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博物馆藏铜鼓概览

2018-11-30 03:56
文物天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麻江鼓面北流

铜鼓作为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和东南亚广大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器物,自其产生以来一直伴随着神秘而庄重的色彩。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铜鼓不晚于公元前7世纪制造,由铜釜演化而成,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中西部和广西西北部地区。随后,铜鼓作为娱乐乐器、祭祀用具和统治权力的象征,广泛渗入中国南方各族和东南亚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至今仍可在上述地区许多民族村寨见到铜鼓的广泛流传和使用。

铜鼓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受到的礼遇和尊崇与它本身所具有的丰富艺术性息息相关。铜鼓集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与一身,是古代高超的青铜冶铸技术和相应生产水平的集中体现,使它能长时间以礼器和重器的身份在南方少数民族社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留存至今的各类铜鼓,上溯春秋,下至现代,不仅可以看作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还中以看作是一部生动的民族科技史文献。

铜鼓之为“鼓”,在于它起初是一种乐器,供人击打取乐,大约在战国时慢慢演变为祭祀用具和权力的象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至唐时期,铜鼓与神权和君权的结合在广西达到了顶峰,铜鼓被广泛用于祭祀、军事场合。华丽繁复的装饰、硕大的体型、精湛的铸造工艺,无不体现着铜鼓的神秘与威严。铜鼓的神秘还在于,我国收藏有超过1600面出土的古代铜鼓,据不完全统计,流传于民间的也不少于1500面,但迄今为止仍未发现有确凿证据的铜鼓铸造遗址,连铸鼓范片都从未在世人面前出现过。铜鼓的铸造地和铸造民族成为了铜鼓研究史上被持续探讨的话题。至明清时期,随着“羁縻之治”的瓦解和“改土归流”的施行,铜鼓得以从地方统治权的垄断中释放出来,重新以“乐器”的身份回归世俗生活。与此同时,漫长的历史施加于其身的“通神”功能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迄今在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少数民族村寨中,铜鼓作为“神器”仍然活跃在各种祭祀、祈祷和庆典的舞台中。

不同于越南和西方学者对铜鼓的分型方法(黑格尔四型法),我国学者按代表器出土地点的命名方法来对铜鼓进行分型,一共分为万家坝、石寨山、冷水冲、北流、灵山、遵义、西盟、麻江八个类型(按流行时间先后为序),这八个类型在广西除桂北几个县以外均有出土、传世或使用。其中,冷水冲、北流、灵山三型以广西出土地命名,均为面径50厘米以上的大型铜鼓,以其器大壁薄、装饰华丽独树一帜,代表着广西骆越、俚僚先民最先进的青铜冶铸技术和审美情操,缔造了铜鼓铸造史上最光辉灿烂的一页。

广西是世界上馆藏和民间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地区。根据2014年广西全区馆藏铜鼓调查统计,广西56县市博物馆和文物管理机构中共收藏有铜鼓778面,其中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345面。此345面鼓中大部分为2007年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调拨。345面铜鼓使广西民族博物馆成为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机构,除石寨山型外,其他七型铜鼓均有收藏。伴随着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秘书处在该馆常设,广西民族博物馆不仅履行着传统博物馆保护、展示、宣传铜鼓及其文化的功能,还肩负着培养铜鼓研究新生力量的重任。除基础研究外,该馆在铜鼓矿料来源、铸造工艺、东南亚铜鼓文化等领域正开展着新的研究工作。本文将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七型铜鼓作概览式介绍,以飨读者。

万家坝型铜鼓(图一)

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的春秋时代早期,是铜鼓艺术的萌芽时期。生活在云南中部地区的濮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即万家坝型铜鼓。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云南楚雄县万家坝春秋时期墓葬群第23号墓中发现了4面带有烟熏痕迹的铜鼓,证明铜鼓在其萌芽期经历了一个鼓釜不分的时期。23号墓的14C测年经检测为距今2640±90年。万家坝型鼓仍然保留着炊具的特点:鼓面窄小,鼓胸特别膨胀,鼓足短,足径大,体型小而略扁;器壁浑厚,器表粗糙,有的通体无纹,装饰有太阳纹的,或仅有光体而无光芒,或有光芒而芒数无定;鼓胸和鼓足都素面,腰部也只是由几条纵线划分出几个空格。这些稚拙简朴的花纹装饰包含着后继铜鼓装饰艺术的萌芽。

