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书院

2018-11-28 09:11李镇岩
台港文学选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义学台南书院

李镇岩

1.清朝初期(1683-1726)

台湾早期的书院均设于府城,除重建台南孔庙外,又有儒学、社学、义学、书院和私塾等教育机构。

康熙22年(1683),施琅攻陷澎湖,郑克壤降清,宁靖王朱术桂及五妃等人以身殉国,自缢于王府中堂。翌年4月,台湾归入清朝版图以后,初期为消弭汉人的反满运动,禁止人民集会结社,包括书院也在限制之列。其后,随着大清政权渐趋稳定,靖海侯施琅为了笼络民心,奏请皇上,将宁靖王府改建为大天后宫,并首创西定坊书院,成为台湾最早的一所书院。如今,大天后宫内立有康熙22年(1683)“平台纪略碑记”,康熙32年(1693)“靖海将军侯施公功德碑记”详细记载了清将施琅平台的种种事迹。

台南府城历经明郑、清朝康熙时代的开发,人群聚集,街市繁荣。此时,康熙皇帝晓示:“允言官请,诏各直省营建书院,为士子观摩地。”于是将军吴英建、郡守蒋毓英等人,在台南地区利用明郑旧有义学,改建为安东坊、西定坊、镇北坊、弥陀室等八所书院,形成义学过渡到正式书院的雏形,而产生有别于儒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康熙43年(1704),知府卫台揆将原有安东坊旧义学改建为崇文书院,台湾首座典型(着重考课、科举)规模完备的书院终于形成。康熙49年(1710)知县宋永清在高雄凤山旧城成立屏山书院。接着又过了十年,台湾的第三所书院——海东书院出现,为全台最具规模的书院。到了雍正4年(1726),分巡道吴昌祚又于台南府治道署之旁创建中社书院(即奎楼书院)。此一时期,台湾的书院集中于台南地区且多属官府出资兴建,便于当局就近管理辅导。

2.清朝中叶(1727-1841)

雍正6年(1728)皇帝下旨:“凡官员有莅民之责,其言语必使人人共晓,然后可以通达民情,熟悉地方事宜……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时,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但语言自幼习成,骤难更改,故必徐加训导,庶几历久可通。”由于朝廷表明对闽、粤两省乡音采行纠正,因此当时台湾的彰化、诸罗和凤山等四县,奉文设立四所“正音书院”。

雍正11年(1733)清廷对书院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指定各省建立书院,当时的雍正皇帝诏告天下:“各省學校之外,地方大吏每有设立书院,聚集生徒,讲诵肄业者。朕临御以来,时时以教育人材为念,但稔闻书院之设,实有裨益者少,浮慕虚名者多,是以未曾敕令各省通行,盖欲徐徐有待而后颁降谕旨也。近见各省大吏渐知崇尚实政,不事沽名邀誉之为,而读书应举者,亦颇能屏弃浮嚣奔竞之习,则建立书院,择其省文行兼优之士,读书其中,使之朝夕讲诵,整躬励行,有所成就,俾远近之士观感奋发,亦兴贤育才之一道也。督抚驻扎之所,为省会之地,着该督抚商酌举行,各赐帑金一千两,将来士子群众读书,预为筹划,资其膏火,以垂久远。其不足者,在于存公银内支用。封疆大臣等并有化导士子之职,各宜殚心奉行,黜浮崇实,以储国家菁华棫朴之选,如此则书院之设,有裨益于士习文风,而无流弊,乃朕之所厚望也。”二年后,乾隆皇帝即位对书院更加积极鼓励,乾隆元年(1736)揭示:“书院之制所以导进人才,广学校所不及。”意思是书院介于官学与乡学之间,儒学(官学)只课而不教的缺失与不足,可以透过广设民间书院来加以补救。又颁“明诏奖励,比于古者侯国之学”,并向书院颁赠经史书籍,荐举书院优等生,同时拨款资助诸生膏火,以示提倡。

自雍正11年(1733)起,经乾隆、嘉庆,至道光19年(1839)鸦片战争爆发为止百年间,清廷陆续在各府县兴建孔庙(即官学、儒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科考体系。为了让儒学与地方书院平衡发展,当时的政府开始提倡民间设立书院,于是书院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而台湾也跟随着移民开发的脚步,在中南部各地陆续新建许多书院,如文开、兴贤、蓝田、振文、奎壁、萃文、凤仪、屏东、文石等24所书院。这些书院当中,有官办的,如澎湖文石、鹿港文开等。官民合办的如凤山凤仪、南投蓝田等。也有民办的,如西螺振文、员林兴贤等。此一阶段,台湾的书院在清廷的大力鼓吹与协助下,成长迅速,并转往各地发展,甚至发展到外岛澎湖。

