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图什市克州第三中学 宋 玉
如今,教育事业愈发重视素质教育,高中数学需着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在高中数学日常教学中,需要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因材施教,教师也需要以创新精神开展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体现数学教学内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成了教师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于高中生来讲,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高中数学教学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让强烈的学习兴趣作为引导,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和研究。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才能将自己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数学学习上。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那么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将处于被动状态中,数学学习成为学生不得不进行的任务,也就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了。另外,从学生个体出发,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强迫式的数学教学不仅无法取得效果,还可能激发学生的逆反情绪,更加无法实现对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等差数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银行存款利息,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对数列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也能够更加从容地开展教学,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能够开展主动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潜能也就被有效激发。
创新思路来源于观察力,不具备观察力就没有发现,更无法创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出要求或者任务,让学生带有目的和方向地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展开独立观察,学生在观察期间,教师起到辅助作用。同时,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丰富观察对象,通过对数学知识理论的观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在思维和观察力共同发展的同时,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得到培养。例如: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PPT演示不同函数的图象,将图象制作成动画,让学生在动画中对函数进行观察,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找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相关性,让学生带着教师的问题对三种函数图象进行分析,经过观察之后,学生能够对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有清晰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进行创新学习。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有很大不同,在数学学习上,学习进度有很大不同,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找到适合班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才能构建高中数学教学机制,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网络,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互动的作用,在和学生互动的过程里,有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椭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天体运动入手,先讲解星球运动轨道是椭圆的形式,使学生对椭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存在哪些椭圆物体,让学生绘制出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发现椭圆的特征,椭圆和圆形有何区别和关联,对于椭圆学习的信心也就大大增加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培养,学生思维不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创新能力也就大大增强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够有效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不受到固有思维的限制,稳定在健康且积极的学习状态里。同时,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教学资源,调动创新的积极性,优化学生固有思维规律。例如:在不等式的教学中,解不等式虽然看似简单,但是有着多种解法。如3<|2x-3|<5,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对|2x-3|进行讨论,分析2x-3≥0的情况里,该不等式就变成了3<2x-3<5,分析2x-3<0的情况里,该不等式就变成了3<3-2x<5,由此得到该不等式的答案。但是这道题有着不同的解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能够在讨论中进行解题思路的创新,最终也能得出不同的解法。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在日后的数学学习中,能够将创新思维应用到学习中。
综上所述,基于创新能力对学生数学学习、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以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增加创新思维训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数学逻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增强学生本身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