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军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泰兴 225400)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人们的法制观念逐渐加强,维权意识开始提高,使得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侧重点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思想品德教育变得更加重要,初中生需要在课堂中接受适当的法制教育。法治社会的建设建成需要每个公民的支持和理解,初中生要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懂法守法的优秀公民,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初中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都还不健全的年龄段,法律知识中有针对于初中生的特殊年龄段的保护条例[1],对于初中生的教育也比较重视。初中生因为年龄关系还未开始接触社会,不了解法制知识,对于自身的保护意识也比较弱。因此,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知识十分重要,有利于初中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初中生正处于人的青春期,更容易产生叛逆行为,言行和思想尚未成熟,会有些幼稚的举动和语言出现。这个时候,教师要耐心引导初中生朝积极阳光的正确道路发展。初中生要逐渐成长就必须对自己的公民身份有明确的了解[2],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知识,使初中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初中生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思想各方面都是成长的关键期,传授法制教育知识能帮助其快速健康地成长。初中生是法律保护的重点对象之一,因尚未成人,容易受骗,公民权利很容易受到侵害,因此,教师要帮助初中生了解法律知识,只有清楚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法律是国家赋予每个公民的强有力的武器,每个人从出生起就是公民,并且拥有这把武器,初中生要学会正确地行使它,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健康长大。
初中生知道法制教育有助于了解我国社会性质,有助于成长为知法懂法的好公民。每一个初中生都拥有多重身份,既可以是子女,也可以是学生,但每个初中生所不变的身份是我国公民。初中生必须了解公民的含义,清楚知道公民享有的权利,需要履行的义务。思想品德课为初中生创造了学习法制知识的途径,对法制教育也有一定的认识。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初中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公民身份,从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且懂得行使自己的公民权利,在自己的公民权利受到不合法待遇时要有意识地去维护,而不是让自己拥有的权益受到损害。促进现代化的法治社会发展是全中国人民的心愿,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初中生年龄段思想刚刚开始成形,强化初中生的公民意识能够使得他们自觉遵纪守法,明白自己是主人的地位,成为合格的公民,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法治社会建设,维护自身权利的力度在加大。例如音乐版权问题。现阶段,音乐版权问题正在得到有效治理,不论是出版人还是消费者都更加理智,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种良好现象促成文明法治社会建成,而这都归功于对法制教育理念的宣传和执行。初中生更要了解法律知识,懂得运用法律提高自身素养,成为新时代的好公民,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充满活力,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共同创造高效率学习的课堂。教师要想办法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度,努力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教师可以选取合适的游戏在课堂上和学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
法制教育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枯燥,教师要认真思考怎样把法制知识传递给初中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并且反复试验找到学生不容易听懂的部分,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尽可能用学生能够听懂能够理解的语言去教学,采用科学的方式,对法制教育知识进行渗透。例如,“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单元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知道有哪些制度,教师可以列举身边的例子,通过让学生思考和辩论知道国家的性质,体验法治社会的优越性,感受公民对国家所应有的情感。
教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学习对象,教师应当自信,充满阳光和正能量,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当代初中生的个性和独立性都很强,很容易因为一点小事出现大的情绪起伏和一些过激行为。教师要对自己更为严格,更加专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和法制教育知识,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利用好的力量影响和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作为新时代的公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极大,从初中起就要懂得合理运用法律力量。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更应该率先学习好法制教育知识,深入理解法律理念,提升自己,提高自身素养。例如,在《维护消费权益》这一课中,教师要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且与思想品德的课文内容结合,利用思想品德课程充分介绍法律中的关于消费者的法律权利,消费者有权使用自己的法律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初中生是消费者人群中的一部分,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初中生来说很有意义。
初中生在成长阶段很容易受到伤害,内心十分脆弱,想要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为了帮助学生向好的方向努力成长,教师要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为学生打开法律知识的大门,使其看待问题更加理智和冷静。作为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生活,课堂上更加贴近学生,把课本知识尽量转换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范围内,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课堂举例尽量采用和学生生活相关的事情,这样学生才不会感到法制教育离他们很遥远,要让学生意识到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法制教育的痕迹,法律观念深得人心。教师不能一味照着课本或者课件进行说教,这样学生难免会产生厌烦情绪,不利于渗透法制教育知识。要让学生能够联想到生活中的事情,哪些事件是不合法律,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制止的,把法律观念和法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得初中生对法制教育知识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激发其了解和学习法制教育的兴趣。例如,在《公民权利》这一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什么是公民?哪些人是公民?这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心理。教师进一步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让学生联系自身,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自己可以行使哪些权利?有效地将法制教育知识渗透到思想品德课堂中,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学习法制知识,大胆提问有关法律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积极讨论,使思想品德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新知识,更好地融入教师的教学当中。
总的来说,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律教育教学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法治社会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作为未来接班人,初中生应尽早了解法制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法制教育学习环境,引导初中生接触法制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强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初中生的个人素养。
[1]李小红.浅谈初中思品课中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J].中华少年,2017,(20):18-19.
[2]钟金龙.用智慧打造思想品德课的趣味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学,2016,(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