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2018-11-26 06:43:11蒋桂凤陶梦琦莫嘉健赵得钧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外体育锻炼

蒋桂凤,陶梦琦,莫嘉健,赵得钧

关于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蒋桂凤,陶梦琦,莫嘉健,赵得钧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自200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实施至今,成为了全国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的依据。通过分析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突出问题探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更好的实现大学体育的课程目标,发挥大学体育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为高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1 前言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实施至今,《纲要》成为了全国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的依据。体育课程作为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体育课程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学生的毕业,亦即大学体育课程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不能毕业。大学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测试不合格也不能毕业。因此,大学体育课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业完成。本文探讨《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大学体育的课程目标,发挥大学体育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为高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积极贡献。

2 大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的突出问题

2.1 大学生上好体育课主要是为了获得学分

在高等学校大学生培养目标中,要求大学生必须按要求修2年大学体育课程并且完成规定学分。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都是实行大学体育课程由大学生选择上课项目,大学生选择自己基础比较好的运动项目学习、大学生选择容易获得学分的运动项目学习、女生则很少有人选择田径运动和足球运动项目以及在室外上课的运动项目等现象普遍存在。

2.2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缺乏积极性

高等学校的大学体育课程的考试主要还是以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完成水平或者运动水平作为评定体育课学习成绩的主要指标,加上考勤、学习态度等予以评定大学体育课程学习成绩。对于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则是体育课程老师有要求没有具体考核的内容。因此,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视体育课的学习,而忽视非常重要的每天必须参与的课外体育锻炼的现象,这也就导致了全国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绝大多数人能够完成体育课程学习任务 ,但是,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体质测试水平整体偏低,有的指标甚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3 大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缺乏正确认识

大学生对于每年必须测试的体质健康水平仅限于积极参与测试,常有学生打听体质测试及格标准是多少,而很少有学生认为必须加强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在高校可以看到体质测试期间运动场参与锻炼的学生普遍比其他时间多,这也说明大学生只认识到了体质测试的重要性,而缺乏每天参与体育锻炼以促进体质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的认识,更没有把体质健康水平与人生幸福和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 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建议

3.1 完善大学体育课程课内考核标准

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基础存在个体差异,主要原因是体质有差异、原有的体育基础有差异、对动作的学习水平有差异。目前高等学校普遍采用同一标准考核,少有学校制定区别不同体育基础学生的考核标准,导致了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成绩主要与原有基础有关,而与大学体育学习期间的进步关系不大,这就是导致大学生普遍选择自己有基础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不同的学习基础的大学生进行同样的要求不利于大学生学习新的体育项目,制定对不同体育基础区别对待的大学课程考核标准,既有利于鼓励大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选择没有学习基础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又有利于普及和推广新的体育运动项目,提高大学生学习新的运动技能的积极性。

3.2 把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列入大学体育课程考核

《纲要》要求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高等学校要根据学校的体育设施条件和体育教师队伍的具体情况,制定大学生课外锻炼的组织和考核办法,把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大学体育课程考核内容,并在评分上占有一定比例。把大学生课外锻炼参与情况列入大学体育课程考核内容,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重视课外体育锻炼和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还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大学体育课程学习成绩,达到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真正实现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目标真正得到实现。

3.3 把体质测试的全部项目列入大学体育课程考核内容

在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呈现普遍下降的情况下,全国大学生真正因为体育健康水平不达标而不能按时毕业的大学生并不多见。为了避免大学生重视体质测试水平测试,而忽视日常体育锻炼的现象,建议高等学校把体质测试的全部项目内容纳入大学体育课程考试评价内容,以督促大学生加强日常体育锻炼,养成天天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3.4 对大三、大四学生以俱乐部形式开设体育课

《纲要》要求高等学校为大三、大四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但是,大三、大四学生面临实习、实践、找工作等,集中进行体育课有难度,但是,可以以俱乐部的形式开设每学期不少于20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课,既不影响大学生实习、实践、找工作等,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具体实际选择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项目,体育老师根据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课的情况予以评定成绩,为大学生毕业后参与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3.5 大学体育课要加强对大学生健康意识的教育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课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大学体育课是为大学生身体健康打下基础,为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养成习惯,是一门终身受用、终身受益的课程。体育课必须把引导大学生养成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不断强化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养成天天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运动方法。

[1] 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国家教育部2014年.

[2] 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Considerationon“CollegeSport”CurriculumReforminColleges

Jiang Guifeng,Tao Mengqi,Mo Jiajian,Zhao Dejun

The “N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ance Outline” published in 2002 is implemented from 2003 in colleges, which becomes basis for college P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By analyzing the main problems in course learning and sport exercises, college PE curriculum reform is discussed, the aim is to better realize the curriculum goals of college PE, play the special role of college PE i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ic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

colleges; college PE; curriculum reform

G807.4

A

1005-0256(2018)01-0041-2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8.01.019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相结合的实验研究,广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广州大学广大[2010]46号文)

蒋桂凤 (1966-),女,湖南新田人,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管理。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猜你喜欢
大学体育课外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思维引导”法在高职大学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中实践效果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58:49
大学体育网络化教学与管理模式探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49:24
大学体育教学中“快乐体育”理念的渗透与实践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比赛教学法设计
转动小脑瓜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