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晓晶 孙 睿 袁定芬 邓 辉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右耳后红褐色浸润性增生性斑块8年来我科就诊。患者8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耳后多个红褐色斑块,微凸出皮肤,触之柔软,受累面积逐渐增大增厚相互融合,多个斑块最终融合成一个高出皮面的大斑块,并附有少量鳞屑,斑块刺破后易出血,但无溃疡形成。既往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好转(具体用药不详)。患者自述无痛痒感,无低热、盗汗、咳嗽、乏力等不适。患者否认结核病史及其他病史,家族成员亦无结核病史。
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患者右耳后有一个约5 cm×8 cm红褐色斑块,呈半透明状,边界不规则,表面较光滑但高低不平并附有少量鳞屑,隆出表皮约0.2~0.8 cm,触之柔软有波动感,耳垂边缘处有干燥结痂,皮损边缘有散在性米粒大的隆起性结节,中央未见溃疡及瘢痕形成(图1a)。用玻片压皮损处呈果酱色,皮损有“探针贯通现象”。局麻下行皮肤组织活检术,病变组织表面薄嫩,切开缝合时稍用力即破,质感脆,有切烂苹果感,出血量较多。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免疫学检查亦无异常,皮损真菌镜检及培养(-),梅毒血清反应(-),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片及颈部淋巴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正常。
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真皮内弥漫性上皮样肉芽肿性炎伴淋巴细胞浸润,结核样结节形成,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病变累及表皮(图2a、b)。活检组织免疫酶标记结果:CK(上皮+)、EMA(上皮+)、Ki67(10%+)、PGM-1(+)、Kp-1(+)、CD34(血管+),特殊染色:抗酸染色:结核杆菌阴性;网状染色:阳性。
诊断:寻常狼疮。
治疗:给予抗结核治疗:异烟肼,0.3 g/d;利福平,0.45 g/d;吡嗪酰胺,1.5 g/d;乙胺丁醇,0.75 g/d,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3片/次,3次/天;患者2个月后复诊,耳后片状斑块消退(图1b)。此后只服用异烟肼和利福平,剂量维持不变,3个月后患者再次复诊,病变部位可见正常肤色,浸润性斑块完全变平,但仍有红色皮损。目前在随访中。
图1 a:耳后:5 cm×8 cm红褐色斑块,呈半透明状,表面较光滑但高低不平并附有少量鳞屑,隆出表皮约0.2~0.8 cm,触之柔软有波动感,耳垂边缘处有破溃后的干燥结痂,皮损边缘有散在性米粒大隆起性结节。b:治疗3个月后患者病变部位完全变平,但仍有红色皮损变薄图2 耳后寻常狼疮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像: 真皮内弥漫性上皮样肉芽肿性炎伴淋巴细胞浸润,结核样结节形成,由上皮样细胞或郎罕巨细胞而成,中央未见明显干酪样坏死,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病变累及表皮(a:HE,×40;b:HE,×100)
讨论皮肤结核在全球结核病中占1%~2%,寻常狼疮占皮肤结核的59%[1]。可发生于面颈部、四肢、阴茎等多个部位,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2-4]。国内既往报道约212例,误诊率达68.3%,病史最长60年,最短2个月。寻常狼疮多为继发性病变,既往感染结核杆菌后经淋巴管、血管自体蔓延或原发病灶播散。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初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或斑丘疹,偶有瘙痒或疼痛感,后皮损不规则扩展,相互融合成果酱色斑块, 边界清, 浸润明显, 有狼疮结节、萎缩性瘢痕形成伴或不伴皮损和渗出结痂,皮损有“探针贯通现象”。
实验室检查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敏感性很高。皮肤组织活检有结核样结节,由上皮样细胞和朗罕细胞组成,不一定有干酪样坏死。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病程过长会导致基底细胞癌及毁容性改变[5]。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荧光定量PCR可在24小时内快速检测出皮损内结核杆菌DNA[2]。需与结节病,深部真菌感染,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盘状红斑狼疮,嗜酸细胞性毛囊炎等疾病鉴别。皮肤结核早期可出现坏死性丘疹如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其临床表现类似于Dego’s病,二者需鉴别。治疗方法是标准的抗结核治疗,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不同治疗方案,治疗必须坚持早期、足量、规律、全程、联合用药原则,避免产生菌株耐药性。寻常狼疮疗效显著,用药3个月皮损明显改善,治愈后需随访2年以上。
本病临床上易误诊,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基层皮肤科医生对本病的诊断经验不足,缺乏重视。近年皮肤结核发病率呈上升趋势;②基层医院没有专门从事皮肤组织病理的医师,组织病理检查意识淡薄;③自觉症状轻微,正常生活不受影响,忽视及早就诊的必要性导致病情加重,医从性差;④与患者生活条件、卫生状况、个人抵抗力有密切关系;⑤耐药结核和艾滋病的播散;⑥皮肤结核病诊断方法的不足。
本案例患者老家居于西北偏远山区,卫生环境较差,医疗条件不发达,既往多次误诊导致病程持续8年。患者临床表现典型,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寻常狼疮改变。另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调节肝脏功能及免疫力,诊断后治疗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