图一 万家坝型素纹铜鼓

广西出土的3面万家坝型铜鼓全部来自百色市田东县,其中一面伴随有铜编钟出土,现保存于田东县博物馆。这3面鼓面径在30-50厘米不等,面饰太阳纹,芒数不定,鼓腰饰辫纹、锯齿纹、雷纹垂直纹带。广西民族博物馆藏素纹万家坝型铜鼓一面,出土于云南西部地区,面径36-37厘米,身高31.8厘米。此鼓造型规整,通体素面,无纹无耳,鼓壁较厚,呈现出浑厚铜绿色;鼓面小而鼓胸突出,鼓腰内收鼓足外敞,鼓身两道铸造范线。最有意思的是在鼓面和鼓胸(也就是釜底)之处遗留有清晰可见的黑色烟炱痕迹,再次印证了铜鼓来源于铜釜的说法。

冷水冲型铜鼓(图二)

图二 双乘骑羽人纹冷水冲型铜鼓

广西民族博物馆藏冷水冲型铜鼓46面,以邕江式和浔江式为主。邕江式主要分布在邕江及左、右江流域,蛙饰较简朴,鼓面边缘无纹饰,鼓胸大多无船纹;浔江式主要分布在浔江流域,尤以桂平、平南、藤县最为密集,蛙塑装饰华丽,蛙间还塑有马、乘骑、牛撬、龟、禽、鱼等,鼓胸多船纹,极富观赏价值。冷水冲型鼓的流行时代约为东汉晚期至南北朝(公元1-6世纪),除了广西的左右江、黔江、郁江、浔江沿岸一带外,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也有分布。居住在这一片区域内的“僚人”是此型铜鼓的主要铸造者和使用者。

冷水冲型鼓系由石寨山型发展而来,稍作观察便可发现二者之间在纹饰上有前后承袭关系:石寨山型鼓面生动又具象的翔鹭纹在冷水冲型上演变成了呆板如鸟骨架般的形象;锯齿纹简化成栉纹(直线纹);鼓胸原本丰满而写实的羽人划船纹演变为抽象符号般的船纹,仅保留了船纹的符号意义;鼓型整体变高变大,比例也更窈窕匀称,蛙饰也成为常态化装饰。总体而言,从石寨山到冷水冲,纹饰遵循着从简至繁、由写实向抽象转变的规律,鼓型则从小到大、从矮到高、由笨拙至灵动。

从冷水冲型鼓开始,铜鼓的铸造技艺和艺术创造进入了鼎盛时期,此鼓型还开创了在铜鼓鼓面除蛙饰外使用立体塑像的先河。这些立体塑像是雕塑艺术与铸造工艺完美结合的结晶,其题材多样,构思精巧,生活气息浓厚,是铜鼓平面纹饰的补充与烘托。和稍后流行的北流型、灵山型铜鼓一样,冷水冲型鼓对雕塑艺术的应用最为成熟和广泛,是广西古代铜鼓艺术的一大特色。广西民族博物馆藏冷水冲型铜鼓中,有两面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一面为编号102的双乘骑羽人纹鼓,鼓面蛙间装饰着三组乘骑,两组为双乘骑,一组单乘骑,以及一组双鸟立饰,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另一面编号为103的牛拉撬羽人纹鼓,鼓面蛙间装饰有两组牛拉撬立饰,古朴写实,别有趣味。

北流型铜鼓(图三)

如果说从装饰风格来划分,冷水冲型鼓属于滇式系统的话,那么北流型鼓从造型到纹饰都充分地展现了粤式特点,其流行年代稍晚于冷水冲型,约为西汉至唐代(公元1-8世纪);流行的区域比冷水冲型又更偏东、偏南一些,主要集中分布于两广地区及海南省,尤以桂东南和粤西南的云开大山周围分布最密集。北流型鼓高大厚重,鼓面大于鼓胸,部分鼓的面沿下折形成“垂檐”,鼓腰缓缓收缩,附环耳;遍体饰以精细的云雷纹等几何形花纹,鼓面的立蛙一般瘦小无纹,鼓面背部有调音铲痕。古代西瓯、骆越的后裔乌浒、俚人是此型铜鼓的铸造者和使用者。乌浒又称乌浒蛮、乌蛮,其活动主要见于东汉时期;俚人是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岭南地区的民族,史籍中常以“俚僚”称之,《隋书·地理志》载:“自岭以南,二十余郡,……诸獠皆然,并铸铜为大鼓。”岭南地区的俚僚,实际上就是俚人,俚由乌浒发展而来。乌浒—俚人铸造和使用的是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而同时期生活在郁江-浔江流域的夷僚使用冷水冲型铜鼓。学界一般认为,北流型和灵山型族属相同,流行时间和分布地域基本重叠,鼓型和装饰风格趋于一致,是粤式铜鼓最具代表性的两型铜鼓。而广西地处滇粤文化交汇处,无论是滇系的冷水冲型,还是粤系的北流、灵山型,均在此发扬光大,到达了铜鼓文化发展的顶峰。

