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
(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产房,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硬膜外分娩镇痛应用较为广泛,其具有较高的镇痛效果,不仅可以应用于不耐受产妇中,还可以应用于剖宫产麻醉中。在分娩过程中,由于产妇不了解分娩过程,易出现分娩恐惧心理,从而增加了剖宫产率。因此,如何提高自然分娩镇痛已成为产科不断研究的问题,以有效降低分娩时疼痛感、缩短产程为主要目标[1]。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观察人性化护理对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临床效果。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105例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的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实验组(53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7.5±3.4)岁,平均孕周(39.2±1.2)周,实验组平均年龄(28.0±3.4)岁,平均孕周(39.5±1.4)周。对比分析两组基线资料,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纳入标准:无顺产禁忌证者;无麻醉禁忌证者;胎位均为枕先露者。排除标准:不耐受阴道分娩者;心功能异常者。
两组产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空气流通;主动与产妇交流,向其讲解分娩相关知识,鼓励产妇;分娩后,给予产后相应的宫底按压,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指导产妇母乳喂养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人性化护理:结合产妇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讲解硬膜外分娩的相关知识,解答其疑问,提高分娩信心的缓解心理压力;同时指导产妇分娩过程、呼吸方法及缓解疼痛方法[2]。分娩护理:在分娩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及时帮助产妇摆好麻醉体位,如胎儿于枕后位时,可帮助产妇处理侧俯卧位;如产妇胎位正常,可采取半坐卧位;如产妇盆骨过低,可帮助产妇将双侧髋关节屈曲,同时将其外展,双脚处于支架上体位[3];之后建立静脉通路,检查宫口情况,于宫口中开至8-9cm时,将镇痛泵关闭,待胎儿娩出后,将镇痛泵打开。鼓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减少对子宫收缩的影响。在宫口全开后,指导产妇正确呼吸、用力方法,在疼痛间歇放松机肉,迅速为其补充水分及体力。胎儿娩出30min内,及时实施母乳喂养方法,及时帮助产妇排尿,积极预防尿潴留。
分析两组产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SPSS21.0软件分析本文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产程时间),行t检验;行 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率),采用%表示,若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产程时间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s)
组别 第一产程(min) 第二产程(min) 总产程(min)实验组(n=53) 233.2±115.9 38.5±24.2 278.5±142.5对照组(n=52) 355.1±251.8 57.9±32.7 419.6±297.5 t 3.196 3.460 3.109 P <0.05 <0.05 <0.05
实验组出现产后出血1例、继发性宫缩乏力1例、尿潴留1全,并发症发生率5.6%(3/53);对照组出现产后出血3例、继发性宫缩乏力4例、尿潴留5全,并发症发生率23.1%(12/52),组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x2=6.502,P<0.05。
硬膜外分娩镇痛方式可有效改善产妇分娩时疼痛感,促使子宫收缩,减少患者产后出血现象。在分娩过程中,根据产妇产程情况,对麻醉剂量进行适当调节,可有效提高镇痛效果;由于产妇对分娩过程并不了解,易出现负面心理。因此,在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中实施有效的人性化护理至关重要。
人性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创新出来的一种护理措施,通过与产妇进行交流与沟通,向其讲解分娩知识及缓解疼痛方法,提高分娩信心的同时使其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缓解负面心理,促使分娩顺利进行;在分娩过程中陪伴产妇分娩,同时指导分娩时用力方法,及时帮助产妇补充体力,可有效缩短产程;分娩后给予人性化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帮助其按摩子宫,积极做好膀胱护理,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4]。本次研究显示,产程时间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5.6%、对照组23.1%。
综上,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体位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