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娜,刘 洋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中国共产党成立96年的光辉历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值得歌颂的红色革命精神,其中,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以其艰苦卓绝的历程成为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极其壮丽的篇章,形成了激励中华民族永远奋进的长征精神,也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展示一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力量的重要舞台和窗口。中华体育精神是新时期关于我国体育工作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诉求。将长征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相结合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共性和内核,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增强青少年运动员体育文化自信,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崇高品质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之魂、党之魂、军之魂的最高体现,也是凝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深刻、最永久的精神追求和力量源泉。长征精神拥有丰富的内涵——为国争光、祖国之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善战、无坚不摧、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乐观主义精神——都是长征精神最显著的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独立自主是长征精神的精髓。坚定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决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根本宗旨是长征精神的本质和重要前提。在革命年代,长征精神代表着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长征精神展现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革命风范永远是人类社会恒久生命力的精神源泉。
中华体育精神是“拼搏自强”精神。拼搏,是中国特色的体育词汇。自强,是“超越自我”之意。百年现代中华体育史,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苏醒和崛起,从清代末期被称作东亚病夫、体育弱国到如今的体育大国。回首所走过的百年奥运史中,从中国仅派遣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到新中国成立后加入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再到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即将举办2022年冬奥会;从1984年许海峰获得中国奥运首金到如今名列前茅。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拼搏自强精神密不可分,彰显了中华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体育精神是“公平竞争”精神。体育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的魅力在于不断挑战极限,竞争是体育的标志性特征。公平竞赛是体育的基本法则,一场没有公平可言的比赛就失去了比赛的意义。在竞技赛场上,真诚和不弄虚作假是运动员参赛的基本要求。在历届奥运会开幕式运动员、裁判员的誓言中都强调了公正执裁和诚实参赛的最核心要求。在运动员诚实参赛的问题上,教练员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义务,而裁判员作为赛事规则的执行者,其客观、公正的心态就是赛事公平竞争的最重要保证。
中华体育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在国际大赛上,伴随着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冉冉升起,这种爱国主义情感在体育比赛中就自然产生了。近些年我国体育成绩的取得,背后凝聚着许许多多人的共同功劳,是全民族人民的共同功劳。
中华体育精神是健康快乐精神。体育不仅仅指竞技体育,强健体魄、健康快乐是体育的另一种功能。全民健身促健康,全民健康促小康,健康中国需要人民、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其中,倡导全民健身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红军战士与民众同甘苦、共患难,为民而战,理想信念深深地根植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中,并把理想信念的种子散播在人民的心田中。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瑰宝,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坚定的理想信念,既是长征精神的基础,也是长征精神的灵魂。
不管是红军,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有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而今天,在和平时期,中国运动员同样拥有着永不服输、百折不挠、英勇顽强的坚定信念。在里约奥运会上,郎平率领着中国女排与两届奥运冠军的巴西队苦战5局,最后以3:2险胜东道主。中国女排姑娘们以荡气回肠的逆袭征程,彰显了中国女排精神,让无数中国人为之动容。临危之时的爆发,唤起了多少国人内心熟悉的感觉:女排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她们从未放弃,带着中国人的寄托和希望,重返世界巅峰。正因为她们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为国争光的梦想,不忘初心。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成为一个时代值得十几亿中国人为之自豪和光荣的中华体育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长征精神与中华体育精神的核心和内在动力,和平年代的体育工作不同于抗日战争时期充满战火硝烟、枪林弹雨。新时期的体育工作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及荣誉,体育主要以激烈的运动竞赛方式来追求荣誉、实现梦想。奥运赛场是全世界优秀运动会员竞技的地方,也是各国体育健儿展示拼搏精神、展现国家形象的地方。在参加的各界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从不畏强手、勇争第一的顽强精神,到“用尽洪荒之力”超越自我、力攀高峰的精神,再到为国争光、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国运动员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能,向全世界展示出了爱国主义的中华体育精神。
在长征时期,无数英雄先烈为了国家的自由和解放,为了祖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畏艰难险阻,不畏流血牺牲,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英雄革命精神,反映了对国家和人民无限的忠诚和热爱,长征精神一直鼓舞着后人的斗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社会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的国际声誉等得到大幅提升。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中国体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84年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到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在夏季奥运会上,共夺取100枚金牌,奖牌获得总数位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向世人诠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运动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荣誉,胸怀壮志,顽强拼搏,以非凡的勇气和骄人的战绩不断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英雄主义精神。
中国运动员就是继承和弘扬了革命先烈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的长征精神,才铸成今天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怀,不畏强手、奋勇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财富。
从古到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强国富民的创业过程中,靠的就是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价值追求。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长征精神最高的体现。
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从本质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精神风貌,这种精神是永恒,是不会过时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条件下,艰苦奋斗的具体内容和表现都有所不同。长征结束后,中共中央抵达陕甘宁边区,进驻延安后的13年中,时刻会处于战火交加,敌人包围的困境中,也曾经面临着“冻死、饿死和解散”的困境,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党中央非常重视开展各项体育运动,篮球、排球、射击、田径、游泳等。因为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正规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广大干部和战士,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不花钱或少花钱,自己动手制作体育器材,修建体育场地。没有田径场,战士们就手捧石灰一点点铺,赤脚在跑道上跑,满脚大泡。战士们还靠自己的双手制作了土器材,如用线编织的篮球和排球网,自制冰刀、冰球器材等。从1937—1943年就开展了近20余场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运动会和体育竞赛。正是靠着这种艰苦奋斗、勤俭办体育的精神,才使延安体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战火纷飞、经济贫瘠、自然条件恶劣的动荡年代,战士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体育运动,虽然没有和平年代的奖牌、鲜花和喝彩,但同样体现了人们对体育投入和执着追求,这种具有深远影响的精神力量就是中华体育精神。弘扬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是一种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更是时代的召唤。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丽的诗篇,也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长征精神彰显了赋有生机活力的时代价值。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充分体现了革命领导人和人民军队崇高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理想信念,是推动我们战胜一切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表示,中国的运动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的卓越表现,出色地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这样的精神。今天的体育,不仅仅是争金夺银的较量,而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软实力的时代,是展现体育在促进全民健身、为国争光、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国家交往等方面的综合价值。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需要不断提升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从而带动群众体育广泛开展,服务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体育强国建设,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华伟大复兴中国梦。
综上所述,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未来,将红色精神融入青少年运动员成长教育的全过程,从而更加有助于青少年运动员树立体育文化自信,使他们知党史、爱祖国,鼓舞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赛场上奋勇拼搏,取得佳绩。
参考文献:
[1]马宣建.论《奥林匹克宪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3(1).
[2]王京龙.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曲青山.伟大长征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中共党史研究,2016(10).
[4]寇晓娜.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的融合[J].社科纵横,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