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玲,梁立锋△,赵杰明,蔡秋月
(广东省云浮市慢性病防治中心:1.检验科;2.皮肤性病科 527300)
过敏性皮肤病是一类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率高,常迁延不愈且反复发作,是皮肤科顽固的难治之症,由患者通过多种途径(主要为吸入性和食入性)接触到敏感物质(过敏原)而引起,其分类包括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药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病因多而复杂,且具有地域差异性[1]。为找到本地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病因,本研究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对本地区28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进行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sIgE)和总IgE检测,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289例患者均为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皮肤科确诊为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异位性皮炎、药疹等过敏性皮肤病的患者。其中男112例,女177例,年龄1~75岁。
1.2仪器与试剂 采用Al-lergy-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德国Mediwiss Analytic Gmbh公司)专用配套试剂及脱色转移摇床。
1.3方法
1.3.1标本采集 抽取受检者静脉血,自然析出或以4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待检。
1.3.2检测方法 应用Al-lergy-screen过敏原检测系统(德国Mediwiss Analytic Gmbh公司)专用配套试剂及脱色转移摇床,检测患者血清中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sIgE及总IgE。试剂盒中吸入性过敏原有户尘螨、屋尘、桑树、猫毛皮屑、狗毛皮屑、蟑螂、混合真菌、混合草、树花粉9种;食入性过敏原包括苋、鸡蛋白、牛奶、虾、牛肉、蟹、芒果、腰果、菠萝10种。操作严格按照检测系统说明书进行。
1.3.3结果判断标准 阳性标准:检测板对应的过敏原出现平行红色反应带;对各类过敏原IgE浓度及IgE总浓度实施半定量检测。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过敏原检测总体情况 28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272例(94.1%)患者血清总IgE阳性,210例(72.7%)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阳性,过敏原特异性IgE吸入组以户尘螨167例(57.8%)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蟑螂73例(25.3%) 和 屋尘38例(13.1%);食入组以蟹42例(14.5%)和虾37例(12.8%)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菠萝、腰果各31例(10.7%),见表1。
表1 过敏原检测总体结果
续表1 过敏原检测总体结果
2.2吸入性与食入性比较 28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单纯吸入性阳性有105例,阳性率36.3%;单纯食入性阳性有18例,阳性率6.2%,2种过敏原都阳性有87例,阳性率30.1%;吸入性和食入性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72,P<0.05),见表2。
表2 吸入性和食入性阳性率比较
2.3混合致敏情况 289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只有一种过敏原阳性的为73例,阳性率为25.3%;同时有2种及2种以上过敏原混合致敏的患者为147例,阳性率达50.7%,见表3。
表3 过敏原混合致敏分布情况
过敏性皮肤病病程长,常缠绵难愈,临床表现为两大特点:(1)剧烈瘙痒,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2)红斑风团等皮损现象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影响患者容貌,导致患者心烦、焦虑。引起过敏性皮肤病的原因,目前认为与免疫、环境、感染、饮食、家族史有关[2],除了患者可能是过敏性体质外,多种外在过敏原也会导致过敏性皮肤病,且各个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风俗习惯、气候情况、饮食结构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引起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种类也不同[3-4]。
过敏原的分布会因为不同地理区域的不同,但同一地区过敏原的构成是相对稳定,检测个体血清中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了解过敏原的分布情况对及时对症治疗,针对性地回避过敏物质,防治这类疾病发生非常重要[5]。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是当前诊断Ig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准确、敏感性高的过敏原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与传统皮内试验方法相比,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可同时检测多种过敏原,特别适合标本取样量有限的老人和婴幼儿检测等优点,是临床上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过敏性皮肤病较理想的辅助手段[6]。
本研究结果显示,总IgE检测阳性率94.1%(272例),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72.7%(210例),出现了较高的阳性率,比有些地区文献报道的偏高[7],说明本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大部分为过敏体质,但可能因为本院是本地区的皮肤专科医院,纳入患者相对集中,所以统计的整体数据阳性率比一般检测的数据阳性率高。本研究还发现,有部分患者总IgE为阳性,但特异性IgE抗体为阴性,这表明一些过敏性皮肤病可能是由检测项目以外的过敏原引起的,本检测系统检测的特异性过敏原只有19种,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吸入性物质和食物,另外还可能是其他非IgE介导的变态反应。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本地区吸入性过敏原最常见为户尘螨、蟑螂和屋尘,与杜静等[8]研究发现的一致。其中,户尘螨阳性率最高,达57.8%(167例),明显高于其他种类的过敏原。另外,空气中的微小尘土颗粒也易引起过敏,本地区户尘螨阳性率居高的原因也可能与本地区的经济结构相关系。云浮是石材王国,素有“中国石材基地中心”“中国人造石之都”等称号,石材工艺加工过程产生大量的尘土[9]。再者,本地区暖湿天气多,容易滋生尘螨。本研究还发现,另一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较高的是蟑螂,阳性率为25.3%(73例),这可能因为本地区是气候湿热之地,利于蟑螂大量生长繁殖。为减少尘螨和蟑螂等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患者要尽量避免接触这些物质,注意环境和卫生,经常清洁除尘,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勤换洗或暴晒衣服、被褥,定期消灭蟑螂,科学控制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众所周知,虾、蟹是普遍的过敏性物质,在水产丰富的南方,食用人群多过敏也多[10-11]。本研究发现,本地区虾、蟹也是主要的食入性过敏原,其阳性率在食入性过敏原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2.8%(37例)和14.5%(42例),这可能与云浮处于西江边,虾蟹等水产品丰富,本地区人群喜爱摄入虾蟹的饮食习惯有关。张春梅等[12]研究也表明在食入性过敏原中,虾、蟹的阳性率较高。研究还观察到,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坚果、水果的摄入也在增加,本地区同时存在着一定人群对腰果、菠萝过敏,其阳性率均为10.7%(31例)。因此,不同地区饮食习惯的不同,会引起过敏原的分布也具有差异性。建议过敏原检测阳性的患者避免食用相应过敏性食物,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本研究289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单纯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有105例,阳性率36.3%;单纯食入组阳性有18例,阳性率6.2%,吸入组过敏原阳性检出率远远高于食入组,说明本地区过敏性皮肤病中以吸入性过敏原致病为主。预防应以防尘、清洁环境卫生为主,到尘多的地方要注意佩戴口罩。
本研究还对混合过敏原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只对一种过敏原过敏的为73例,阳性率为25.3%,同时有2种及2种以上混合过敏原阳性检出率合计达50.7%(147例),这种现象提示,高致敏状态下,大部分患者可由多种过敏原混合致敏,因此,有必要扩大过敏原检测范围,避免过敏原规避不全面,在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时将治疗效果全面化,防止单一。
综上所述,过敏性皮肤病患者,首先,尽可能杜绝与过敏原相接触;其次,正确选取规范的治疗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脱敏疗法。患者应减少对过敏部位搔抓,避免用热水及肥皂烫洗,饮食清淡,适当锻炼身体,戒烟酒及避免辛辣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