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颗粒细胞瘤2例

2018-11-28 01:36毛洪涛韩雪立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直肌颗粒细胞眼眶

张 蕾,刘 东,毛洪涛,韩雪立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放射线科, 吉林 长春130021)

1 临床资料

患者1,男,35岁,发现右眼眼球突出、眼球活动受限6个月到我院就诊。外院眼眶CT平扫提示:右侧眼球突出,右侧下直肌增粗,以肌腹为著,呈等密度影;不除外甲状腺相关眼病。后至我院行3.0T双眼MRI平扫+增强提示:右侧眼球突出,右侧下直肌增粗,呈等T1稍长、等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强化程度有所增加,右侧外直肌、左侧内直肌略增粗,平扫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增强早期强化较明显,见图1-图3。患者右眼向下转动受限,下睑结膜可见血管扩张,患者无甲亢病史,术前甲功各项指标正常。行眶内占位切除取病理+外侧开眶术(右),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及形态学特征符合颗粒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AE1/AE3)(-)、CD34(-)、CD68(部分+)、CD56(+)、CgA(-)、Desmin(-)、Ki67(阳性率1%)、MyoD1(-)、Myogenin(-)、S-100(+)、Syn(-)、SMA(-)。

图1 T1WI右眼球向外突出,右眼下直肌增粗呈等信号影

患者2,女,51岁,主诉双眼视物重影3年余,近1年出现眼球上转时右眼视物黑影入院,患者无甲亢病史,入院时甲功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眼眶CT平扫提示:右眼下直肌走行区见结节状等密度影,大小约8 mm×13 mm;3.0T双眼MRI平扫+增强提示:右侧眼眶下直肌走行区见类圆形稍长T1等T2信号影,大小约11 mm×17 mm×7 mm,T2WIFS示病灶周围见环形稍高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呈轻度强化影,边缘见环形较明显强化影,见图4-7。病灶与右下直肌关系密切。查体示患者右眼转动尚可,双眼视野未见异常,双眼vep检查未见异常。复视像检查提示存在右眼眼外肌功能障碍。 患者行眶内病损切除术(右),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支持颗粒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D68(弱+)、CK(AE1/AE3)(-)、Ki67(阳性率1%)、S-100(+)、SMA(-)、Vimentin(+)。

图2 T2WI FS右眼球向外突出,右眼下直肌增粗呈等稍高信号影

图3 增强扫描右眼下直肌强化程度有所增加

图4 T1WI右眼下直肌走行区结节状稍低信号影

图5 T2WI FS下直肌走行区稍低信号影,边缘环形稍高信号影

图6 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边缘呈较明显强化影

图7 眼眶CT右眼下直肌走行区等密度影

2 讨论

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GCT)是一种较少见的种具有神经外胚叶分化的良性肿瘤。本病最早由Abrikosoff提出,最初认为来源于骨骼肌,故最初被称为颗粒细胞肌母细胞瘤;近年来随着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等发展及研究证明GCT来源于神经鞘的施万细胞分化[1],属于神经源性肿瘤。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较好发于头颈部、四肢及躯干等,舌为最常见的部位[2],而发生于眼眶者较罕见,眼外肌内更为罕见,仅见少数个案报道。文献报道患者年龄为3至74岁,无明显性别差异[3]。临床多数患者出现眼球突出、复视,部分患者出现眼球运动障碍,与累及眼外肌相关。文献报道眼眶颗粒细胞瘤多发生于眼眶的下半部[4]。

本组病例肿瘤均发生于眼外肌内,其中1例CT提示相应部位眼外肌增粗,呈等密度影,病灶以肌腹改变为著,故诊断时虽然患者甲状腺相关功能指标正常,依然没有排除甲状腺相关眼病的可能,而MRI提示增粗的眼肌呈近似等T1等T2信号影,增强扫描强化程度较正常眼外肌增加。结合患者MRI表现,较不符合甲状腺相关眼病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因为甲状腺相关眼病虽然表现为以肌腹为主的眼外肌增粗,但几乎所有增粗的眼肌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影,其原理为多数眼外肌增粗的原因为水肿。

另1例CT提示眼外肌局部呈结节状等密度影,结合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最初考虑为肿瘤或肿瘤样变(炎性假瘤),建议MRI进一步检查,MRI则提示眼外肌结节影,呈稍长T1稍短T2信号影,而T2WI FS是病灶边缘呈环形稍高信号影,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边缘强化较明显。结合患者MRI表现,较不符合眼眶肿瘤样变(炎性假瘤)特征性影像学改变,眼眶炎性假瘤虽然多数平扫呈稍长T1稍短T2信号影,但多数呈均匀、明显强化影。

眼眶颗粒细胞瘤罕见,目前文献仅个案报道,影像学相关检查无明显特异性,CT均呈软组织密度影,无钙化,邻近骨质均无受累;MRI多数 T1WI相对等信号影,T2WI呈等、稍低信号影,轻度增强。

GCT的诊断主要依据为病理学检查,其表现为呈巢团状、宽带状排列的圆形或多形细胞,细胞构成,肿瘤细胞大小较均匀,胞质丰富、红染,其内含有大量PAS染色阳性的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瘤细胞表达S-100蛋白,NSE和髓磷脂碱性蛋白[5]。肿瘤无明显包膜,故瘤细胞可以侵及周围软组织。

GCT多数为一种良性肿瘤,少数恶性,部分文献提出,提示恶性颗粒细胞瘤的特征包括:肿瘤细胞增多、密集,多形性增加,出现泡状核、大核仁改变,肿瘤细胞出现坏死、核分裂活性增高,并表现高Ki-67值[6]。目前完整切除即可达到治愈,个别复发的病例主要原因是首次治疗未能完整切除,非典型或恶性患者以扩大切除治疗为主,术后辅以定期复查。

综上,眼眶颗粒细胞瘤(GCT)是一种罕见良性肿瘤,影像诊断困难,需要结合病理检查。希望通过上述两例病例,为日后影像诊断提供一定思路。

作者简介:张蕾(1993-),女,研究生,研究方向:头颈影像学;韩雪立(1962-),男,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头颈部影像学研究。

猜你喜欢
直肌颗粒细胞眼眶
体外诱导猪颗粒细胞黄体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单眼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治疗对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两种术式对小儿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视觉功能影响
人卵巢颗粒细胞随年龄增长衰老的相关研究
大腿肌内颗粒细胞瘤1例
腹直肌分离CT表现1例
补肾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颗粒细胞TGF-β1TGF-βRⅡ、Smad2/3表达的影响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直肌返折术治疗水平斜视60例临床研究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