图三 云雷纹北流型铜鼓

广西民族博物馆藏101号铜鼓,又名云雷纹大铜鼓,出土于广西北流县,是至今发现的世界上面径最大的铜鼓,被誉为“世界铜鼓之王”,铸造年代约为西汉时期,是国宝级藏品。“铜鼓王”的特别之处在于:一大,面径165厘米;二重,重300千克;三精,纹饰精细,全身密布数千个直径不足0.5厘米的云纹和雷纹。另外它还有两个铸造上的特点,一是面上无蛙,是至今发现的唯一一面鼓面无蛙饰的北流型铜鼓;二是无鼓足,仅铸鼓胸和鼓腰,可想而知,如果是完整的大鼓,气势必定更为磅礴。

在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陈列展厅,“铜鼓王”两侧还摆放着4面平均面径在1米以上的北流型铜鼓,是当之无愧的“大鼓”和“重器”,体现着俚僚铜鼓“以大为美”的审美趋势。晋人裴渊《广州记》:“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达为贵,面阔大余。初成,悬于庭,克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叩竟,留遗主人也。”作为礼器,铜鼓是其占有者身份和地位的化身。史书记载,“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考古发现表明,当盟会、集众时,铜鼓作为重器陈列,成为统治权力的象征,而当中央王朝政权的影响逐渐抵达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之后,铜鼓又成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广西大型铜鼓的大量发现,与古代少数民族统治阶级竞相铸造大铜鼓显示统治权力分不开,同时也展现了高超的铜鼓铸造技艺。器大壁薄的铜鼓,在整鼓重达数百斤的情况下,鼓壁有时仅厚约2毫米,极大地考验着铸造者对炉温、合金配比、金属熔融和流动性能的掌控能力;精致又细密的纹饰则体现了铸造者高尚的审美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作为礼乐器,北流型铜鼓的音频、音色极受重视,铜鼓铸成后,为了取得良好的音响效果,一般都会进行调音处理。调音方法是通过刮削鼓面内壁改变鼓面厚度,使圆板振动的泛音近似基音的倍频,从而改善音质,使鼓声洪亮,播传久远。鼓面背后的调音铲痕仅见于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

灵山型铜鼓(图四)

灵山型铜鼓以广西灵山县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流行时代约为东汉至唐代(公元3-10世纪)。其造型与北流型铜鼓大体相似,亦崇尚高大,鼓面背部也有调音铲痕。外观上,体型凝重,形象精巧。鼓面平展,稍广于或等于鼓身,胸壁微凸,胸以下逐渐收缩成腰;胸腰间仅以细线为界;鼓耳为带状叶脉纹扁耳;青蛙塑像是后面二足并拢为一的“三足蛙”,蛙背饰划线纹或圆涡纹,装饰华丽,有的是大蛙背小蛙,形成“累蹲蛙”;鼓面太阳纹光体圆突如饼,光芒以10芒和12芒为多;装饰花纹多以二弦分晕,鼓面和身各有三道较宽的主晕,以骑兽纹、兽形纹、鹭鸟纹,辅以云纹、雷纹、半圆纹、半圆填线纹、席纹、四瓣花纹、圆孔钱纹、虫形纹、水波纹、蝉纹等。有的在鼓耳下方接近鼓足处,装饰动物塑像,常见的是小鸟、牛、虎、马等;有的则在鼓腔内铸有立饰,最常见为牛、鸟。灵山型鼓的分布中心在广西钦州灵山县及与之毗邻的横县和浦北县,即六万大山西侧至郁江横县段的两岸,位于北流型铜鼓分布区的西侧和冷水冲型铜鼓分布区的西南方,其铸造和使用者为乌浒及其后裔俚人。

图四 鸟纹四出钱纹铜鼓(及鼓足鸟立饰)

