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女性董事的人数及其在董事会中所占的比例日益上升。这一现象的出现使人们开始思考:女性董事及女性高管是否会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回答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回顾和评析了国内外有关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文献,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女性董事 公司绩效 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
1 引言
继挪威政府于2003年宣布“女性人数在上市公司董事中的比例必须不少于40%”之后,瑞典也在2014年通过了类似的法案。受上述两国的影响,西欧诸国、东南亚少数国家、中东个别国家也陆续立法通过了类似的规定。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并进入到未曾涉足过的工作领域当中。如今世界各国的女性高管人数及其在高管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均不断上升在。上市公司董事会这一“男性俱乐部”中,女性董事的队伍也在逐渐扩大。为保障女性在董事会中拥有与男性平等的进入机会以及席位数量,人们对女性董事逐渐给予更多的关注。
2 文献综述
多国相继颁布保证女性董事比例的法案,这使得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将“女性董事与公司绩效”作为了研究的重点。国内外专家学者从研究女性董事与公司绩效的直接关系出发,逐渐深入到对女性董事与公司绩效的间接影响的研究中去,不断地拓展这一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公司投资决策、公司治理结构、公司董事会结构、公司创新等。归纳总结有关女性董事与公司绩效间关系的文献,可以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总结为三类,即: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有积极作用;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有消极作用;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不起作用。
2.1 女性董事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
2.1.1国外文献综述
Pearce(1991)早在90年代就提出过女性高管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决策效率这一观点。Erhardt(2003)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董事会中女性比例的上升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和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公司的绩效。Adams等(2009)通多观察发现,女性董事的出勤情况与男性相比较好,并且女性董事可以带动男性董事改善其出勤状况。这一研究说明:女性董事的存在可以提高整个董事会的监督与管理效率,进而对公司整体产生积极的影响。Ferreira(2009)认为,董事会中女性占比高的上市公司,其高層管理人员变更与股票回报之间具有更强的相关性,从而使公司获得更好的高管股权薪酬激励状况。该学者还指出,由于女性董事“参与式”的领导风格,她们能为董事会带来更多创新性的思想、首创性的方法、独到的见解等一系列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的“新东西”。Huse等(2010)以200家挪威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他们最终得出结论:女性董事比例高的公司,其战略控制的效果以及其对组织整体经营状况的掌控能力都要更好。
2.1.2国内文献综述
王峥(2010)观察到,在民营企业中,女性高管人数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呈现出正向相关关系。陈俊等(2011)认为,女性董事比例高的上市公司,其产生的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也较多。叶康涛等(2012)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特殊经济环境作为研究背景,对所选取的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发现:当公司处于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时,女性高管会发挥其“规避风险”天然女性特质的作用,抑制不利于公司生存与发展的“过度投资”行为,削减长期借款,进而在危机时期挽救公司的业绩。陈璐(2014)也认为女性董事比例的提高有助于减少公司的盲目投资行为,其研究较前人研究的进步之处在于:其注意到了女性董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可能会因行业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她以批发与零售贸易行业为基础来研究女性董事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肖萌萌(2014)以社会资本论和人力资本论作为理论基础论证了女性董事与企业价值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陈宝杰(2015)以中小板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企业女性高管比例与公司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得出了女性高管有助于提升公司创新能力这一结论。相似的,李长娥(2016)研究发现:公司董事会中女性人数的提升有助于公司科研能力的提高。孙亮等(2016)从谨慎性视角出发验证了:女性董事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过度投资的概率,并增强公司业绩的稳定性。彭中文(2017)从风险规避的角度利用多元回归模型验证了女性董事对于公司业绩的积极影响。