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崔华莉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习题类型要多样化,要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习题中,融合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知识。[1]将化学知识融入到成语中进行考查,既活化了化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成语相关的知识点的考察充分发挥了中考的诊断、激励、评价和反馈等多种功能。解决这类题时,不仅要明白成语的大致含义,还要弄清它与化学知识的联系,而且还不能脱离实际。[2]
将化学元素符号融入到汉语成语中学习,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掌握化学元素符号。例如,用元素符号给相关成语填空,成语中所填的字与元素名称谐音。
1.雪中送 C ; 2.黄 Au 万两; 3.大快人 Zn ; 4.N 泊明志;
5.感慨万Pb ; 6.高歌Mn进; 7.高山S水; 8.人杰地P;
9.Fe 石心肠; 10.拾 Au 不昧; 11.功高 Ca 世; 12.高贵 I 雅;
13.花红柳 Al ; 14.He 群之马; 15.此地无 Ag 三百两;
由此可见,化学元素符号的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只要运用巧记的方法,便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因此,在化学用语教学中教师要多想一些办法,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1.成语言简意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描绘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海市蜃楼 B立竿见影 C.百炼成钢 D.刻舟求剑
解析:我国早期的炼铁是将铁矿石和木炭放在炼炉中,在火上焙烧,利用木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人们等炼铁成功后冷却炼炉,取出铁块,用这种方法炼得的铁质地疏松,夹杂大量氧化物和烃等杂质,无多大实用价值。后来人们发现把这种铁加热到一定温度下经过反复锻打,可以使铁的纯度和机械性能得到改善。西汉时,为提高渗碳钢的质量,人们又增加了锻打的次数,增至近百次从而得到所谓的“百炼钢”。所以“百炼成钢”描述的是化学变化,因此C项正确。
2.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变化,下列成语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
A.星星之火 B.一针见血 C.万紫千红 D.粉身碎骨
解析:将滤纸用无色酚酞试液润湿,将大头针用NaOH溶液润湿。再用针刺穿滤纸,可在刺穿处看到血迹。即一针见血,其原理是碱溶液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用凡士林将pH试纸条粘在白纸上,粘成万字和千字。用毛笔蘸取烧杯内的碱液,去描万字,使万字呈紫色;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烧杯内的酸液,去描千字,使千字呈红色。即万紫千红,其原理是利用pH试纸对不同酸碱度的溶液的颜色反应不同。将生石灰放入蒸发皿中,将水逐滴加到块状生石灰上,此时可见:产生热气,生石灰粉碎,变成Ca(OH)2粉末。即粉身碎骨,用化学方程式可描述为:CaO+H2O=Ca(OH)2。将火柴系在细铁丝的一端,用酒精灯点燃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将铁丝由上至下逐渐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此时便可见“星星之火”四射瓶中。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描述为:4Fe+3O2Fe3O4,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因此A项正确。[3]
A.斩钉截铁 B.铁杵成针 C.铁石心肠 D.真金不怕火炼
解析:金在是一种很不活泼的金属,在空气中极为稳定,其熔点为1064℃。故把它放在普通火中烧,对其色泽毫无损害。然而有一种叫愚人金的物质,其外观呈金黄色,并且有金属光泽,但它是黄铁矿(FeS2)。若把它放在火上烧,就会与O2反应并使火焰呈蓝色,其金黄色也随之失去。另外黄铜的外观也很像金,把它放在火中烧也会与O2发生反应而变黑,所以“真金不怕火炼”,因此D项正确。
A.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B.煽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C.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D.百炼成钢——多次提炼,使生铁中碳、硅等杂质的含量调至钢的标准。
解析:钻木取火,由于在摩擦或钻取过程中要不断对木头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会燃烧起来,故A项正确;煽风点火,对正在燃烧的可燃物煽风,促进了空气的流通,使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而氧气具有助燃性,从而使可燃物燃烧更旺盛,故此B项正确;釜底抽薪,把柴火从锅底抽掉,由于燃烧需要可燃物,如果去掉可燃物,燃烧就不能继续进行,从而实现灭火,故此C项错误;在炼钢的过程中,将烧红的生铁置于空气中反复锤打,能让生铁中的碳与空气中的O2充分接触,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2气体逸出,使碳的含量降低,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故此D项正确。
中学化学试题以包含成语的化学知识为载体,符合公众科学素养在化学知识面选取上的要求,这种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开阔化学视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4]。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注重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又要注重对他们的人文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