出土于广西岑溪的五铢钱纹铜鼓为灵山型鼓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五铢是一种中国古铜币,钱重五铢,上有“五铢”二字,故名。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东汉、蜀汉、魏、晋、南齐、梁、陈、北魏和隋都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不一。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止,但旧五铢仍然在民间流通。五铢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该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现收藏灵山型铜鼓共27面。馆藏326号鼓,面饰6组立蛙,3组为累蹲蛙,小蛙负于大蛙背上;另3组为单蛙。蛙环绕于鼓面边缘呈逆时针方向分布。蛙体型肥硕,背臀饰螺旋纹。蛙立饰是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和下文将介绍的西盟型鼓上常见的立饰。民族学资料表明,我国南方许多民族存在过青蛙崇拜。青蛙与稻作民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壮族民间,青蛙被视为“雷神”的女儿,代表着风调雨顺;而青蛙繁殖能力强,又是“多子”的象征。灵山型、西盟型鼓上常见的累蹲蛙被认为是雌雄蛙,是生殖崇拜的艺术化表现。鼓足和鼓腔内的动物立饰使灵山型鼓在庄重华丽之余增添了几丝趣味。馆藏338号鼓鼓足部分塑一圆头圆眼小鸟,头朝鼓足,颈部和背部均装饰线纹,神态呆萌。在铜鼓上装饰鸟塑像是铸鼓民族鸟图腾崇拜的体现。

西盟型铜鼓(图五)

到了唐宋以后(即公元10世纪以后),铜鼓铸造逐渐走向衰落,其明显特征是,铜鼓体型逐渐变小,花纹趋向简单,铜鼓的礼器作用逐渐削弱,而变为民间一般的祭祀用具和伴奏乐器。由于乐器功能的加强,这一时期铜鼓经一度衰落以后,又恢复大量生产,以满足民间的大量需求,有商品化生产的迹象;同时其装饰艺术具有开放和创新的特点,广泛吸收内地汉文化因素,道、佛艺术纹样盛行,并结合本地的习俗风尚加以创新,纹饰造型兼具抽象与写实,形成清新活泼的装饰艺术风格。

西盟型铜鼓(又称克伦鼓)以云南西盟佤族地区仍在流传使用的铜鼓为代表而得名,其铸造年代约为唐代中期至清代末叶(公元8-20世纪)。其早期形态的装饰受灵山型、冷水冲型的影响较多,后期形态则多具有当地民族的风格。其特点是:器壁轻薄,体形高瘦,鼓身近乎直筒形;晕多而密,主要花纹有双眼条花纹、团花纹、小鸟、鱼纹、雷纹、米粒纹等;鼓面常见二、三蛙累蹲,有的鼓身纵列立体的象、螺蛳、玉树等。此型早期鼓在广西西南的龙州和靖西有所发现,中、晚期鼓主要分布于云南西南部及其毗邻的缅甸、泰国。

西盟型鼓出土数量较少,全广西馆藏西盟鼓7面,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3面,出土地均在中越边境的龙州和靖西。西盟型鼓具有浓烈的地域风情,其平面纹饰及立体装饰均透露着热带元素。馆藏族鼓332号,鼓型纤瘦修长,面有4蛙,体型干瘦,鼓面和鼓身饰以鱼、鲜花、谷粒,显露出浓浓的热带风情。

遵义型铜鼓(图六)

唐宋以降,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生了重大社会变革。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发展于两汉,成熟于隋唐,衰落变质于元明清的民族羁縻统治政策是我国历史上统治阶级用以处理民族问题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民族政策。南宋处在汉唐宋羁縻制的发展成熟与元明清的衰落变异之间,中央王朝对民族地区的控制日益加强,民族地区的土司虽仍挂“羁縻”之名,而实行“流官”之实。封建王朝由强盛到日渐没落的深刻社会变革在遵义型铜鼓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遵义型铜鼓的标准器就出土于贵州遵义南宋播州土司杨粲夫妇的墓中。

图五 花鸟鱼纹西盟型铜鼓

图六 遵义型铜鼓鼓面花纹

遵义型鼓是冷水冲型向麻江型发展的一种过渡形态,流行年代为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其特点为面径、胸径、足径相差甚微;胸、腰、足各部高度相当接近,胸腰间缓慢收缩,无明显分界线,胸腰际附大跨度扁耳两对;纹饰简单,几何纹用同心圆纹、连续角形图案、羽状纹、雷纹构成,主纹则是一种由一个圆圈缀两条飘动的带子组成的游旗纹。鼓面青蛙塑像消失,有的代之以蛙爪,体型变小,花纹简略,表现出铜鼓艺术衰退简化的明显迹象。主要分布于贵州、广西、云南以及越南北部,其铸造和使用者为古代僚人。遵义型鼓是承前启后的一型鼓,它延续和保留了冷水冲型鼓的部分纹饰特征,又开启了麻江型鼓鼓型和装饰的先河:冷水冲型鼓面的变形羽人纹被遵义型铜鼓沿袭并重新创造,慢慢发展为麻江型铜鼓的游旗纹;栉纹、同心圆纹、复线角形图案也由遵义型鼓传承至麻江型。而最有趣的莫过于鼓面4蛙只留下蛙爪,至麻江型鼓时已消失不见。器型则由高瘦逐渐变矮小,更便于日常使用。

