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微微
【摘要】出于对数学文化的关注,数学教材专门编排了“你知道吗”这一栏目,用来传播数学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教师来说该内容是全新的,缺乏相应的知识准备和教学经验,所以小学“数学文化”的有效实施很有必要性。
【关键词】你知道吗 数学文化 有效实施 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国与国的往来越来越密切,这意味着数学教学不但要重视双基,还要在教学中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在我国“你知道吗”以其独特的形式安排在课后那块净土上。但作为一线老师,关注和执行情况又怎样呢?为此,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对“你知道吗”的教学,大多停留在偶尔关注阶段上,而对关注的内容,也多数倾向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知识,至于教学的方式,要么就是自己无意识地轻轻一句:“这些内容,同学们自己课外去看看”,要么就是在课堂上“蜻蜓点水”、“一笔带过”。
问起原因,“想教却没时间”、“不知怎样开展”、“不作为考试内容”。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一个更丰富的内容让他们去探索数学、探索世界、了解数学文化,在小学对“数学文化”合理实施,引领孩子们去认识不一样的数学很有必要性。
那么在教学中对“数学文化”怎样有效实施呢?
一、情境引入,巧作铺垫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导课到的好,就为新知学习作好了铺垫,涵盖了教学重点,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我们可以挖掘一些“你知道吗”的具体内涵,把它们创,设成导入情境,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若利用《曹冲称象》的故事导入,用蕴含的数学思想——转化策略解决问题,学生很容易接受。
注:《曹冲称象》是三年级上册《吨的认识》之后紧踉的“你知道吗”内容,编排意图是丰富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可这一材料利用好,作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新课导入,学生通过有趣的故事,获得由此及彼的感悟,为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作好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适时契入。
让“数学文化”深拓思路,新课程的教学观着重指出:“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只有拓宽知识形成的过程,放大探究活动中多种思维过程的皇现,才能让学生获得应付现在,应对将来的基本思想和活动经验。对于“你知道吗”中涉及的知识形成过程的内容,要根据材料的难易程度,适当把握呈现的时机,把它作为新知的一种有益补充。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探究:老师请同学们摆一摆,说一说,怎么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用不同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了我们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其中有一方法正是运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曾用过的“出入相补”原理。刘微用自己提出的出入相补原理,还创造出了另一种将三角形剪拼成长方形的做法。现在大家一起观看课件来领略一番数学大家的智慧。
放开手脚,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拼组方法,同样需要对剪拼转化的几种情况给予关注、预测。拼剪过程比较烦琐,学生可能不容易想到,此时还可在黑板上画出,直接展示,比较拾当在的做法,凸显了探充活动中思维过程的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适时介入
“你知道吗”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经过教材编写者精心推敲、反复修改,并与之前编排的教学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深人钻研,对应教学目标,适当调整、组台、补充,改编习题,这不仅给纯粹的练习赋予了鲜活的情境,而且也介绍了阅读材料。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习题设计:设计了鸟的质量填写,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将原先用来介绍的时间作为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发挥它的潜在价值。
四、小结课题,余音回响
“你知道吗”的某些材料并不是与教学内容直接关联的,而是对所学内容的深化和延伸。教学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课堂时间又有有限性,教师不能把它展开来讲,但这不代表要弃之不用,教师可根据其相关内容提出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在结课时抛给学生,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学生的认知兴趣被激起,会急于想知道答案,因此将其延伸至课后的意图也就实现了。
例如:四年级下册《简便计算》这样结束课: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这节课就快结束了!大家现在都是小学生,可是你们知道吗,数学王子高斯像你们这么小的时候,怎样很快算出1+2+3+……+100=?……把高斯巧算求和的运算在课尾设置成问题抛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诱使学生产生思考并尝试的冲动这样结尾,课虽尽而意无穷。把课内向课外延伸,既皇现了“你知道吗”,也深化和拓展了简便计算,为这节课画上了点睛之笔。
教师还应挖掘其生活因子,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可结合“你知道吗?”的内容,介绍地球南、北半球气温变化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融合,还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地区的数据绘制统计图或统计表,验证相关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总之,“你知道吗?“这一数学文化,不仅是课本新增的内容,还是数学文化价值、教学内容的体现及内容的延续和拓展。教师应该领悟编者的意图,科学合理地对数学文化内容进行艺术化处理,让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收获精彩。可见小學“数学文化”的有效实施很有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