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娴静,沈 宇,戎怡洁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且变化较快,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患者伤后早期是否可以获得有效、及时的救治对控制死亡率而言有重要意义[1]。本文主要分析在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急救护理中开展护理程序的效果,特抽选部分患者进行比较研究,详细内容阐述于正文中。
在本院收治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中选取48例展开研究,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龄(48.67±7.52)岁;伤后平均就诊时间(10.84±3.42)h。观察组男10例、女14例;平均年龄(48.59±7.47)岁;伤后平均就诊时间为(10.91±3.55)h。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护理程序:
护理人员对入院患者的生命指征进行快速测定,为患者开展腹腔诊断性穿刺检查、CT检查以及B超检查,对病情严重的程度进行判断,注意患者主诉,针对无法对自身病情详细描述者,护理人员应对其情绪、面部表情、生命体征、肌肉紧张程度、姿势体位等进行观察。对患者的病情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结合医生的临床诊断将患者的护理问题提出。结合患者的伤情、具体需求、心理状态以及病情紧急程度等将护理目标确定,并且依据护理问题优先的程度对相应护理措施进行选择。
快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保持输液通畅性,结合医嘱为患者用药;为患者开展呼吸支持,对呼吸功能进行维持,及时将口腔、呼吸道当中的异物清除;提前将急救器材备置好,必要情况下与医生配合为患者开展气管插管。
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开展心理疏导干预,告知治疗方案及本院本科室内医护人员的工作实力,例举相似治愈病例,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信心及配合程度。
协助医生为患者开展胸腔闭式引流干预,促进胸腔积液与胸腔积气的排出,对其反流进行预防;对胸腔膜正常的负压进行重建,对肺扩张进行有效促进。患者接受胸腔闭式引流以后,护理人员应当对引流的通畅性给予保证,对引流液的颜色、量以及性状等密切观察,及时对管道阻塞实施相应处理。
观察并统计两组心理状况与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况,分值越高则心理状况越差;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分为一百,越高则满意度越高[2]。
对两组抢救成功率进行记录与分析。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2.0版进行处理,计数资料(%表示,x²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其SAS评分、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对比两组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
近年来,临床中创伤性血气胸的发生率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加快以及交通工具变革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伤情重、病情复杂且多变为该病症的主要特征[3]。为患者开展积极主动、有效且及时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将抢救的成功率提升,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同时降低死亡率[4]。护理程序应用于创伤性血气胸急救护理中,通过快速的抢救与评估,将患者救治的时间缩短,同时将抢救的成功率提升;将科室之间的合作优化,为患者开设绿色通道,确保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给予患者积极干预,避免因耽误最佳施救时机而导致患者死亡。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抢救成功率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为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在急救护理中实施护理程序,可以有效将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提升抢救的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具有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有在今后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