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细美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江苏如皋 226534)
高中生物不同于初中生物,难度较大,深度更广,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时颇为困扰。生物一轮复习主要是分章节复习,重点在于学生对考点的掌握,即是“点”的学习。而二轮复习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要求学生攻克课程内容的重、难点,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规范答题,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是知识“面”的形成,可谓时间紧、任务重,因而教学的关键便落在教师能否提出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上。
在二轮复习之初,教师往往以练代讲,选取复习题进行精炼点评,以此辅助学生复习。但是教师容易忽视学生在一轮复习更加注重对单个知识点的讲解,一个知识点对应一部分的训练,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相互独立,对各章节之间的联系还未有明确概念,知识框架不够完整的问题。因此,过早的精炼题目会导致学生仅仅了解某一知识的局部,解题时出现概念上混淆不清,回答时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这些问题即是来源于教师的复习策略有所失误,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纵向联系。
二轮复习采用专题复习模式,将高中生物课程按照书本呈现内容分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等专题进行重点复习。通常,在第一轮整体覆盖的复习模式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大幅度提升,但在二轮复习时则会遇到“瓶颈”。教师往往根据自身经验对专题中重难点进行滔滔不绝的讲解,殊不知学生已经理解课程重点却对某些基础性概念仍旧模糊。教师在专题复习时不能做到查漏补缺,仅是一味地进行重、难点讲解,致使学生的成绩出现不再上升甚至落后的情况。
合作学习是现代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它基于学生已经了解了基础的生物知识点,已熟知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采用学生小组探讨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但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很多合作学习小组并未能真正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学生被动分到一组,缺少讨论兴趣;小组合作“零交流”;成果汇报参考其他小组,毫无新意等。目前,小组学习仍停留在形式上,不能起到提高学生自主合作能力的目的。
所谓温故而知新,复习课程的重点不仅在于温习旧知识,还在于让学生收获新知。部分教师未能理解“复习”的深刻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简单重复知识,而在教学流程、课堂风貌、习题选择上毫无创新,忽略了学生对于复习课要收获新知的愿望,兼之高三年级学生压力大,出现了学生厌弃生物学科,转而学习令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的情况。
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与基础知识,从整体出发,落实到局部,将相对零散的生物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树”。
例如,在进行《变异与育种》专题复习时,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理解缺乏联想,教师可给出自己构建的“知识树”:将变异方式根据是否能够遗传进行分类,分析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宏观表现和影响因素;给出可遗传变异在染色体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分类,并结合人类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遗传病的显隐性规律,总结出人类遗传病规律与适于优生的选择,用于习题解答。在“知识树”形成后,教师应对其中的分支内容进行扩展和完善,如在染色体变异这一分支时,提出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以及对如何判断生物单倍体、多倍体的问题,以供学生课后复习与思考[1]。教师通过“知识树”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形成知识体系的能力。
教师应适当改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简单的专题教学任务交给班级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让其进行专题讲解,教师从旁协助,并鼓励听课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学生之间无隔阂的沟通中查漏补缺。
例如,教师可将《组成细胞的分子》这一专题交由学生讲解,让授课学生用课余时间备课准备,教师辅助其准备课件并给予支持鼓励。在学生讲解了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的结构和体内水的作用后,授课学生可让听课学生列举出体内产生水的代谢过程,让其他学生在新式“师”与“生”的互动中查漏补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教师也应顺应这种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师首先应制定科学的小组讨论内容;其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消除组内“零交流”的现象,之后给每个小组制订具体、系统的小组汇报方案,避免出现组内“旁观者”;最后由教师进行疑难问题的点拨和指导,并结合实际生活,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培养学生综合能力[2]。
在分组时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实力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注意保证每一组总体水平相近,并推举实力最强的学生为组长,负责引导组内讨论方向。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应在各组间走动,了解其讨论进程,并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在小组汇报时注重分析小组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组讨论活动的总结。
教师在二轮复习开始时应确定“新”目标,在课堂流程上有“新”设计,从而让课堂展现“新”面貌,使学生有“新”收获。
例如,在《遗传的基本规律》一专题时,在复习过孟德尔遗传定律后,教师可用习题方式指导学生运用孟德尔遗传定律。如先给出基因为AaBB和AABb的两细胞分离与结合过程,让学生指出其中应用的遗传定律,之后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辨析,最后给出全国高考卷中应用孟德尔定律求解植株比例的习题,让学生在三道渐变式的习题中体会到孟德尔两大定律之间的关系,将复习的内容应用于具体的题型中,并在变式训练中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师以新式的课程设计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复习课上收获到新知识。
生物二轮复习是学生再次系统回顾生物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成绩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复习策略,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学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之上。广大教师同人应尽可能发挥自身作用,让学生有信心和实力为迎战高考而不懈努力。
[1]王春凤.高中生物二轮复习课的构架[J].新课程·中学,2017,(03):218.
[2]杜鹃.高中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研究[J].人间,2016,202(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