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
摘 要: 高校突发事件处理稍有不当,将会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突发事件的直接应对者、舆论的引导者和信息的沟通者、善后的安抚者,其处理过程中的“依法”程度直接关系到事件的处理结果,因此,需要对全阶段进行法治化规范。
关键词: 依法治校 辅导员 校园危机事件 应对措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重大战略部署。依法治校是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时现,处理稍有不当,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将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纳入法治范畴,保证突发事件的处理“依法”、“合法”,事关高校的和谐稳定。
一、何为“校园突发事件”
我国目前对于“校园突发事件”没有统一的定义,只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有关于“突发事件”的定义。《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举一反三,我们可以将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简单定义为:在高校中发生的,事先未预警的,可能直接或间接威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会带来不良后果,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此类事件的特殊性在于:事件一旦发生,将破坏学校教学秩序,损害学校形象和声誉,和其他突发事件相比,校园突发事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不确定性: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形式往往都是无法预知的,发展速度和方向、造成的后果也让人无法捉摸。②聚焦性:现阶段的大学生基本为“98后”,部分已经为“00后”,每个大学生背后均有一群人在关注,事件发生后,学生家长、社会媒体关注力都聚焦在事件上,学校有没有责任,辅导员落实到没到位,学生平时表现如何均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稍有处理不慎,将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引起公众的热议,甚至会危及高校正常教学秩序。
二、高校辅导员在应对突发事件处理中的作用
教育部2017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将校园突发事件应对作为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上,辅导员工作内容只体现在:组织开展基本安全教育;参与学校、院(系)危机事件工作预案制定和执行;对校园突发事件进行初步处理,稳定局面控制事态发展,及时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并按程序上报;参与事件后期应对及总结研究分析。由此可见,辅导员在应对大学突发事件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辅导员是事件的直接应对者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的直接参与者。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往往是现场处置的第一人,需要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和现场条件进行事态研判,第一时间提供协助,控制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了解事件的真实信息,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将了解的第一手信息及时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报告,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辅导员是事件处理中舆论的引导者和信息的沟通者
辅导员肩负着根据舆情扩散路径找准节点、说明事实、遏制谣言,防止事态扩大化的重任。事件爆发后,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不准确的信息经常会以小道消息形式在校园中传播,任其发展将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因此,辅导员要本着科学、负责、严谨的态度,通过召开年级大会、班委会或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澄清事实,准确及时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向有利于问题解决方向发展。
辅导员还要做好各类关系的沟通、协调工作,例如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加强双方的沟通和交流,这样可以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保持家长对学校的基本信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有效避免事件走向不可控的方向,做好处置和善后工作。
三、依法治校背景下的辅导员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
在事件处理中,只有将事件的预防、处理纳入法律范畴,做到与法有据,才能在保护学生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学校的利益,做到学生和校方的“双赢”。按照校园突发事件的发展进程,其应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事件爆发前
事件的爆发虽然具有突发性,但其发生和发展并不是完全偶然的,总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显现出一些迹象。只是这些迹象未被及时发觉,或虽已发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对事件的迹象做到早了解、早发现、早处理,相信绝大部分事件是可以避免或大量减少的。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在事件的应对上,日常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法治素养。
依法治校要求将学校方方面面的管理都纳入法治范畴,辅导员作为突发事件处理的直接参与者,应当熟知有关校园突发事件应对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國突发事件应对法》、《精神卫生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等,只有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才能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有理有据,掌握主动权,例如《精神卫生法》就是辅导员处理精神障碍学生最重要的法律依据。
(2)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做好规范化管理。
从新生入学开始,辅导员在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真遵守校纪校规,通过年级大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多形式、全方位的安全教育。同时,在放假节点做好学生去向登记,密切关注学生去向。
(3)做好重点关注学生的排查工作,痕迹化管理。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一旦发生事件,应是分辨、认识和了解参与事件学生的第一人。因此,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谈心谈话、走访宿舍等各种方式和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同时与学生的谈心谈话记录、走访宿舍记录、与任课老师联系记录、与家长联系记录也要留有痕迹,以备不时之需。
2.事件爆发后处理过程中
(1)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防止事态扩大。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最能贴近学生的情感,最能了解学生的要求,最能把握学生的情绪,也最能及时掌握最全面的信息。因此,事件发生后,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快速启动应急预案,依据事件性质和程度进行研判,及时做出初步处理,掌握主动权,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2)全面了解情况,及时上报。
辅导员在现场要多方面收集时间信息,全面、快速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妥善处理事件赢得宝贵时间。突发事件影响大、涉面广,而辅导员职权有限,需要与家长联系的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向分管领导汇报时间情况,以便学校按照预案进行必要的响应和处置。
(3)做好舆情疏导,防止舆论恐慌。
高校学生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喜欢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其中不乏一些人年轻气盛,容易冲动,自控力较弱。当事件发生后,个别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将未经确认的消息进行传播,因此,辅导员在做好事件处理的同时还要注重舆论疏导,密切关注师生对突发事件的认识看法、观点倾向、反应烈度等,准确预测潜在舆情风险,辨析舆情走势,掌握舆情运动轨迹。对于网络上有关事件的疑问要及时予以澄清。
3.事件处理完后
事件初步处理完后,其余波的影响力还在,辅导员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努力消除事件给学生造成的精神紧张和心理阴影,淡化事件的消极影响,恢复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同时,对事件要及时总结,对工作中的疏漏和薄弱环节要及时弥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漆小萍.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李永贤.高校危机管理与和谐校园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
[3]王浩.关于高校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理[J].辽宁警专学报,2010(1).
项目名称:依法治校背景下的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法治化研究;级别:校级;编号:KW18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