛提供了技术基础。

广西壮族织锦技艺从北到南分布在广西境内各壮族聚居区,壮锦在织机构造和生产加工技法上十分接近。壮锦的织机都是具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壮锦则是在这些手工织机上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丰富图案纹样的纺织品。宾阳竹笼机的结构和流程技法可以说是广西壮族织锦北派技艺实施的典型,其特点在于以提花顺序安装在竹笼上,熟练的织锦艺人利用腰带形成经纱张力,单靠记忆可以根据图案和纹样需要进行创作。

(二)织锦的文化内涵

1.织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文化意义

壮锦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承载着壮族的风俗、习惯、信仰、情感、价值观,记录着传统农耕生活方式与文化状态,通过丰富而精彩的纹样,强烈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渗透着民族文化的乐观精神,凝聚着人们的美好向往,表达出真诚的情感,在满足生活基本需要的同时,把物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需求紧密结合,成为承载壮族文化记忆的瑰宝。织锦历来就有“寸锦寸金”的说法,“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可以说是古代中国礼治文化序列中的重要器物。云锦就是其中的典型,从功能上来看,南京云锦是元、明、清三代王朝皇室御用龙袍、冕服及官吏士大夫阶层的贵族衣装的专供面料,此外,也作为专供绸缎提供给蒙藏等少数民族上层贵族及藩属国上层人士。云锦除了作为服饰之外,也大量使用在宗教寺庙之中,炫目华丽的色彩,庄重肃穆的纹饰和图案,体现了宗教的神秘与庄严。同样位列四大名锦的蜀锦和宋锦,也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蜀文化特质与宋艺术风格,是多元文化交流与江南文人审美需求的结晶,可以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基因和文化价值。织造蜀锦、宋锦的复杂工序和精湛工艺,彰显出古代织锦匠人的热忱与智慧。

2. 织锦在现代社会历程中的文化表征与传承

新时期以来,织锦技艺和文化开始进入创新和传承相融合的新阶段,四大名锦作出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时代因素的注入让织锦更加适合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之物的需求,同时也能让织锦文化中优良文化内核予以保存和传承。早在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申报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蜀锦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的一个重要部分位列其中;2011年开始,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一系列的文化表征设置和文化传承组织让蜀锦这一古老的技艺再一次焕发出光辉。苏州丝绸博物馆于2004年开始实施传统宋锦工艺的恢复工作,积极申遗保护。2006年6月,宋锦织造技艺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9月宋锦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项目内容之一,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取向的变化,宋锦文化内涵融入现代生活中,成为宋锦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活力。2006年5月20日,壮族织锦技艺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壮锦的功能也日趋多元、逐渐转变,应用更加广泛,可以说今日的壮锦,俨然成为广西壮族文化的名片与传播民族文化的象征和建立民族友谊的桥梁。总体来看,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四大名锦中的精品佳作,生动诠释了织锦的装饰功能与实用价值高度融合之美,通过“非遗”等文化保存和传承机制,使织锦在现代社会继续承担着文化传播的媒介作用,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的部分展出品

“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展厅一角

二、展览特点分析

(一)展品选取窥探

本次展览力求呈现织锦艺术史、技术史、文化史三个领域的典型与代表作品,展示集中了广西民族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的馆藏精品近200件(套),其中就有蜀锦代表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黄地联珠对鹰纹锦”“红地联珠小花羊首纹锦”“对鸭纹锦”“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等部分唐代蜀地古锦。“月华锦”是近代蜀锦精品,采用了多彩叠晕技术,经线向上依次排列绿、红、黄三种色相的彩色光晕,柔和的颜色变化中,形成犹如水墨画般浓淡渐变的效果,纬线上点缀花草、仙子及楼阁的纹样,使该锦具有了奇异华丽的效果。

明代宋锦的代表作为“橙地盘绦四季花卉纹宋锦”,该织锦的图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以来的盘绦纹,用多色相的纬线及金线织成,其花绦的末端互相勾连,结成盘绦的几何骨架,内填四季花卉,寓意长寿富贵。“五彩翟鸟纹宋锦皇后服”是宋锦织造大师钱小萍根据南薰殿旧藏《历代帝后像》中宋仁宗皇后像图片资料创制而成。研究人员在宋锦的结构和复杂的传统技艺上,研制出五彩翟鸟纹宋锦面料,结合手工龙纹绣边,按宋皇后服的形制缝制而成,工艺精湛,质地细腻,富丽华贵。

“清紫色云龙杂宝纹妆花绸单蟒袍”则是云锦中的代表作品,这件织绣为圆领,前后及左右四开裾,马蹄袖,紫色绸质,领边、衣襟用金料镶边。袍服用片金线以妆花工艺织九条五爪金龙,间隙织有五彩祥云、杂宝等纹样,下摆织海水江崖纹,质料轻薄,多为夏季穿着。根据1958年北京定陵出土的明朝万历皇帝国朝盛典冕服料复制而成的“绛色地四合祥云柿蒂龙纹妆花纱袍料”,色彩绚丽,用孔雀羽线、真金线、彩绒织就的龙纹造型生动,精湛工艺织出的龙纹、江崖海水纹和火珠云纹金翠交辉。

