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为少年帕金森综合征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1例报道

2018-11-28 08:31王展赵惠卿王雪梅杨雅琴冯涛马惠姿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年11期
关键词:痉挛性帕金森帕金森病

王展,赵惠卿,王雪梅,杨雅琴,冯涛,3,马惠姿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变性病科,北京市100050;2.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100050;3.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帕金森病研究所,北京市100050

目的 报道1例首发症状为少年帕金森综合征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1型(SPG11)患儿。

方法 描述1例13岁发病的27岁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患者首发为抖动、肢体僵硬,逐渐出现运动迟缓、行走困难,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有效。MRI示胼胝体萎缩和侧脑室周围白质脱髓鞘改变;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基因检测提示SPG11基因存在两处杂合突变:c.5867-1G>C和c.3687-2A>G。家系分析显示突变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为复合杂合突变。

结论 SPG11可以帕金森综合征为首发表现,少年起病的帕金森综合征患儿有必要进行全面基因筛查。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或SPG)是一种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性变性疾病[1]。目前已经定位的SPG致病基因位点共69个,其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位点17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位点47个,X连锁遗传位点5个[2]。11型(SPG11)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PG中常见的类型,临床多表现为复杂型SPG,多在20岁内起病,除表现为典型的痉挛性截瘫步态外,常伴有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精神智力发育迟滞、言语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尿频尿急、便秘等;影像学上常见胼胝体发育不良(thin corpus callosum,TCC),伴脑室扩大、脑室周围白质病变;肌电图可有周围神经损害的表现。我们发现1例表现为少年帕金森综合征的SPG11,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进行报道。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7岁,主因“肢体抖动、僵硬14年,加重伴运动迟缓7年”以“锥体外系综合征”收入院。患者13岁时逐渐出现右侧食指不自主抖动,静止时明显、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伴肢体僵硬;服用多巴丝肼片125 mg每天3次,症状可控制。15岁时逐渐发展至双上肢抖动,出现行走、站立不稳,双足跖屈内翻,行走时身体前倾,双足跟不易着地、步幅减小,偶有饮水呛咳,言语较前含糊;加用盐酸普拉克索片0.25 mg每天2次、吡贝地尔缓释片50 mg每天1次,症状可改善。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20岁时逐渐出现运动迟缓,表现为独自站立、行走困难,需搀扶;口服多巴丝肼片125 mg每天3次、恩他卡朋0.1 g每天3次、盐酸普拉克索片0.25 mg每天3次、巴氯芬片10 mg每天3次,症状可好转。25岁起,患者行走困难进一步加重,在助步器或他人搀扶辅助下可行走约50 m。平时便秘,小便正常,否认嗅觉减退、记忆力减退、幻觉,否认体位性头晕、睡眠中异常行为、抑郁情绪。既往吸烟2年,每天40支,已戒7年;不饮酒。否认类似家族病史。

血压127/70 mmHg,脉搏70次/min。内科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见神清,构音障碍,高级皮层功能粗测正常。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Ⅴ级,右上肢、双下肢肌张力呈铅管样增高,下肢为著;双侧指鼻、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右上肢及双下肢可见姿势性震颤。双侧肢体深浅感觉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腱反射亢进,双侧踝阵挛阳性;双侧掌颏反射、Hoffmann征阴性;双侧巴氏征阳性。不能自主站立及行走,闭目难立征无法配合。助步器辅助行走时躯干稍前倾,双下肢启动困难,呈剪刀步态,后拉试验阳性。

常规血生化检查未见异常。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运动功能评分)行多巴丝肼片药物测评:125 mg最佳改善率为22%(服药后3 h),187.5 mg为36%(服药后2 h),250 mg为27%(服药后2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30分(大学文化),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27分。黑质超声提示回声强度Ⅱ级;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头MRI示侧脑室旁白质脱髓鞘改变,胼胝体变薄(图1)。

患者入院后考虑为帕金森综合征。鉴于起病年龄小,存在锥体外系、锥体系、可疑小脑系统受累,可能有遗传因素,完善相关基因检测。采用安捷伦外显子芯片捕获+高通量测序。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血液,将DNA打断并制备文库,通过芯片对目标基因编码区及邻近剪切区DNA进行捕获和富集,使用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突变检测。进行文献检索,查找相同病例。

2 结果

患者在基因SPG11剪切位点区域存在两处杂合突变:chr15:44867240存在 c.5867-1G>C和 chr15:44891036存在c.3687-2A>G。家系验证结果显示此双杂合突变分别来源于其父母,为复合杂合突变。见图2。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考虑为致病基因。

经文献检索,目前为止国内外共报道6例以少年帕金森综合征起病的SPG患者,其中最终通过基因检测明确为SPG11的5例,病例2和病例3为同一家系。总结于表1[3-7]。

