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艳,赵永生,吴丽君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四川 南充 637000)
痔疮的发生特征是肛垫呈现肥大、移位等病理性变化,同时肛周皮下静脉丛不断扩张,出现了淤血,从而产生了局部斑块。研究显示,痔疮的发生无特定年龄,因此总发病率无法预计,但痔疮的发病概率占总人口比率的39.9%以上,同时在肛门直肠病症中,痔疮的概率高达87.0%以上[1]。本文通过将肛宝肛门袋联合马应龙痔疮栓于混合痔术后换药应用其中,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临床痛感。
在2017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肛肠科共收治混合痔患者3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试验组男85例,女105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27岁,中位年龄(40.02±3.2)岁;对照组男89例,女101例,最大年龄61岁,最小年龄26岁,中位年龄(40.09±3.11)岁。纳入依据:①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②进行外剥内扎术[3]。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障碍;②月经期、妊娠后期、产后2周。两组基线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1 换药前准备 患者排便后,康复新液熏洗。
1.2.2 换药方法:
两组均行基础护理模式,术前2日可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在手术完成后的第二日进行熏洗处理,20分钟/次,1次/d。对照组换药方法为:应用0.5%碘伏消毒杀菌,而后将马应龙痔疮栓塞进肛门,应用凡士林纱布包裹伤口创面,胶布固定。试验组换药方法为: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肛宝肛门袋覆盖创面,外用无菌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1)疼痛 应用评分测定患者疼痛程度[4]。分为4个等级,最高为4级,最低为0级,1级评分<5分,2级分数在5.5-7.5,3级分数>8分。
(2)伤口感染 一旦伤口创面位置出现了发红、肿胀以及分泌物,且患者主诉伤口疼痛感明显,判定为伤口感染。评定方式:对患者手术后7d、8d及9d的创面以及分泌物进行评定,其中超过3d创面分泌物发黄,分泌物将单层纱布全部浸透则判定为感染[5]。当患者排便顺利,没有阻碍,同时创面已经愈合,则为伤口愈合。
应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评定。疼痛情况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术后伤口感染、伤口愈合时间比较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术后第1次排便疼痛情况低于对照组,Z=2.74,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例(%)
试验组伤口感染率降低,x2=7.91,P<0.01,伤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U=-4.82,P<0.01,见表2。
表2 两组感染情况、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作为临床常见的病症,对痔疮进行最为有效的方法即为手术治疗,主要对患者予以外剥内扎术治疗,且已经作为常规手术治疗的金标准。因肛门直肠所处位置及织解剖结构较为特殊,因此手术后疼痛几率也会有所上升,造成患者痛感加强,引起医疗纠纷发生率的提升。
在本次研究中,进行换药以及护理的实试验组患者,其伤口恢复速度以及换药次数有大幅度提升,其伤口感染几率有所降低,同时VAS疼痛指标分析,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综上,将肛宝肛门袋联合马应龙痔疮栓应用于混合痔手术中,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