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2018-11-29 09:25王瑞
中国教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科研专业思维

王瑞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教育科研在学校扎根的基础。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传承者,是课改理念的实践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同行者,教育质量的提升呼唤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发展。钟启泉教授认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研究密不可分,教师教学需要跳出惯性思维,超越经验,形成理性思考。

一、自觉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密码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既有外部因素的支持与影响,也有内部因素及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国内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系列化的探索,无论是从名师的成长轨迹,还是从“被培养”后的掷地无声,均能发现教师自身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及自觉追求是其成长的关键。一个没有自我发展意识、缺乏自觉性的教师很难持续地怀有教育理想,付诸教育行动,其职业热情很容易在日益重复的工作中消磨殆尽。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体现了教师职业情感、态度、行为及追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

源泉。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是指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有正确、清晰的认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主动探索、改进和完善,有意识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品质。主要包括专业发展自觉认识、自觉动机、自觉能力和自觉情感等,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进行不断的自我反省、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过程,进而发展出的专业品质。

当前,很多中小学教师有专业发展的正确认识和动机,有专业发展的自觉动机与愿望,但自觉发展的能力较低,在专业发展中不擅长发现问题,不擅长制订改进计划,没有专业发展规划目标,无法开展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及活动,未感受到专业发展的当下效益与长远价值,久而久之,发展的意愿也逐渐下降,由主动变为被动,发展的主体意识不断弱化。那么,在发展自觉的动机—能力—体验的循环往复过程中,自觉发展的能力需要不断得到巩固与提升,才能为自主发展提供支撑。这种自主发展能力的外在表现是教育教学能力,更深层次的是教师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这些能力与教育科研息息相关,教师科研能够为上述能力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能力基础,能够调动教师主动成长的基因,助力教师逐渐走向成熟。

二、教育科研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提供思维与方法论指导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实践取向的行动研究,是通过问题分析、策略探寻、实践行动、反思改进等,来了解规律,得出问题解决方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教师解决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科学范式,是教师职业生活的行走方式,对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自觉具有重要意义。

1.教育科研有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体现在能够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问题视角与问题发现能力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基础,能够让专业发展有具体的思考点与落地点。问题意识恰恰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教师首先要直面的就是研究什么问题。在教育的行动研究中,教师锻炼了基于教育事件、教育教学难点、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研究能力,逐渐形成了对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捕捉力,这种问题意识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根据与试验田。

2.教育科研有利于塑造教师的思维方式

教师的思维方式十分重要,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更能体现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与水平。教育科研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也是基于科学范式的问题解决过程,不是线性的过程,能够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提供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思考方式。如遇到的(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理论是哪些,怎么设计实践路径等。這种系列化的思维过程包括关联思维、批判思维、原理思维、创新思维等,带来的是教师基于研究的规律意识与思考方式,而不仅仅是基于经验的思考,而且是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理性的、有深度的思考,有利于拓展教师问题解决的思路,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必备

要素。

3.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师形成科学精神

中小学教师的科学精神既体现在有科学意识上,也体现在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上,而这种科学精神正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脚手架”。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容易忽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科学性。

三、教育科研能够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品质与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息息相关,是互为条件、彼此促进的关系。如何让教师走向专业自觉,需要具备学习、反思及实践的能力储备,让中小学教师有资本进行专业发展探索,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自主水平,而教育科研的过程正是培育上述能力的过程,教育科研能够带动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1.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进入了“后喻”文化时代,长辈向晚辈学习,学生的创新力、知识面都会影响到教师,值得教师学习,教师需要向学生学习,需要更快吸纳、理解及内化新知识和理念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学习力,同时,课程改革带来的是课程开放性,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权,也试图启动教师的学习力。尤其在终身学习年代,学习力对教师的发展及教育教学的开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小学教育科研恰恰从任务驱动、成人学习的视角,在设计、研究、总结课题的过程中,在研讨、经验交流等现场学习中,让教师能够吸收先进的理念,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知识,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与学科素养。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培养教师的信息获取、阅读积累、比对分析、写作表达等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有了学习自觉,也会逐渐过渡到专业自觉及自主专业发展。

2.教育科研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

反思能力是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过程与方法。反思贯穿于教育科研的全过程,研究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经验、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反思的过程,研究的深化需要不断思考、深化学习、打破常规、创新发展,需要积累教育随笔、活动方案、研究论文、教育案例,而且是反复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这些都会促进教师作为研究主体不断自省,吸收内化,不断超越,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独立思考者和行动者,衍化成自觉的教育行为,进而激发教师专业发展。

3.教育科研助推教育教学改进

教师自主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职业品质的获得一定是基于教育教学改进而不断获得成就感、价值感,甚至是职业幸福感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向实践、根植于教育现场的中小学教科研,主要任务是改进教育教学,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的工作方式。通过教育教学具体问题的聚焦,不断反思改革教育实践行动,应用理论探索实践,获取具体的改进策略,生成素材、课件等资源成果,并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与研、研与修的结合,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其专业成长与发展。

4. 教育科研提升教师成果表达能力

教育科研既能带动教师的精神成长,也切实从实践层面带来专业成果,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生成的经验型隐性资源及积累的教学素材、课件、案例、方案等显现资源成果,在交流研讨中的发声权、话语权,都实实在在地让教师有了自己的教育教学体系、表达体系、理论体系,甚至发展成为名师,这些都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让教师有更大的热情投入更高阶段的专业发展中。

四、区域教科研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提供长效支持

区域教科院是提升区域教育科研品质、促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业务机构,是区域教科研的智力中枢与战略指挥部,能够从机制、生态宏观层面为学校教科研发展提供引领,也能为教师思维模式的改变和教师学习、反思、表达能力发展提供长效支持。

1.培训能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理论和知识储备

区域化的教科研培训聚焦教师的科研痛点,为教师提供接地气的培训,丰富教师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知识,为教师的行动研究与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区域教科研包括多种培训模式,既有种子研修类的专业研究素养提升培训模式,也有片区学习共同体的互学互鉴模式,更有介绍教改方向动态、科研思维的通识培训模式,还有基于学术论坛、成果推介的专题培训模式,借助多种序列化、系统化的培训,拓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认知,提高教师的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逐渐促进了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

2.区域教科研的过程管理助推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升

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发展是循环往复的,需要教科研的深度助力。尤其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容易“走弯路”“走险路”,这时就需要专业的点拨与指导。区域教科研部门通过区域群体课题等,深入一线,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改进的路径指导,提供问题解决的研究范式指导,提供案例、论文撰写的写作指导,有力带动教师研究素养的提升。同时,利用科研联系人拉近教师与专职研究人员的距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多维度指导,进而促进教师学习及反思能力的发展。

3.“互联网+”背景下,区域教科研能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提供服务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构建了人与人沟通的便捷性与多重性,为教师提供更有深度的专业服务提供了载体。区域教科研利用区域科研管理平台,搭建了科研服务的新媒介,借助互动提问、留言、资源浏览等多种形式,为教师提供研究实施的科研服务,满足了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借助“互联网+”的大背景,也通过制作微课等科研指导,让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专业引领与服务,给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提供更多参照与思考。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猜你喜欢
教科研专业思维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专业修脚店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