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丹
(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22)
当前,校企结合的教育模式、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念已经试行多年。但是在试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
1.虽然学校按照企业需要的人才进行学生的培养,可学生学到的多数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尽管有一定的工地实习机会,但是学生学到的都皮毛,对以后的工作意义不大,走上工作岗位后还是要从头学起。
2.面对本科生的竞争压力,中职学生在学历上就矮人一头,在实践技能上如果没有过人之处,很难在就业竞争中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基本功不扎实,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就会遇到职业发展的瓶颈。
2016年3月5日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如何能结合改革成果,构建合理课程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估体系,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实用型人才,将成为未来中职教育的新课题。我认为“现代学徒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也是连接校企结合的“粘合剂”。
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然而现实是: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并没有多少百年企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传承。
那么大国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
找到了差距我们通过什么来更快的,有效的建立和发扬大国工匠精神呢?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国际公认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主导模式之一。2015年,我国正式拉开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大幕。所以,通过开展现代学徒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实现大国工匠之梦,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主流的职业教育发展方向。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就是通过试点旨在解决校企共同育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建筑装饰专业为例,我们可以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形成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实际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对接的“三对接”模式,这样可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用性。解决合作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失问题。
如果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就业选择空间,同时,企业也会更加容易的找到所需要的定制型人才,可谓一举两得。
学生也可以在校学习期间,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目标的不同,选择装潢公司不同岗位学习,找到更适应和适合自己的岗位。通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可以实现学生全方位了解未来工作的内容和工作环境。
首先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理念,接受培训的人员有职业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而这两者之间工资待遇、职责、保险等方面是有很大差异的。目前,我国相应的规定或立法和学徒的职责及待遇并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明文依据,很多时候是以学生身份参与企业生产实践。
其次,是家长理念上的问题。一些家长理念还停留在“把孩子送到学校,怎么教育那是学校的事情”的阶段,所以学校和企业在联系家长的过程中时常碰壁。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学徒,那注定是惟命是从,现代学徒制虽然冠上了现代这一名词,学成后工作也不愁,但最后还是当一名工人,不但与理想相差甚远,而且面子上也不好看。
综上所述,我国的学徒制教育模式虽然已经起步,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发展得较为落后,且培养目标、方式上也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现代职业院校的教育方式以及培养方式有着密切关联,有待今后大家共同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最终实现大国工匠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