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福建省建宁县第一中学,福建建宁 3445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品格和核心能力的必要途径。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文化水平以及社会实践的参与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未来的自主发展。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完善数学思维,运用数学方法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不仅是培养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以及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潜力的合理开发,帮助学生形成受益终身的逻辑思维模式[1]。
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不仅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必要学科,也是学生接受更高等级教育的基础。因此,数学教育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艰巨任务。
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是制定教学任务的首要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但实际上,当前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仍然无法有效地落实核心素养的践行。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目前的高中数学教材,仍然存在着脱离教学实际的情况。这不仅会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很大影响,也阻碍了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实。第二,不少教师过于重视教辅类教学资源,在备课设计中频繁使用,导致在授课中忽略教材主体地位,出现教学备课与教材相分离的现象。由于教师忽略教材的重要性,缺乏对数学课题的深入了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身执教能力的提高,也成为无法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第三,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仍然无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离出来,这就可能会导致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理念,出现对教材编写意图理解的偏差。这种僵化思维和对教材的片面理解,不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学的难度[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传统“填鸭式”教学的争议也越来越大。这种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限制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3]。教材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础,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笔者以高中数学教材为基础就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总结出如下几点体会。
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需要编写者秉承着体现数学教育本质的观念,在教材编写要求下,通过对过去编写经验的总结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体现时代的创新精神,编写教材时,要注意内容的专业性、教育性、科学性以及心理性等特性。这不仅是教材生命力以及内容丰富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浪潮中,通过对教材的编写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首先,在编写教材前,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首要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时,通过对数学知识的传授,达到对学生数学逻辑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充分体现出“教是为服务于学”的特性,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基础。其次,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科特点与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结合。利用数学学科本身的逻辑性,保证教材内容的连贯性与准确性。另外,在编写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编排外,还要注意教材开放性内容的编写。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最后,要不断提高教材编写团队的数学知识水平与核心素养,这是加强编写队伍稳定性的关键,也是保证教材编写质量的重要举措。
从教学意义上讲,数学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工具,其物质层面的特性,很难对学生的行为意识起到深远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对授课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在体现教材精神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从而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4]。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体会编写人员的设计意图,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从而在落实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在讲授必修1《1.1集合》的教学内容时,首先通过对“集合定义”的讲解,举例来帮助学生了解元素的特性——元素的确定性如:最深的海是珊瑚海;元素的互异性如:CARRY中的字母组成的合集为{C,A,R,Y};元素的无序性如:{C,A,R,Y}和{C,A,Y,R}表示同一个合集。同时,可以在学生了解元素特性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子集、全集、补集、交集、并集”。理解教材编写人员引导式的编写意图,不仅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也在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完成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新兴科技也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还能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进行《空间几何》一课的教学时,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将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体,多方位地向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意识的有效手段,也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兴趣的同时,更好地保证了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想要通过高中数学教材的改革,对学生进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相关人员在编写教材时,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通过反复的调查、研究与总结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不仅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