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艳娇
(昭通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幼儿,幼儿从一张白纸成长为有思想的人离不开学前教育。特别在缺乏教育资源的农村,我们更应该挖掘农村学前教育的地域特色。”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如何更好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找到其存在的独特性对学前教育本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特色发展,是国家、政府、社会、教育者的使命,有助于促进西部农村学前儿童的发展。
农村学前教育特色发展的核心词是“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特色”。学前教育是对学前教育质量更加重视质量的深层表示,所谓“特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指事物所显露的特有的形式、色彩和风格”。“学前教育特色”定义为挖掘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独有的方式和风格。
在我国,由于地域性特点,农村幼儿数量庞大,在全国幼儿数量中所占比很大。另外,农村学前教育特色发展具有教育农村幼儿的教育价值和普及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农村学前教育特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特色发展”,发挥农村独有的自身资源优势,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实现农村学前教育教育事业有序快速、全面地发展。
近年来,从国家出台的政策,对我国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培训力度。例如: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幼儿园建设、开展示范幼儿园试点工作、加强对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学前教育特色发展存在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发展中国家,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人才的质量。第一,发展农村学前教育,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特色发展有利于充分体现农村学前教育的本质属性。学前教育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性,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基础阶段,对幼儿个体身心发展的启蒙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有利于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现实问题。农村学前教育对农村现有的资源进行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农村当地特色的农村学前教育,弥补了农村学前教育在资金投入、教育内容、基础设施滞后于整体教育发展的局面。另外还有利于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公平发展,促进农村幼儿发展、提升人口素质。
近年来,学前教育特色发展在中国农村是具有可行性的。可以从国家政策、农村地理环境、农村园本课程三方面来探讨。首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其次,从农村地理条件看,农村地广人稀、地域开阔,接近自然环境,民风习俗朴实,这些教育资源的多元多样性为农村学前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最后,从园本课程上看,农村学前教育的园本课程具有多样性。农村学前教育的课程扩展到田野、农田、果园等,富含相同气息的学前教育内容,园本课程融入到农村幼儿生活的大环境。
在和城市相比较,西部农村地区,大都没有标准的幼儿园,学前教育主要依靠小学附设学前班来完成,由小学负责管理和教学。在偏远农村,学前教育机构几乎没有,离乡镇近的农村幼儿才能够接有机会受学前教育,农村分散居住的幼儿是很难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但是农村有一部分经济条件好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早期教育,选择进城陪读。从增长的情况看,这些幼儿主要集中在县城及其附近周边的民办园中。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紧缺,但同时也折射出该县农村居民对优质学前教育的迫切需求。
由于多数乡镇中心园入园人数少、无法成园及其办学条件差、保教质量普遍不高,很多乡镇幼儿园教学设施和辅助教学的功能用房普遍不足,缺乏幼儿教育的基本教具、图书、桌椅、玩具及娱乐等设施,也没有适合幼儿独立活动的室外场地。
故难以发挥乡镇中心园的引领示范、辐射全局的作用。
在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上,在我国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核定农村幼儿教师编制。在农村幼儿教师的编制没有得到解决,即使幼儿教师再有能力,教学多优秀,当面对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保障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不得不另谋出路。第二,幼儿教师资金待遇低下。直接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要加大财政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科学保教。国家需确保在资金投入上对农村地区的倾斜,才能满足农村源源不断的资金需求。同时要强化政府责任,着力加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完善政策措施,改善教师待遇,加强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维护农村幼儿教师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改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