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峻
(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浙江 温州 325615)
笔者有幸参加了日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优秀体育课教学观摩展示活动,观摩了来自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三小学张静教师执教的“跪跳起”一课。课中,张静采用了两种保护帮助手法:第一种手法是保护者站在练习者前,练习者跪坐两臂前伸,保护者与练习者双手互握并向前上方提拉练习者双手,帮助其完成动作;第二种手法是保护者站在练习者后,练习者跪坐两臂微屈,保护者双手插入练习者腋下并上提帮助练习者完成动作。对此,笔者认为这两种保护帮助手法值得商榷。
保护与帮助是体操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法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运动损伤,帮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尽快建立动作概念,掌握动作技术要点。同时,通过正确保护帮助方法运用,培养学生责任感和互帮互助的精神,增进同伴间和师生间的关系和感情。张静在本节课教学中采用的两种保护帮助手法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学生预防运动损伤,还是为了让学生尽快建立正确的“跪跳起”动作概念?笔者认为,“跪跳起”动作方法简单,技术动作各环节不存在安全隐患,即使在某些辅助练习环节,如课中采用的“跪跳远”“跪跳高”练习,也可能出现“跳出垫外”等一些意外,但完全可以通过自我保护来规避,没有必要他人保护。至此,笔者认为,本课教学中没有必要在“保护”上纠结,课中设计的“保护”环节是多余的,没必要的。如果说采用以上两种保护帮助手段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跪跳起”动作概念,即能够体验“跪跳起”动作的用力方法,现场观察到,在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始终是被动接受保护者的保护帮助的,在这种被动学习状态下,练习者就不能很好地感悟、体验到动作的方法。从学习效果看,通过保护帮助,学生动作技术并没有什么明显改善,显然,这种目的性不明确的保护帮助是不可取的。
“跪跳起”动作技术要领为:由跪立开始,臀部后坐,两臂后举,上体稍前倾、屈髋,然后两臂用力向前上方摆起,立腰展髋,伸膝使身体腾起,制动双臂,收腹提膝成蹲立。要求做到摆臂制动、展髋立腰、伸膝收腹成蹲立的用力顺序和协调配合。众所周知,摆臂制动、小腿压垫、快速收腹是使身体向前上方跃起成蹲立的主要动力源,尤其强调的是摆臂有力,制动及时。张静所采用的“保护者握住练习者的双手帮助上提”的保护帮助手法,虽然能够使练习者从“跪立”到“蹲立”,但基本上是靠外力的作用而完成的,这种保护帮助手法不仅让练习者无法做“摆臂制动”动作,而且还限制了练习者快速收腹动作,显然与跪跳起动作要领与动力原理相抵触,是不合理的。笔者现场观察到,第二种保护帮助手段由于保护者掌握不好保护的时机,大部分孩子不能借助“摆臂制动”的力量。所以说,这两种保护帮助方法手段是不科学的。
保护帮助需要一定的保护帮助能力,其能力包括选择站位的能力、时机把握的能力与手法运用的能力,对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其保护帮助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况且这种保护帮助需要的是综合能力:既要在正确的站位基础上对保护帮助的时机做出判断,又要在这一时刻及时做出正确的保护帮助的手法。就第二种保护帮助手法而言,保护者站在练习者后面,当练习者做摆臂时,有的同学习惯于做一次预摆,有的同学习惯于两次预摆,甚至有的同学还习惯于三次预摆,所以,保护者就很难把握保护帮助的时机,这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从现场可看到,在第二种保护帮助练习中,由于保护者掌握不好保护的时机,保护者与练习者之间配合不默契,保护者不仅没能保护帮助练习者练习,适得其反,还干扰了练习者练习。
在“跪跳起”教学中,保护与帮助是练习者掌握跪跳起动作的外界条件,但在学练的过程中,如果盲目地进行保护或过多的采用助力性的帮助,是不利于跪跳起动作的学习和掌握的。因此,在运用保护与帮助手段的过程中,应根据跪跳起动作技术特点及学生在学习跪跳起动作的不同阶段与掌握跪跳起技术动作的程度,选用适宜的保护与帮助手段或决定是否采用保护帮助手段。我们不能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一提到体操教学,似乎就离不开保护与帮助,当然,对于器械体操,如单杠、双杠、支撑跳跃等技术动作的教学,在学习初期采用保护与帮助手段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一些技巧动作,采用不适宜的保护与帮助手段可能就是多此一举,适得其反。
保护分自我保护、他人保护及利用器械的保护,帮助有直接帮助、间接帮助及利用器械的帮助。至此,在跪跳起教学中,采用语言提示、心理保护等间接的保护帮助手段较为合适。也可以尝试一下利用器械保护与帮助,如保护者站练习者后方,将一布条从胸前、两腋下绕过,手握布条两端,在练习者做摆臂制动、提膝拧腰的同时帮助上提。这种保护帮助手段不仅没有妨碍摆臂制动动作,而且还给予了练习者适当的外力,帮助其提膝拧腰,使其感受、体验到了完整动作的用力方法,让练习者能够有效地掌握跪跳起的动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