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优先 生成为重
——浅谈初中劳动与技术课堂生成性的重要性

2018-11-28 16:55王黎宏
名师在线 2018年9期
关键词:劳技劳动学科

王黎宏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作为初中劳动与技术专职教师,我充分地认识到劳动技术教育是一种提高未来社会成员基本技术素养的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一种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

一、“有效教学”是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

2016年底,学校成功申报“有效教学基地校”之后,我结合学校“智慧课堂”“课程统整”“有效教学”三大关键词进行深入反思,认识到基于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追求“有效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力求获得最多的收获;追求当“有效的教师”,付出有回报,不做无效劳动,避免微效劳动。

二、“有效教学”之课堂观察

劳动与技术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中体现教育理念转变的前沿阵地,聚焦核心素养,优化有效教学,或者说使我们的有效教学更加有效、更加高效,促进我们的课堂达成度进一步提高,不断提升学生劳动素养,我将目光投向“课堂生成”。聚焦当下的劳动与技术课堂,我发现存在着“课堂无生成”的问题。

1.轻视懈怠惹人忧

以我自己任教的班级为例,同样的教学内容,水平差不多的两个七年级班级,A班明确提出了课堂生成要求:①当堂独立完成;②当堂评价打分。B班则无明确的课堂生成要求:①进行实践制作;②完成后打分。结果,A班42名学生在下课前全部完成,达优12人;而B班41名学生在下课前完成的仅有26人,达优5人。这样的试验,虽然数据上可能有些微出入,但总体情况屡试不爽。

劳技学科决定我们无法像考试学科一样布置家庭作业、进行考试,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至关重要。课堂表现分为主观表现:纪律、卫生、准备和客观表现——作品。如果对课堂生成没有要求,相当于放弃了对客观表现的要求。学生对于劳技学科就完全处于无视的状态。部分教师认为作品可以课后生成,再进行评分。多年的初中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发现,只要当堂没有要求课堂生成的,学生的状态就会分外松散,对于技术学习的掌握度就会比较差,更别提技术深度和广度了。学生学习状态的松散,必然会导致制作上的粗糙、拖沓。在劳技课堂上经常能见到的是,教师教得津津有味,学生交流得眉飞色舞,做出的作品却一塌糊涂。因为缺少课堂生成的要求,学生自然不会全力以赴、全神贯注,脑子里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学习要求,手上自然无法进行相应的技术制作,进度必然受阻。所以,如果课堂无生成,就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轻视,制作上的懈怠。

2.缺乏内涵无生成

我们的劳技课堂不仅要教学生制作的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将培养责任心、环保意识和品质意识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1]。这是现在很多学生身上普遍缺乏的,或者说在课堂上表露出来严重不足的。教学中经常会发生一节课无法完成的作品,到第二节课这些半成品绝大部分是丢失、忘记带来或变形了,也经常能见到半途而废的制作。学生在制作时遇到一些小困难、小挫折就放弃,这不仅是责任感缺失的一种表现,还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连作品都无法完成,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等要求就更加无法实施了,更遑论品质意识了,这也是中国当下缺乏工匠精神的根源之一。

三、“有效教学”之课堂生成

劳动与技术课堂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学生能力不断发展、提升的动态过程。没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有效地学”这一角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有效优先、生成为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有如下心得。

1.地位提升是前提

前文提到为何不提倡作品事后评分,事后评分不仅有失公允,还有可能失真。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根据完成程度的不同进行客观评价,相对来说比较公正。如果借由获取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对于按时完成的学生来说,是一种不公平,无形中会助长拖沓的氛围。同时,现实中更多的所谓课后完成的作业都是假他人之手,这对课上凭自己的能力完成的学生来说,尤为不公平。为了尽可能客观、公平、严谨地实施初中劳动与技术课堂评价体系,我们更应提倡课堂生成。初中劳动与技术课堂是正规的学科教育阵地,学科特点决定我们虽然没有考试压力,不能布置回家作业,但我们的学科也有学习达成度的检查,也有学习情况的反馈,也有严谨系统的评价体系,有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以课堂生成为抓手,才能让我们的学科地位在学生心中真正有所提升。

以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为例,我教授的是铝线的编制,当堂生成并记录成绩12次,为10个班级、400余名学生进行平时、期末和学期评价及期末学生评优评先,提供了翔实的数据、客观的依据。所有的成绩品评公开、公平、透明,改变以往考查学科全靠教师印象给分的现象,让学生对劳技课堂也给予了更多的尊重和重视。

2.自信形成提素养

以铝线靠椅的编制为例,当精巧的靠椅作品被展示的时候,获得了无数学生的赞美和惊叹,甚至有的学生笑称可以售卖了。第1课时,学生只是把靠椅作品作为展示欣赏的对象,在进行自主探究后,学生觉得做个山寨品不成问题。当两人小组将三个部分分别弯折出来并组装调整完成后,学生觉得制作没有想象中难。第2课时,学生进行二次生成,不仅能很快进行模仿制作,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已经能够进行创意制作了,就连学生自己都惊叹他们的能力。

对于精美的技术作品,学生肯定是喜欢的,也愿意动手尝试,但很多时候,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改变这样的现状,首先要让学生享受课堂生成的成功体验,有了初步的成功体验,学生对技术的学习就会有成就感和驾驭力。而对技术学习的成功体验的积累,自然会形成技术学习的自信。

3.持续发展是愿景

劳技课中的所学,在今后的生活中,实用性非常强。在学生动手能力普遍下降的今天,通过初中劳动与技术的课堂生成培养学生高效的学习技术、运用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同时,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已经教授的技术,还教给学生如何掌握技术的方法,为今后生活中处处存在的技术学习,种下可持续发展的种子。

结 语

当今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深深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技术教育从原来从属于科学教育或劳动教育的地位中摆脱出来,被视作与科学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课程门类[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在报告中指出:“懂得技术,在现在世界上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必须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一线劳动与技术教师既要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知行合一,紧密结合实践。相信初中劳动与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互动生成,必将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折射出学生创新思维的光芒,有生成又走心的课堂,必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2] 威伦,哈奇森,博斯.有效教学决策(第6版)[M].李森,王纬虹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68.

猜你喜欢
劳技劳动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人本”思想在小学劳技培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劳动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应用
热爱劳动
论小学劳技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
“超学科”来啦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