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濛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浙江湖州 313008)
教育评价能对学生的思想、品质、思维起到重要的作用,合理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成绩,受到激励和鼓舞,找到差距,及时改进和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提高、自我完善[1]。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评价运用得当至关重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促进课程综合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评价内容的综合化,实现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
为了整体实现课程目标,确保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改进单一评价学习结果的现状,拓宽评价的目标体系,使品德课程的目标成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立体式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比如,在《品德与社会》“生我养我的地方”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的教学过程中,围绕“寻找家乡、贴画家乡、述家乡情”的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活动:听一听、猜一猜;找一找、说一说、描一描、画一画。这样设计的课堂就会丰满起来,课堂的评价才会绘声绘色,激情满怀。
既然评价的目标已形成一个立体的结构,那么评价的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充分考虑《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的综合性,从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将地理、历史、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等知识融为一体。
传统的评价中,评价主体单一,即只有教师。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而发展性的课堂评价主体角色呈多元化,评价对象自身的复杂性使得形式单一的评价难以形成恰如其分的评价结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从而使学生不断反思自我、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比如,在《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 “寻宝摘星”活动:下面的哪些优点是你所具备的?请你仔细找一找,找到以后,你可以在后面的括号里画上一颗五角星,表扬一下自己。
(1)我见到长辈主动问好,孝敬父母。( )
(2)我犯了错误勇于承认,知错就改。( )
(3)我心胸开阔,不为小事长时间生气。( )
……
这一游戏活动其实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自我教育作用,积极培养自我评价能力,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
要恰当地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还有必要注重评价过程的多主体参与协商,即包括教师、家长、同伴一起参与评价。
1.教师全面评价
教师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评价出个体差异,同时以积极鼓励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比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第二册《我来当个小导游》时,鼓励学困生交流他所知道的家乡的风景名胜或旅游景点,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中等生具体描绘一下家乡的某个景点,让他加足马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奋勇前进;要求优等生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旅游名胜,引导他积极创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2.同学互相评价
同学之间朝夕相处,相互最为了解,通过互评,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通过互动、讨论、碰撞,形成对评价结果的共识,使被评价者高高兴兴地接受对方的建议,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比如,在教学《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时,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安排了一个学生互评环节:班上有哪几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好,让我们仔细观察,把他们的好习惯记录下来。同学们通过回忆生活,感受体会,交流激励,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在互评中求进步、促发展,感受快乐,享受学习、生活的美[3]。
3.家长参与评价
家长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对学生的看法和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家长的参与和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比如,每个学期末的评价工作,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的评选活动就更全面了。
清代教育家颜昊先生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去发现其优点,并以此激励他,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在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常是这样操作的。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不管学生是答对还是答错,都要肯定其敢于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肯定性评价
现代评价理论指出: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提倡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因为,一句赞语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和任何暴风骤雨般的批评与责备都更有力量。
2.否定性评价
成效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于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哪怕是指出学生的不足,也一定要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才能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在重视语言性评价的同时,更应该重视非语言式评价,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轻轻的抚摸等,教师借助这一系列体态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无声的评价,传递信息。例如,在碰到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时,如果点名批评容易打破和谐的氛围,不妨走近那名学生,用眼神悄悄制止,鼓励他做出教师期待中的反应。笔者带现任班级已经四年,在四年的磨合中,孩子们已经完全懂得我的体态语言。有些孩子上课总是忍不住开小差,但是教师不需要用语言去提醒他们,只要看他们一眼,他们就懂得了教师眼神中的含义,然后马上抬头挺胸坐端正,这时候,教师也经常马上跟上一个大拇指给予鼓励。上次本班的潘同学因为生病好几天没来,病愈后参加测试的分数让她情绪非常低落,教师及时地走上前去,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用手摸摸她的头给她安慰。后来在《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中,孩子饱含深情地感谢我给予她的鼓励,让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更让我明白了这种无声的爱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而有效性评价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树立一个人的自尊,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我们心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我们的爱心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让学生获得鼓励,在评价中让学生体验成功,在评价中让学生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