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原因、局限性与改进

2018-11-28 06:59:33邹美莲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局限性班级老师

邹美莲 孔 锴

(沈阳大学 辽宁 沈阳 110044)

“存在即合理”出自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意思是: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班级授课制在整个世界的应用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时间,但到目前仍没有找到可以取代它的一个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意味着它同样拥有存在的原因。自十九世纪末以来,人们便意识到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提倡要发展学生的多样性进行因材施教,使教师和学生得到发展。整个理论界都在研究如何在班级授课制这个基础框架上进行改革创新,做到既符合社会的需求也能满足人的发展。

一、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原因

1.可以大面积培养人才

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了班级授课制这个教学方法,18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班级授课制的普及。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完善了班级授课制的内容,由于蒸汽机和电气时代的到来,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1]。将工业化生产引入了教育领域,为工业革命培养出大量懂得机器生产的人才。工业革命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并对现代教育影响深远。班级授课制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推进了教育平民化和规模化。一个老师可以同时对几十个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因为班级授课制能够大量培养人才,所以至今仍是我国及世界各国中小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提高教学效率

截止2015年底,我国还有5630万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832个贫困县。这些地区经济普遍不发达,人口综合素质不高,教师数量少,九年义务教育都很难普及。能够在这种情形下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学习,消除因学致贫这一现象的最佳教学组织形式就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会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一位老师,一方天地,便能教育一群渴望学习的孩子。只要世界还有贫困落后的地方在,那么班级授课制就永远有它存在的价值和原因。

3.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从我国的国情来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要求我国教育要从小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做到个人服从集体,一切从集体利益出发。班级授课制则是非常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在班级中,几十个同学聚集一起,无论是学习还是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经常会有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这时候老师加以引导,学生会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集体荣誉感。

二、班级授课制存在的局限性

首先,从教师角度来看,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教学计划、备课、上课、阅卷、课外辅导、实验指导、课外活动、成绩考核和评定、教研活动和教学总结十大方面[2]。而每一方面的条文规定了教育中的集权化管理,其弊端主要在于忽略了教学的多样性和无视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一直以来,老师在班级授课制中占主导地位,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受到压制得不到释放,孩子在这种授课制下变得死板,不灵活,于是纷纷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主体。事实上,教师也存在局限性,这种上课的模式并不是教师一人决定的,在班级授课制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老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也在泯没,因为教师也是被教育集权化管理的一员。

其次,从学生角度来看,班级授课这种制度会抹杀孩子的天性和自我创造能力。因为课堂上过于强调教学,忽视学生的需求,不管他们喜欢与否,都要接受知识。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却要接受统一的标准授课,成绩便呈现不同分数。学校又是以成绩为主,那么成绩不好的孩子便被标上差生的标签,孩子也随之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就像生产流水线里的原产品,进行统一的加工,最后根据生产标准给标上好、中、差的标签,再统一走上销售市。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问并开始重视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培养,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三、班级授课制的改进

1.课程设置合理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到需要给全中小学生进行减负,减负是全社会的事情,就学校来看,需要设置合理的课程安排,进行科学化管理。这意味着我们的课程设置也需要调整,各门学科的内容不要太多,所达到的知识标准也不能太高,应该是不同学校和地区同一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到达的标准。文化课所占比例不要太高,一天之内不要安排过多的文化课程,这样才能将孩子从课后作业的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孩子有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2.组织兴趣活动小组

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就是太过于强调统一性,不能释放孩子的天性。因此需要在课后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组建体育方面的,比如校足球队、篮球队、舞蹈队等,也可以组建知识方面的。只要孩子感兴趣并可以给孩子带来益处的活动,都是可以组建的。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从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发现自己的优势,并获得喜悦感,以消减孩子在课堂被动学习所带来的厌倦。组织兴趣活动小组与课堂知识互补互助,让孩子各方面全面发展。

3.进行小班化教学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要消除大班额,进行小班化教学。2017年,全国有大班额(56人以上)36.8万个班级,占全部班级的10.1%;全国有超级大班额(66人以上)86000个班,占全部班级的2.4%[3]。这种“大班额”不但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教学质量,也有可能带来安全问题。这就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找出解决措施,进行小班化教学,给老师精力和时间注意到每个孩子,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猜你喜欢
局限性班级老师
局限性皮肤瘙痒症案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老师,节日快乐!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送给亲爱的老师
老师的见面礼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08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