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杰
摘 要:辅导员也是学生的榜样,理应品格高尚、行为示范、以人格的魅力赢得学生的爱戴。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少年儿童的教育规律,适应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少年儿童的导航者、组织者、搀扶者、保护者。
关键词:导航者 组织者 搀扶者 保护者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作为园丁的老师就应该为他们培好土、施好肥、修剪枝叶,让他们茁壮的成长,因此我们辅导员就应以多重的角色出现,为他们铺路搭桥护送他们走向成功的颠峰。辅导员的工作就是一种责任,处处要为学生着想,以精神的甘露抚育他们健康成长。辅导员也是学生的榜样,理应品格高尚、行为示范、以人格的魅力赢得学生的爱戴。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少年儿童的教育规律,适应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少年儿童的导航者、组织者、搀扶者、保护者。[1]
一、做少年儿童成长旅程中的导航者
良好的师德师表就是一本道德教育的教科书,教师的人格是学生具体形象的德育读本。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们,他们年龄小善于模仿,模仿能力又极强,且他们的头脑就好比一张白纸画什么就是什么,辅导员就应抓住这一时机对他们进行教育,特别是辅导员与他们接触的机会最多,相处的时间较长,辅导员的一举一动就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很大,所以辅导员理应率先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的偶像,以自己崇高的思想境界、正确的教育理念、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学生成长旅程中成功的导航者。[2]
二、做少年儿童实践体验的组织者
少年儿童的高尚理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是靠生活中的所经历的经验,经过实践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身为教育他们的辅导员就应为他们创造条件,如: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掌握积累辨析善与恶、美与丑的方法和经验,使学生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障我们走上正确人生路的法宝。还有为少年儿童创造体验的条件,搭建体验的舞台。通过组织指导调动学生参与集体活动,使学生懂得集体是大家的集体,是大家情感和心灵融合的集体,每个人都是集体里的一份子所以我们要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把我们的集体建设成为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中让孩子们亲自去体验成长的快乐,使孩子们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健康成长。[3]
三、做少年儿童成长道路上的搀扶者
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成长过程也不是平坦的,怀着对成长充满热情的少年儿童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这时辅导员一定要把精神关怀和鼓励送给每一个学生,以心灵感应心灵,鼓励他们敢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和信心的勇气,将每一天都看作是新的起点,帮助他们探寻一条适合发展和成功的路。指导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少年儿童就如同一个刚刚学走路的孩子,教师就应该像母亲一样呵护他们,爱护他们,搀扶他们走好每一步,也要有讓他们自己去经历去磨练的机会,龙生九子每个人的脾气又各不相同,学生也是一样,他们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成了他们不同的兴趣爱好,他们的生命中都蕴涵着极大的主动性,每个学生都有在别人面前展示表现自己的欲望,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辅导员不要拒绝教育对象的多样性,那样会扼杀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事实上一个人有个性才能体现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张扬个性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悦纳自己,给学生创造选择和表现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就看老师是不是善于发现,抓住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去展示,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拥有成功的自信。
四、做少年儿童良好发展氛围的营造者
少年儿童要健康发展特别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辅导员这是就应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为孩子们创造条件,例如:每学期我们都要举行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这时就让学生走上社会去参加一些有益的公益活动:帮助孤老户、清理街道牛皮癣等活动,这样既助人为乐了也教育他们使他们对社会上的一些恶习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样他们也朝着合格的小公民方向发展了,校园内也要搞一些丰富多采的活动和一系列有益的活动,只有通过广泛的班集体活动,才能让那些优秀的品质、个性特长、特殊能力得到更好的显示出来,更能使同学之间互相熟悉,相互认识,促进他们交往。激发了他们生活的热情和人生梦想。[4]
结语
总之,辅导员的工作是影响少年儿童一生的工作,他要以不变应万变,让我们的教育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进而形成这个组织成员心照不宣的精神默契,让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开得更鲜艳。
参考文献
[1]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团中央辅导员杂志社
[2]少先队工作方法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9年3月
[3]孙峰.学校德育创新的新世界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6 年6月第23卷第2期.
[4]李国汉,张惠娟,刘明瑞.德育工作思路与方法创新的思考.天津教育,1999 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