图1 患者头颅MRI影像

图2 患者及其父母的基因检测结果

表1 报道少年帕金森综合征起病的SPG文献

3 讨论

本文报道1例以帕金森综合征起病的SPG11罕见病例,文献检索仅发现6例类似患者,其中5例基因诊断最终确定为SPG11,1例(病例1)经家庭史和MRI表现确定为SPG11。上述病例的特点均是少年起病,以帕金森综合征为首发表现,逐渐出现痉挛性截瘫症状,MRI均提示TCC;除病例3外,患者对多巴胺能药物反应良好。病例6曾行内侧苍白球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30个月患者帕金森症状有明显改善,但下肢痉挛性截瘫症状没有任何改善[7]。

SPG11通常表现为逐渐进展的痉挛性截瘫、腱反射亢进和双侧巴氏征阳性,同时伴智力低下和/或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平均起病年龄12岁(2-23岁)[8];首发运动功能受累占57%,智力低下占19%,54%患者可并发假性球麻痹性构音障碍;其他临床表现包括中度上下肢萎缩、尿失禁、吞咽困难,少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小脑体征、白内障、色素性视网膜炎或视神经萎缩。认知功能检测可发现短期记忆受损、注意力缺陷。随着疾病发展,患者运动功能进一步下降,一般在40岁左右需要乘坐轮椅[8-9]。72%患者肌电图可表现为多发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检查可发现进行性皮层和丘脑低代谢[10]。几乎所有的SPG11患者MRI均可见TCC,同时可发现皮层萎缩、侧脑室旁白质病变。TCC也可在其他类型SPG中出现,如SPG7[11]、SPG21[12]和SPG4[13]。帕金森症状在SPG中少见,有文献报道6例SPG11患者在痉挛性截瘫发病后20年出现锥体外系症状[14];另1例在痉挛性截瘫发病后9年出现锥体外系症状[10]。首发症状为帕金森综合征的SPG11非常罕见,包括本例患者在内,基因明确的以帕金森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SPG11只有6例,本例为国内首次报道。另外目前文献报道的SPG11基因突变位点不一,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研究带来困难,临床详细问诊和查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以帕金森综合征为首发症状的SPG11患者均为青少年起病,且并发锥体系症状。1954年,Davison[15]就描述了5例青少年帕金森综合征同时并发上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和体征,病理证实这些患者存在苍白球、黑质、豆状核和皮质脊髓束受损,他将这类疾病命名为苍白球锥体病。目前大家更愿意用帕金森锥体综合征(Parkinsonian pyramidal syndromes,PPS)[16]这一术语,除SPG11外,还有Parkin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帕金森病,如常见的Park9[17]、Park14[18]和Park15[19];另外DJ-1和PINK1基因突变也可以导致PPS。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opa-responsive dystonia,DRD)[20]也可以表现为青少年起病的帕金森样症状;而对小剂量左旋多巴有效,可能导致DRD被误诊为早发型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21-22]可出现青少年型帕金森样症状,同时并发有锥体束征,需要与PPS鉴别。脑铁沉积病目前已发现10种相关基因[23-24],其中7种可表现为PPS,PANK2基因突变引起的泛酸激酶相关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最为常见,青少年起病,首发症状可为帕金森样表现,并发锥体束征和认知精神障碍[25],MRI可有典型的“虎眼”征。问疹要详细询问家族史,病史中是否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癫痫、周围神经病;查体要重点关注眼科检查、共济运动、锥体束征;另外MRI检查必不可少。进一步明确病因可以进行相关基因检查,如果没有特别把握,可以进行基因组合检测,避免漏诊。

以帕金森综合征起病的SPG11患者对抗帕金森病药物反应不同,可能与基因突变位点不同有关[6];但前述病例2和病例3基因突变位点相同,但对左旋多巴类药物反应不同,病例2反应良好,病例3无效,对于此种现象尚无确切解释。我们认为可能与病变部位不同相关:对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可能基底节区病变较严重,多巴胺受体破坏。另外,SPG11为什么会并发帕金森综合征或以帕金森综合征为首发表现,尚无病理学或基因学的确切解释,需要进一步研究。

SPG11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均为对症支持,包括缓解痉挛的药物和物理治疗;并发帕金森样症状的患者可予左旋多巴类药物治疗,也可以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对痉挛性截瘫症状无效[7]。SPG11是一种单基因病,理论上只有特异的基因治疗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SPG11症状,延缓疾病进展。

猜你喜欢
痉挛性帕金森帕金森病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针刺跷脉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太极拳运动对中轻度帕金森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种帕金森肌肉强直症腿部肌肉检测装置的设计
针刺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研究进展
卵巢囊肿蒂扭转螺旋CT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