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018-11-29 19:16李海海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云班支气管哮喘

李海海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探究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李海海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对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课程“支气管哮喘”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实施,充分使用信息化资源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

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理论问题应用化、学习过程工作化”,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第十九章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2]。

为提升我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提升教学质量,参照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相关要求,2017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举办了校级教师信息化大赛,笔者参赛的“支气管哮喘”教学设计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现将本单元教学设计论述如下。

1 教学设计与实施

1.1 教材及教学内容

本单元“支气管哮喘”选自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儿科学》,选用高职高专卫生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儿科学》。教学学时2学时。

1.2 教学对象及学情分析

课程授课对象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已学习《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等基础课程,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喜欢动手与实践,但理论学习枯燥、乏味,学生难以理解,参与度、积极性不高,在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喜欢信息化的方式接受知识。

1.3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临床儿科医师工作岗位职责、支气管哮喘诊疗规范和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2)能力目标:能指导患儿或患儿家长通过正确用药有效控制哮喘。(3)素质目标:对患儿具有高度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依据课程标准和临床岗位工作需求,确定了本次课的重点是: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哮喘的发病机制看不见、进不去,知识内容枯燥,学生难以理解,由此确定了本次课的难点是: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

1.4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改革要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以学习情境为引导,案例分析为主线,将2学时的教学活动依次确定为情境导入—案例分析—虚拟诊疗—总结评价四个环节。结合学生诊断思维能力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特点,运用微课视频、思维导图、二维三维动画、虚拟诊疗等信息化手段破解教学重点与难点,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1.5 教学实施

1.5.1 情景导入(课前)

(1)教师行为:通过学习平台上传本次课程的学习资源(课件、微课、视频、动画、测试题目等);将我校2014级某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录制的哮喘病例视频作为学习情景,上传至云班课中。(2)学生行为:课前自主学习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料;划分为三个学习小组,讨论并完成案例分析。(3)信息化手段及目的:课前利用云班课将微课、视频、动画等信息化资源发布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案例在课前推送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学知识,查阅资料、独立思考,培养学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5.2 案例分析

(1)教师行为:随机抽取三名学生展示所在小组制作的PPT,并对案例中设置的问题进行讲解(晒成果);教师对任务完成情况点评,结合动画、思维导图进行总结。(2)学生行为:学生认真观看案例讲解,其他小组可以进行点评或讨论;所有同学通过云班课任务评分系统,对任务完成情况打分。(3)信息化手段及目的:以案例分析为主线,综合运用动画、思维导图等信息化手段破解教学重难点。

1.5.3 虚拟诊疗

(1)教师行为:教师结合诊疗结果讲解和评价。(2)学生行为:学生登录虚拟诊疗平台,进入儿科学病例库,选取支气管哮喘1号病例,对该病例中患儿实施虚拟诊疗,包括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三个方面。(3)信息化手段及目的:利用虚拟诊疗,实现人机交互,完成临床诊疗全过程,进一步夯实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即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治疗。系统对学生虚拟诊疗情况自动评判并记录分数,形成结果性评价。

1.5.4 总结评价

(1)教师行为:教师对本次课内容进行总结;评价三组同学的表现;组织在线测试;在云班课上发布本次课的课后作业并进行批阅。(2)学生行为:对教师特别强调的知识点做重点学习;进行在线测试;进入云班课平台完成课后作业,课后学生如有疑问,教师、临床医生参与在线答疑。(3)信息化手段及目的:借助校园网络学习平台、云班课平台,实现师生、生生时时互动。采用课上与课后、教师与学生、过程与结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使考核结果更科学更准确。

2 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中,运用微课视频、思维导图、二维三维动画、虚拟诊疗等信息化手段直观呈现哮喘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表现。激发了学习兴趣,有效破解重难点。课堂向课前课后延伸,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培养了学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过程与结果、学校与医院、课堂与课后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全面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情况。

3 讨论

将临床典型病例用于教学,临床一线医生参与考核,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医疗行业属高风险行业,学生进入虚拟诊疗平台,对病例中患儿实施虚拟诊疗,解决了医学生实践缺乏的问题。医学知识繁杂,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枯燥,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对医学学习的热忱。信息化教学实现了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在校学习与远程学习、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高校教师需正确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将信息化教学贯彻到具体日常教学中。

[1]王钊.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设计与实施[J].职教论坛,2014(30):72-75.

[2]谢传兵,侯小菊,张少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发展报告[J].中国远程教育,2014(12):84-89.

10.16640/j.cnki.37-1222/t.2018.01.200

猜你喜欢
云班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与HRCT支气管壁厚度的相关性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管理与应用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