作为过渡型鼓,遵义型铜鼓存世数量稀少,广西仅存10面,广西民族博物馆存2 面。馆藏族鼓31号鼓鼓面仍保留四蛙,但形容呆滞;鼓面纹样排布沿袭冷水冲型鼓风格,可见变形羽人纹和由翔鹭纹衍变来而来的小鸟纹,但所有纹样线条均凝滞无神,显现出铜鼓艺术衰落期的特征。

麻江型铜鼓(图七)

麻江型铜鼓是现存数量最多的一型鼓,仅在广西西北部,民间保有量就达1500面左右;也是除西盟型外现在仍在使用的鼓型,使用民族有中国西南地区的壮、瑶、苗、侗、水、布依、彝等。麻江型鼓是遵义型铜鼓的后继形式,以贵州麻江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铸造年代约为南宋至清代末期(公元12-19世纪)。麻江型鼓特色鲜明,鼓形矮扁而规整,铸造已呈现出产业化特征,鼓的型制、纹饰等相差不远。胸、腰、足三段无明显分界,而在鼓腰处起一道凸棱将鼓身分为上下两段;主要花纹有游旗、符箓、十二生肖、人物、花草、吉祥语和纪年铭文等,受佛、道及汉文化影响明显。该型鼓主要分布于广西西部、贵州南部和云南东南部,红水河流域是其大本营,也是活态铜鼓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地区。天峨、东兰等地壮族的铜鼓演奏,都安、大化祝著节的铜鼓舞,白裤瑶葬礼上打铜鼓,彝族跳弓节的铜鼓舞,中堡苗族打铜鼓等等,展现着铜鼓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

图七 游旗纹麻江型铜鼓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藏麻江型铜鼓64面,大致可按鼓面主要纹饰进行区分,最常见的主晕为游旗纹并装饰有乳丁纹的,其他如有铭文或祝寿语的,有寿字纹的,有道教或佛教纹饰(如符箓纹)的,有龙纹的,有农耕内容图案的,有十二生肖纹的,有线刻梅兰菊竹或奔马、山河图的,以及鼓腔内壁有故事或场景线画的。“游旗纹”由变形羽人纹演变而来,羽人的头部简化成圆圈,羽饰变成向后飘拂的飘带,因像道士手中的幡而得名。而“符箓纹”,外框形如道士使用的铜铃,正中图形似摇铃时发出的声波。有的作桃符形,与道士用来“驱鬼召神”或“治病延年”的秘密文书符箓有关,而符箓纹又构成了后来的篆体“寿”字图案。

麻江型鼓虽然型制统一,面径基本在45-49厘米之间,身高基本在25-29厘米之间,但鼓与鼓之间要么是纹饰、要么是制作手法,都存在着差异。品相好的麻江型鼓,纹饰清晰、线条流畅、布局规整,留白区光滑黑亮、触手冰凉,整鼓厚薄有度,敲击声宏亮久远。馆藏41号鼓,鼓面饰酉字纹、乳丁纹和游旗纹,是麻江型铜鼓中最常见的纹饰。

铜鼓与中原之铜鼎,都曾被当作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但后者在走下神坛之后,早已随风飘逝。而铜鼓却穿越漫漫千年,至今依旧生机盎然地活跃在人间,继续书写着光辉璀璨的传奇。广西是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地区,也是世界上铸造和使用铜鼓的主要地区之一,广西民族博物馆作为立足本省、面向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宣传和展示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在做好铜鼓的收藏、保护的同时,更大程度地深入研究铜鼓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是责任也是使命。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国家与地区间紧密交流联系的今天,铜鼓这一区域性文化代表器物仍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广大地区广泛流传、使用,成为中国与东南亚自古以来紧密关系的活的见证者,也是中国与东南亚之间发展更友好关系的文化使者。铜鼓及其文化在这片热爱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源远流传,呈现出这一古老青铜器强大的文化和艺术生命力。

猜你喜欢
麻江鼓面北流
不同大蒜品种在凯里的适应性
林白的北流书写及其价值
爸爸敲鼓
彩泥变变变
——鼓
胡椒会“跳舞”声音有秘密
北流河故事
新常态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古代含砷麻江型铜鼓研究
北流话和玉林话语音的主要差异
使用Maya动力学制作拨浪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