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对头颈外科末期肿瘤患者生死观、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1-29 03:17陈菲菲樊雯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22期
关键词:生死观头颈部肿瘤

陈菲菲 林 意 樊雯萍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东 广州 510420)

头颈部是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发生率约占全身肿瘤的5%〔1,2〕。目前,临床上对大多数肿瘤患者的治疗均进行至患者死亡,而其死亡率高居各种疾病首位〔3〕。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终末阶段,是每个人最终必要面临的问题,只有对死亡及死亡相关知识有正确了解,才能正视生命,提高生命的意义和质量〔4〕。死亡教育通过改变人们对死亡的态度,由对死亡怀有的焦虑、恐惧、不可预知等态度,转变为客观、正面的认识,用较为积极的心态面对死亡,接受生命的终止〔5〕。本研究拟分析死亡教育对头颈外科末期肿瘤患者生死观、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11月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134例。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7例。观察组男38例,女29例,年龄32~80〔平均(53.6±11.4)〕岁;文化程度:小学和初中22例,高中和中专28例,大学及以上17例;鼻咽癌30例,喉癌19例,口腔癌9例,牙龈癌2例,其他7例。对照组男41例,女26例,年龄34~78〔平均(55.2±11.9)〕岁;文化程度:小学和初中24例,高中和中专27例,大学及以上16例;鼻咽癌28例,喉癌18例,口腔癌12例,牙龈癌3例,其他6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发病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头颈部肿瘤Ⅳ期者;②年龄18~80岁;③均经过手术或放、化疗治疗无效,患者身体状况比较衰弱、免疫功能显著减低,已不能在接受明确有效的抗癌治疗;④预计生存期≥1个月;⑤患者本人愿意加入,配合临床观察。排除标准:①严重失能及病情恶化者,Karnofsky体能状态评分低于40%;②年龄<18岁或>80岁;③有严重的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调查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终死亡教育。①心理护理:临终患者的心理共分为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及接受期〔6〕。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尊重和理解患者,指导患者学会用各种方式释放心理压力。如在愤怒期,要理解包容患者,引导其发泄愤懑;在协议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在抑郁期,积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督促家属陪护患者,避免发生意外事件,必要时由心理咨询师干预。②临终教育:自始至终把死亡教育贯穿于健康教育中,根据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状况及对死亡的态度,进行有针对性地实例讲解、引导,以获取患者对于死亡的态度,给予诱导性调整。③人生回顾:引导患者讲述其生命中最值得骄傲、自豪的事情,帮助患者回忆一生中有价值的事情,让其感受到生死的意义。④生活护理:临终不只是静静等待死亡,也是一种生活,而且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生活〔7〕。指导患者在此期间学会自我鼓励、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提高自我护理和生活保健能力。⑤家属支持:亲人的关怀、鼓励和安慰是患者战胜疾病的主要精神支柱〔8〕,调动患者家属积极性,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排解患者心理需求及遗憾,解决其后顾之忧。

1.4观察指标 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生死观、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①生死观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由2名经过培训的护士对患者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对生死的认识、面临死亡的态度和行为及人生价值观3个方面,共6个条目(对死亡恐惧、悲伤,有自杀念头,对亲人、朋友冷漠,乐观接受死亡,对生活充满希望,自我感觉幸福)。②不良情绪〔9〕: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两个自评量表分别包括20个条目,分为4级,各个条目的累得分为粗分,乘以1.25即为标准分,分界值均为标准分50分,超过50分即可诊断为抑郁、焦虑,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焦虑的程度就越严重。③生活质量评价〔10〕: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评价,包括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其中8个维度分别为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功能、生理职能、总体活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生死观态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对死亡恐惧、悲伤,有自杀念头,对亲人、朋友冷漠,乐观接受死亡,对生活充满希望,自我感觉幸福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23、0.12、0.13、0.22、0.04、0.18,均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χ2=7.24、4.77、8.46、14.76、12.13、12.22,P=0.007、P=0.029、P=0.004、P<0.001、P<0.001、P<0.001),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生死观态度比较〔n(%),n=67〕

与观察组干预后比较:1)P<0.05;下表同

2.2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1.78,均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t=14.48、14.91,均P<0.05)。见表2。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功能、生理职能、总体活力、情感职能、总体健康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5、0.62、0.54、0.45、0.26、0.52、0.53、0.73,均P>0.05)。干预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t=6.38、15.06、9.18、8.33、6.22、7.17、7.25、6.67,均P<0.05)。见表3。

表2 两组SDS及S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 论

在美国,死亡人群中约25%归因于恶性肿瘤,而头颈部肿瘤是第5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为头颈外科常见疾病之一〔11〕。死亡教育是通过各种方式向人们介绍有关死亡的相关知识,指导其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死亡,减轻不良心理态度,提高临终时的生活质量,引导患者正确理解生与死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正确对待和面对死亡,促进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12,13〕。

目前我国死亡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临终患者,实施人员主要是医院的护理人员。患者由于常年受到疾病的折磨,对死亡存在高度恐惧,在死亡临近时有十分严重的孤独感,对现实世界十分不舍,对亲友非常依恋等〔14〕。本研究结果提示,死亡教育可以有效帮助晚期肿瘤患者正确认识人生、对待死亡。肿瘤患者面对疾病的威胁时,心理上出现非常多且比较严重的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出现的负性情绪,给予针对性、及时的疏导,排解其不良情绪。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与照顾,帮助患者树立面对死亡的价值观,并积极面对治疗及疾病转归〔15〕。本研究结果提示,死亡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尽管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差,但也要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在生命最后的阶段活得有尊严、有质量,延长生存时间〔16〕。本研究结果提示,死亡教育应用于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可以最大程度改善其相关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生死观头颈部肿瘤
Dancing for theDead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廖美琳:肿瘤治疗没有百分百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途径
滚蛋吧!肿瘤君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