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豪杰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信息化教学广泛应用于现代职业教育。本文通过微课程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基于MOOC环境下微课程运用方案,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微课 自主学习 MOOC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微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微课程”最早由胡铁生老师提出。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完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均衡配置,建立适应教育模式变革的网络学习空间,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建立网络环境下开放学习模式,鼓励更多学校应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建立跨校课程共享与学分认定制度。
一、微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2016年,笔者学校的数控应用教研组教师团队经过整理和筛选,开发制作了数控车削程序编制与调试、数控车削加工、普通车削加工三门专业课程的微课程。微课程涉及“外圆对刀操作”“G71外圆粗车循环”“光轴车削”等21个知识点,用于本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教学,后又增加了产品造型设计、CAD/CAM软件及应用两门专业课程的微课程。笔者以开设的课题为《3D立体加工——旋钮加工》公开课为例,阐述微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本课题是CAD/CAM软件及应用课程中一个内容,计划4学时完成,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完成旋钮零件的CAD建模、工艺编制、CAM加工以及任务拓展等工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时间紧迫。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均在“CAM加工”部分。“CAD建模”部分的知识点已在上学期开设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中完成学习,时间跨度大,学习发生遗忘的概率高。
此次课笔者采用任务引领、翻转课堂的模式展开。在课前将与本次课有关CAD建模与CAM加工的微课上传至网络视频平台,学生自主进行观看并完成工作页上的相关问题。同时,预先分配好的小组以电子作业的形式上交讨论完成的工艺单。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主要分为:分享工艺单,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完善工艺单;小组讨论完成CAD建模和CAM加工,教师巡場及个别指导;任务拓展。整个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学生参与度高,完成度好,教学效果显著。
二、运用微课程教学的优势
实际上,虽然微课程的概念产生不久,但在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微视频、微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运用已久。由点到面,从CAD/CAM软件及应用课程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微课程开发制作完成后,数控教研组教师团队在教学应用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学生学习兴趣增加了,课堂教学更有效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功在课前和课后
让学生在课前明确本次课的任务和要求,完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这便是翻转课堂的应用。学生能够根据要求达到具备课堂翻转的条件,这便是微课的功劳。胡铁生老师在他的《我国微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中指出:所谓微课程,是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际情况的需求,以短小的微视频片段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个单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设计教学活动的综合,是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过程。原有书本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成了活泼精细的视频,学生自然乐于接受。网络视频平台原本是学生在课余时间休闲娱乐的场所,将微课上传于此,学生能以一种轻松的状态进行学习,自然学习效果好。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学生只要有学习的需要,就可以得到学习的机会。
2.利在课上
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无论是分享、讨论还是拓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教师是组织者和帮助者,确保教学活动各环节有序开展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有效增加师生、生生的互动,通过解决问题完成知识、技能的养成和能力的提升。由微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学习是连贯的、可持续的。
三、专业教学中微课程运用的难点
微课作为一个新颖的教学环境,依然无法摆脱教学方法和学情的限制。学校师生在运用实践中,遇到了不少的困扰和难题。
1.运用思路的固化
学生在学习数控车削程序编制与调试课程中的“G71外圆粗车循环”课题时,对于指令的理解比较困难,课本上具体的循环过程也仅仅是一张图片和文字的描述,教师在仿真演示时也无法逐步显示,学生学习难度大。通过微课学习,学生能从动画上清晰地了解每个指令的含义,并分辨出每一步的循环过程,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难度。
但如果教师仅仅是在课堂上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不能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这样的微课学习就丧失了其核心本质。微课的最大价值在于其可以实现碎片化学习,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不必一定要在教室里,不用一定要教师站在学生面前;学习可以在饭前的5分钟,可以在课间10分钟;学习可以作为课前预习,可以作为课堂辅助,也可以作为课后复习。这便是其最大的优势所在。因此,在有了微课程资源后,如何因时、因地、因人运用,实施有效、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是教师所要具备的素质。
2.在线学习的检验
在线学习考验自主性。上文提到在课题《3D立体加工——旋钮加工》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学生需要通过网络视频平台学习微课,所以能够直观地记录播放次数。据统计,两节微课的播放次数分别在93次和87次,对于由36名学生组成的班级而言,相当于人均播放2.5次左右。但在这两节微课的学习过程中,有多少学生是完整地学习了,有多少学生只是应付性地点击播放,这些是教师很难检验的。
学生固然能够凭着新鲜感去运用微课进行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无法持续。如果仅以微课学习的次数,或者预设问题的完成情况来进行检验和评价,检验不了学生的学习程度,更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巨大影响,这样的评价是没有意义的。
3.课程体系的完善
微课程同样需要体系建设,专业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微课程体系的运用。在笔者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微课对于数控车削程序编制与调试、数控车削加工等课程中一些知识点的教学辅助效果是显著的。然而,为数不多的微课对于任意一门课程而言都是捉襟见肘的,更无法满足整个专业的教学需求。有了成体系的微课程,师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去寻找和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点,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从专业中梳理课程,从课程中筛选知识点,开发制作适用本专业的微课程体系,并不断优化与完善,这必然会成为教师团队一个持久的课题。
通过微课程体系的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在线学习为着力点,发力于课堂教学,放眼于个性化的终身学习。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这是微课程体系运用的終极要义。
四、基于MOOC思维的微课程学习方案
2012年,MOOC横空出世,随后火遍全球。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意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音译为“慕课”,最初由美国知名大学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开始,意在给更多的学生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后传至中国,受到众多高校的广泛青睐。MOOC的模式虽好,却离不开高校学生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中职生所无法比拟的。但其“大规模、开放、在线”的特点对于现代职业教育同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MOOC环境下微课程学习平台搭建
爱课程、网易云课堂、腾讯课堂……嗅觉敏锐的市场早已开始挖掘MOOC的巨大潜力。平台里面课程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仔细一看,却发现课程缺乏体系,几乎没有专业课程,这样的平台不那么好用。
就目前的职业教育而言,师生所需要的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学习平台,能够上传微课程及更新,学生可以学习讨论,教师能够评价指导,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在线课堂,既可以供一名学生安静地学习,也可以供全班学生热烈地讨论。
2.MOOC环境下微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在线课程的学习应该有一套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无论是一节课的预、复习,还是一门课程的完整学习,教师适宜、适度的评价不仅可以实现对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检查与监督,对学生参与学习的肯定,更是对其学习行为和能力培养的激励。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MOOC这一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教育教学必将不断被探索和实践。基于MOOC环境下的微课程的学习,可以强化中职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EB/OL].[2018-03-12].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6/content_ 5100032.htm.
[2]俞叶.一场悄无声息的课堂教学革命——谈“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3).
[3]胡铁生.我国微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4]严晶晶.基于MOOC的高职英语微课程教学设计模式的研究[J].海外英语,2017(24).
(作者单位:上海石化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