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人格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8-11-28 08:45:18江苏省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纪慧芬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5期
关键词:真情语文课人格

江苏省苏州市阳光城实验小学校 纪慧芬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习惯、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思想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高尚的情操与趣味,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求真向善的健全人格。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呢?

一、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美好情感,优化学生意志品质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而广泛的人格教育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优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将学科教学和人格塑造自然地融为一体,做到“润物细无声”。

1.用自然形态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取了很多描写祖国自然风光,名胜古迹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优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自然、对祖国、对生活的喜爱之情。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章去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使学生产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用社会精神美进行英雄主义教育

小学语文课本中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坦然;文天祥不畏权贵,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气……这些教学内容具有民族和革命的英雄主义色彩,洋溢着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精神之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革命英雄主义影响。

3.用普通劳动者的品质美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诚信的父亲,《我不是最弱小的》中善良的孩子,《詹天佑》中严谨的詹天佑……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形象,他们的优秀品质值得学生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人物精神,激起学生主动优化自身意志品质的意愿。

二、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合理渗透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课本丰富而广泛的内容,使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成为可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法合理渗透人格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

1.在投入朗读中感悟

朗读能够使学生直接面对作品,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翻开语文课本有文字朴实而感人肺腑的记事文,有浅显易懂又让人回味无穷的说理文,有风光美丽令人无限向往的写景文……教师应根据文本特点引导学生真情诵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丰富情感体验,充实精神世界,提升审美情趣,提高人格修养。

2.在广泛阅读中体悟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善于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修养,完善人格。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把自己爱看的书放在图书角里与同学分享;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安排一个“读书分享”环节,用两三分钟时间,让学生介绍一下“我最近爱看的一本书”……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如果教师能长期坚持,就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明白道理,学习做人,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在多元解读中领悟

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主体性人格、创造性人格的发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批判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标准化阅读导致学生形成顺从虚伪、想象贫乏、随波逐流等不良思维习惯的可能,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文本。一位教师在教学《三顾茅庐》时,让学生体会一下刘备三顾茅庐时的心情?学生有的感受到刘备诚意邀请之情,有的感受到刘备急于改变现状之心,有的感受刘备处处碰壁后的坚持之心,有的感受到刘备为成就大事不拘小礼之智……教师对于学生多元的解读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尊重了学生对于名著的个性阅读。

三、善于进行情感互动,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美好情操

语文教师不应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应是优秀人文精神的表现者。学生面对的不应是僵硬的符号或抽象伦理的说教者,而应是激发自身进行人格建构的活生生的信息源。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用真我真言真情激发学生的真言真情真我,从而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

1.真情相处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情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深刻意识到语文教学的思想核心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心理,努力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保持良好的互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真情教学让学生体会真实的情感

教师的真情实感对引发和深化学生内心情感体验,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教师想要通过教学去影响学生,那么就应该首先通过教学影响自己。笔者有过三次教学《鞋匠的儿子》的经历,第一次仅仅是讲课文,教完后自己感受不多,学生自然感受更少;第一次笔者收集了大量的林肯的资料,课上给学生介绍了不少,课是热闹了,但心里总觉还少了什么;第三次教这篇课文时,笔者已经阅读了三遍卡耐基写的《林肯传》,那些读书的夜晚,笔者很多次被林肯面对人生种种磨难时表现出来的坚韧及智慧所打动,带着这些感悟再教学生由“出身”一词入手,体会平民出身的林肯成为一位伟大的总统的内因,教学时笔者用真实的自我情感成功地唤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3.真情作文让学生抒发真实的情感

于漪老师说过:“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真情。教师要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尤其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更应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将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情感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要倾注真情,应根据学生作文中的情感表达,有针对性地写具有真实情感的评语,让作文批语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

猜你喜欢
真情语文课人格
我用真情守护你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26
以心换心见真情
真情扶贫见实效
人大建设(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7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5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