壮锦代表图案蟒龙纹也在展览上与观众见面,该图案因其中大八边形里圆点纹组成的纹样形似蟒蛇皮而得名,壮族民间有把蟒蛇当小龙的习惯,并在图案上表现得极为抽象。该织锦作品还展现了蟒龙在空中释放云雷之气的场景,这是壮族人民对空间宇宙观的一种表达。“四凤纹织锦绒被面”是近代壮锦的经典作品,该织锦在深色的底布上以四方连续的形式,织成抽象化的凤纹样。造型简练、单纯朴实的凤纹样,来源于古代壮族人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以锦鸡、原鸡等为模特塑造而成,代表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壮族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符号之一。

(二)展示设计风格

在筹展研讨会中,四馆代表对展览设计没有进行风格约束,筹备之初就期望展览能够激发出各馆的设计活力,在四地举办时能够结合展出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力求从展陈的多样性上带给各地观众不一样的织锦魅力与展览体验。展览巡展期间,各站在上一站的展览基础上,在内容与设计、展演与活动、传播与宣传等方面都进行了完善。

从展陈设计的形式理念来看,首先,巡展各站都力求用明快、简约的设计风格来展示充满艺术审美价值的织锦名品佳作。如南宁站承办方在多元风格的内容和展品中追求设计的平衡,统一形式语言,选取四大织锦的经典纹样作为展厅装饰与内容版面设计,以稳重大气的设计理念传达织锦文化的源远流长。巡展博物馆在设计时亦进行参考,并根据各馆特色进行变化与延伸。其次,从展览总体色彩调性的把握来看,各站承办方都运用标志性的颜色作为四锦设计的色彩基调,并创造性做了艺术组合。如南京站承办方选取四种织锦的色彩元素,分别以绛红、墨蓝、明黄和紫红作为蜀锦、宋锦、云锦和壮锦的主题色,使四锦联展层次分明,生动活泼。第三,通过大画幅的织锦生产场景呈现来渲染展厅氛围。如苏州丝绸博物馆制作的纹样展示墙,将展区内的展品的纹样集中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并通过大画幅的织锦场景展现织锦艺人的精湛技艺,让观众直观地感受织锦的工序流程。第四,巡展各站通常都会在展厅内设置织锦展演活动。通过织锦传承人的现场展演,使观众能够近距离的与倾注匠心进行织造技艺研究的大师近距离接触,加深了观众对于织锦技艺的直观认识。年轻的织锦传承人更是代表着祖国文化技艺传承的希望。

三、展览亮点解读

展览的主题可以说主要由展陈设计来予以体现,而展览主题以及内容形式所建构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记忆则需要观众的亲身体验才能共同完成。

巡展首站的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展品的文化承载和文化记忆为基础,寓教于乐,设计诸多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展演与互动体验环节,拉近展品与人们以及当代生活的距离,从而达到弘扬织锦文化的目的。“四大名锦”主题服饰走秀活动,通过时装模特在展厅现场搭建的T型舞台上展现70多套集中体现传统织锦工艺精粹和审美倾向的现代服饰,让观众直呼大饱眼福,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蚕宝宝日记”“蚕茧上的奇思妙想”“学画云锦意匠稿”“妈妈带我学织布”“大自然中的草木染”公益课程,是南京站承办方专门为展览设计的“织染小学堂”系列宣教活动。观众通过课程系统详细的学习,能够实地体验织造技艺,感受中国织锦文化的深厚魅力与复杂工艺,提升了观众的观展兴趣,促进了织锦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展览在苏州站展出时,广西民族博物馆和苏州丝绸博物馆联合举办了“锦行天下——广西非遗展演”,奔放的壮乡民歌与委婉的苏州评弹联袂,让观众们目不转睛,气氛热烈。成都站承办方在展览期间邀请媒体持续深入地对展览进行了报道,对展览的宣传和织锦文化的推广起到了促进作用。

结语

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纺织技术、气候条件、审美偏好等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造就了中国古代织锦的历史长河中异彩纷呈、各显风流的四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壮锦。四大织锦凝聚了四地能工巧匠的睿智,高超的工艺、精美的纹饰铸成丝织艺术品类的典范,在历史长河中演绎着各自特有的生命乐章,同时又根植于地方文化沃土,参赞化育,至今仍焕发着独特的人文艺术魅力。巡展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到中国织锦文化深层次的技术美和艺术美,从而向观众阐发织锦艺术的演变规律和历史文化意义。

[1]谭立平、刘红晓、陈丽:《广西壮锦织锦技术研究》,《丝绸》2012年第1期,第47-49页。

[2]周赳、吴文正:《中国古代织锦的技术特征和艺术特征》,《纺织学报》2008年第3期,第48-50页。

[3]樊苗苗:《壮锦图案纹样分类及文化蕴含探析》,《美与时代》2013年第10期,第53-57页。

[4]黄能馥、陈娟娟:《中国丝绸科技艺术七千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年。

[5]吴淑生:《中国染织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4-220页。

[6]张保丰:《中国丝绸史稿》,学林出版社,1989年,第151页。

[7]路琼:《壮锦纹饰研究》,山东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8]徐昕:《壮族传统纺织工艺及其文化研究》,东华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9]樊苗苗:《壮锦图案的动物纹样研究》,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蜀锦宋锦壮锦
非遗蜀锦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蜀锦的创新运用
民间工艺介绍(六十)
——贺斌和他的蜀锦织造技艺
帛锦时韵*
保护与创新:非遗视角下壮锦创造性转化研究
非遗宋锦的传承和创新
木芙蓉
披着“壮锦紫”的地铁三号线亮相
壮锦献给毛主席
宋锦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