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楠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云南 昆明 650300)
在信息时代下,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而在教育领域中引入信息技术,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知识密集、思想活跃的育人场所,其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也更加频繁和深入,其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高校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克服传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种种弊端,促使教育管理实现智能化、精细化、个性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方向发展。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要积极引入大数据技术,将其作为促进教育管理转型的重要手段,推动高校稳定以及有序的发展。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促使教育决策实现科学化、灵活化以及民主化,改变以往凭借经验制定决策的现状。首先,大数据具有聚合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其可以完成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分析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防止决策者出现决策失误;其次,大数据所具有的平等、共享以及开放的价值理念,会促使教育决策趋于扁平化方向转变,有助于决策者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心声,进而促进教育决策更加民主化和透明化;最后,相比较以往的教育决策而言,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决策,可以对决策信息进行准确而全面的把控,提升决策的前瞻性和及时性。
物联网和量化技术,可以促使教育管理形成物、机和人的三者互动,在大数据技术下,数据可以自动的完成储存和采集,然后利用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智能化和可视化分析,促使教育管理实现精细化、简单化以及透明化。首先,在教学器材管理方面,通过安装传感芯片,可以对器材的使用数据进行及时采集和分析,防止器材出现故障;其次,通过视频监控还可以保证校园安全,防止出现盗窃以及人为破坏等事件发生。
在信息时代下,网络具有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虽然更加便于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但是也为舆情导向增加了隐患。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其关联性、敏捷性以及前瞻性等特点,促使舆情监控实现提前预防,便于高校控制舆情导向,为校园网络环境健康奠定基础。
想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的优势,需要切实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这不仅是教育管理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的需求,更是高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大数据背景下,只有拥有能力较强的分析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因此,高校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在内部创设“用数据分析、管理以及决策”的新型管理氛围。首先,高校要引导管理人员树立科学的大数据意识和思维,以谨慎而客观的态度审视大数据的应用优势,从心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引导和教育,帮助管理人员摆脱对新型管理模式的排斥心理,树立主动运用大数据开展管理的意识;其次,高校要注重培养管理人员数据解读、数据挖掘、数据筛选、数据清洗、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定位的能力,促使管理人员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获取满足管理需要以及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去粗求精、去伪求真的方式,在海量的数据中把握管理重点;最后,高校要对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伦理审视和主动反思,辩证的看待大数据应用,特别是涉及学生教育领域,大数据也存在限制学生思维发展以及泄漏学生个人隐私等威胁,针对这一问题,高校要遵循自主原则、橡皮原则、无害原则以及公正原则,正确审视大数据应用中的不当行为。
大数据应用于教育领域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以及数据化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构建功能强大的、集数据分析、挖掘、共享、储存以及采集为一体的智能系统,可以帮助高校更好的挖掘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数据,进而更好的完成数据分析和整合工作。同时,通过构建大数据智能系统,还可以采集颗粒度更细、连续性更强以及覆盖面更广的教育数据,切实满足管理需求,提升教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因此,对现有的高校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并且开发智能性更高的大数据智能系统,是促进教育管理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高校组建大数据智能系统开发小组,由高校主要领导作为小组负责人,针对高校各个教学院系以及机关部门的数据进行采集和整合,形成资源客观的数据系统和平台,该平台不仅包括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教务管理等多种数据资源,同时还有数据挖掘、数据处理、数据清洗、数据储存以及数据收集等功能;其次,高校要积极建立以及完善数据更新机制和动态采集机制,利用GPS、摄像头、RFID以及微型传感器等技术,对教师教学、学生生活和学习、设备仪器运行以及校园环境进行全面感知,为实现教育管理的个性化以及前瞻化提供便利条件;再次,高校内部的各个机关部门要实现统筹合作,对所有部门和结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发挥休眠数据的价值与活力;最后,高校要以自身的科研优势为依托,结合教育管理的需求,与当地知名的信息企业开展业务合作,研发出可以满足教育管理需求的数据管理智能系统。
关联预测和分析,是大数据技术的集中优势以及核心价值,同时也是教育管理实现即时化和前瞻化的重要途径,而发挥这一功能的基础是,高校内部数据平台和数据库,需要实现无障碍的共享和流通。阻碍数据高度融合的主要因素包括:数据孤岛和数据竖井,其中数据孤岛主要是指各个部门为了自身利益不愿意共享数据,数据竖井主要是指因为数据口径不一致以及各式不兼容而导致的技术问题。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据竖井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解决,数据孤岛成为阻碍数据深度融合的罪魁祸首,因此,高校要突破部门主义的限制,打通数据融合渠道。
首先,高校要突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束缚,改变条块分割的局面,促使高校在数据层面实行统一的协调和监控,建立统一高效、互通共享的数据平台,跨越部门之间的自成体系和彼此割裂局面,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数据互通有无,促使管理数据实现充分利用、规范管理、及时交换以及快速汇集;其次,高校还要积极与企业和政府开展业务合作和数据共享,将政府公开数据和高校管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交叉验证,可以为教育管理和教育决策提供证据支撑;最后,高校可以利用外包的形式,利用专业公司的技术优势,为高校研发出安全系数高、使用性能好的数据服务平台和管理软件。
在大数据背景下,确保教师和学生的隐私不被泄漏的侵犯,是促进大数据技术长远以及安全应用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高校必须承担的管理责任。因此,高校要积极构建大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切实保证学生隐私和数据的安全。
首先,高校要尊重和承认学生享有的隐私权利和数据权利,不能通过违背伦理和非法手段,使用、分享以及采集学生数据,要在履行安保、许可以及告知义务的前提下,使用和传播学生数据;其次,高校要积极构建教育数据的储存和管理体制,规定数据使用年限和使用周期,并且成立专门机构,对数据的应用过程开展监督,保证数据应用透明化以及公开化;再次,高校要升级数据防护设施,引入模糊化处理、匿名化处理、设置访问门槛、病毒检测、防火墙、信息加密以及身份验证等技术,为数据安全保护奠定基础;最后,高校要加大信息泄露和数据盗用的惩罚力度,对于非法倒卖和出售数据的教职员工,要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也面临着升级和转型,因此,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技术对促进教育管理转型的积极作用,并且采取有效途径,提升教育管理的数据化、信息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程度,保证教育决策准确性以及教育管理的方向性,提升高校办学质量,为我国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