3.清朝末期(1842-1895)

道光22年(1842)鸦片战争以后,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书院也同时进入另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段时期,局势混乱,属多事之秋,台湾社会却呈现经济发展、民生富庶。在官方推动下,地方仕绅合力捐建的书院日益增多,如苗栗英才、大肚磺溪、和美道东、草屯登瀛等书院。而著名的官建书院,如台北明道、万华学海、台中宏文、台南蓬壶等书院,大都位于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城市里。

此一时期西力东渐,开始有马偕(Dr.George Leslie Mackay)等传教士进入淡水等地设立书院及教堂。加上道光、嘉庆年间,台湾地方富庶,社会安定,书院之设立辐凑密集,达到高峰,几乎遍及全台各地,而有些大型书院,更设有分校。

台湾从康熙22年(1683)施琅首建西定坊书院,到光绪19年(1893)成立的祟基书院为止,二百余年之间,从“草莱初辟、穷乡僻壤”中建起,到分布全台各地的书院总数达62所之多。在昔日台湾教育不普及的农耕时代,书院以研究学问、供人读书讲学而独树一帜,其教育体制有别于一般学校,成为早期的文教中心。对当时台湾的教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时至今日,书院的教育特色与社会文化发展之关系,仍具有一定的意义。

4.日本殖民时期(1896-1945)

1896年,日人开始殖民台湾。隔年冬天,在全台各地设置十四所日语传习所。到了1898年8月16日发布“公学校令”明定:“本岛人子弟施德教,授实学,以养成国民性格,同时使精通国语。”同时开办各地“公学校”,从1898年至1944年,不到五十年之间,全台总共设立944所公学校。在日人推行新式教育体制后,由于时代变迁,书院已失去它原有的教育功能,纷纷停课,其建筑物也逐渐颓圮不堪。其后,有些书院被充为公学校临时教室或师生宿舍,如文开、磺溪、萃文等书院,或改设私立幼稚园,如大观义学。部分则转型为庙宇、宗祠或文祠,如云梯、明新、兴贤、振文、屏东、学海、登瀛等书院。但也有整修后继续维持书院名义的,如明志书院。自此,台湾的书院制度被毁于无形,走入历史。

5.1945年后的台湾书院

1945年后,台湾各地书院或因年久失修而颓圮,或因人为因素遭致拆除改建。如今,全台仅存万华学海、淡水理学堂、板桥大观义学、泰山明志、苗栗英才、苗栗云梯、大肚磺溪、和美道东、鹿港文开、员林兴贤、草屯登瀛、集集明新、南投蓝田、西螺振文、台南蓬壶、台南奎楼、内门萃文、凤山凤仪、屏东市屏东和澎湖文石等20所书院。

然而,在施琅成立第一所书院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检视这段“古代学校”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它是清代台湾农业社会培育人才的摇篮,也是台湾早期传播学问之泉源所在,对于台湾本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承先启后的伟大贡献。而这些仅存的书院建筑,更是记录这段教育史实的珍贵文物。因此,无论站在教育学术或社会文化的角度上看,均属台湾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物资产,值得我们加倍珍惜。

如今,淡水理学堂大书院与和美道东书院在1985年公告为第二级古迹,而其他像万华学海、板桥大观义学、苗栗英才、大肚磺溪、鹿港文开、草屯登瀛、南投蓝田、集集明新、员林兴贤、西螺振文、台南蓬壶、凤山凤仪和屏东市屏东等13所书院,则先后于1985年被列入台湾第三级古迹加以保护。

此外,有些书院附设“诗社”,配合节庆日,举办书法、美术、歌唱、诗歌、健行和赠送书籍等活动,甚获好评。有些书院则开放厢房为自修室,供考生学子们使用。同时针对贫民子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等等,造福大众。

时至今日,每逢考期,很多父母会带着考生前来书院祈求五文昌、魁星等神明,期盼考场顺利、金榜题名。只见案桌上摆满了成叠的准考证影本,想必是有求必应,灵验无比的缘故吧。由于文昌帝君主司文运、智慧,是古今士人学子考前必拜的神祗之一。所以每逢考季,台湾各地书院或文昌祠都会请神职人员诵经,并为考生点“智慧灯”,上奏文疏,举办一系列的“考生祈福法会”活动。

(选自台湾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的书院》)

猜你喜欢
义学台南书院
朵云书院黄岩店
晚清兰州府义学初探
白鹿洞书院记
慈善公益视野下的清代山西义学运营实态
民众排队3小时等吃台南早餐 只为1碗咸粥等8则
清代中越边境地区义学教育探析
清代山西义学经费来源初探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书院讲习一例
向书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