他认为,女性董事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并减少公司缺乏效率的投资行为。他还认为,当女性董事在董事会中掌握实质性的话语权时,她们能发挥出其良好的监督作用,从而使董事会作出的各项决议更具有合理性。苑广跃(2017)发现,当公司的董事长由女性出任时,公司的投资效率会显著提高。他的研究以资源依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多元化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论证了女性董事长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正向相关关系,并且股权集中度越高,女性董事对于公司绩效的这种积极作用越明显。张横峰(2018)注意到了女性董事在审计质量不同的公司所发挥出的,对于绩效的积极作用水平也是有差异的。具体而言,相比较审计质量低的公司,在审计质量高的公司中,女性董事及高管对于无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更强。
2.2 女性董事会降低公司绩效
2.2.1国外文献综述
Richard(2002)认为,女性董事的存在会使加剧董事会内部意见的不一致性。Krav-itz(2003)在Richard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女性董事可能会因其对公司的不当监管(监管过度)降低董事会决策的效率,从而对公司绩效产生负面影响。Hersch(2005)发现,市场不看好任命女性董事的公司,并对其绩效给予负面评价。与此相似,Lee等(2007)也发现,人们认为由女性担任首席执行官的公司是“坏的”公司。Wang(2009)选取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并最终得出结论:董事会性别多元化非但不会为公司绩效带来积极作用,还会使企业价值降低。Haslam(2010)通过对样本公司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女性董事的比率与公司的股票回报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并且有女性担任董事会成员的公司,其估值明显低于没有女性出任董事的公司。Haslam认为得出此结论的原因在于:女性的领导能力与男性相比较差,当公司聘用女性高管时,投资者会认为该公司开始走向“下坡路”。Ahem 和 Dittmar(2012)将研究对象集中在挪威上市公司并发现:女性的管理能力相比较男性而言较差,因此女性董事比例的上升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2.2.2国内文献综述
金智等(2015)以我国文化与制度为研究背景,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和组织环境下,女性董事对于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通过含有交叉项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金智等人最终发现女性董事会降低公司投资效率,从而导致公司绩效下降。张清霞(2017)认为,女性董事的存在容易导致企业出现投资羊群行为,并且这一作用在民营企业中表现的更加强烈。段承蒙(2018)发现,随着女性董事比例的提高,公司可能会出现投资不足的问题。投资不足无疑不利于公司绩效达到最优状态。
2.3 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没有影响
2.3.1国外文献综述
Kanter(1997)指出,女性董事不会对公司价值产生任何影响,而公司聘用女性董事也仅仅是公司为了使公司董事会看起来更加“多元化”,并不是出于提升公司业绩的考虑。Randoy(2006)通过观察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公司任命女董事的決定不会引起股价的变动。Hussein等(2009)同样发现董事会多元化并不会对公司绩效产生任何影响。Ye等(201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的性别差异并不会对公司盈余质量管理产生任何影响。
2.3.2国内文献综述
龚辉锋(201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女性董事与公司绩效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3 结论与建议
目前为止,世界范围内对于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公司绩效影响因素出发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这一研究领域还有待于人们从新的、不同的视角出发,继续进行研究与探索。基于截止到目前的研究情况,企业与国家应分别做到以下两点:
(1)对于公司自身而言,不应仅为追求董事会多样化而盲目增加女性董事数量,应该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女性董事自身是否具备可以提升公司绩效的能力与素质。
(2)对于国家而言,尚未颁布法案规定女性在董事会中最低占比的国家,其政府不应盲目效仿挪威、瑞典等已颁布相关法案的国家去制定类似法案。其应当做的是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尽可能的立法保护女性在求职与职业晋升的道路上不受到性别歧视,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参考文献:
[1] 张横峰,段承蒙.女性董事、审计质量与非效率投资[J].财经问题研究.2018, (02): 124-129.
[2] 彭中文,刘韬.女性董事、债务融资与非效率投资——基于风险规避的视角[J]. 湘潭大学学报.2017,41(05): 71-75.
[3] 陈长.女性董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董事会多元化视角分析[D].2017.
[4] 张清霞.女性董事与企业投资羊群行为的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2017, (11): 31-34.
[5] 肖萌萌.女性董事与公司价值的研究[D].2014.
作者简介:李灿(1993-)女,汉,籍贯:山东,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职称:初级会计师 ,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