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梅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甘南藏族自治州 747000)
锅庄舞是一种集合内心感受、形体动作、音乐节奏为一体的舞蹈类型,其自身具有鲜明的大众娱乐性、整体艺术性、民族传统性等特点,可让学生在参与舞蹈运动的过程中保持和谐人际关系、良好心态及愉悦心情。健美操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体育运动项目,与藏族锅庄舞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对藏族锅庄舞的体育与教育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恰当地融合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可推动健美操运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有助于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积极性的持续高涨,有利于健美操教学效果的优化。如何将藏族锅庄舞运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是体育教师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1.1.1 民族性的德育价值很高 锅庄舞动作健美、优雅,姿态变化大方、流畅,彰显出了藏族人民向上、勇敢、朴实、勤劳的精神面貌与性格特点,体现出了藏族人民虽然身处恶劣环境,但是具有坚决战胜自然的决心和不屈精神。借助学习锅庄舞,可使得学生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积极进取、刻苦训练的良好品质及精神风貌,并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让他们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养成协作、团结、互助、互爱的好习惯。
1.1.2 艺术性的审美价值非常高 锅庄舞所具有的艺术性体现在队形、动作及音乐变换方面,其在造型与动作方面浑为一体、任意取舍,让生命具有很高的生机与活力,被人们称之为“圆的历史,圆的文化,圆的舞蹈”。人们跳舞的目的是为了喜庆与团结,鲜明地彰显出了较大起伏的“一顺边”之美,突出了强烈的审美价值与视觉震撼。从这里可以看出,将藏族锅庄舞应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可发挥明显的审美教育效果。
1.1.3 娱乐性的精神教育价值很高锅庄舞在训练中对场地、人数等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比较适合运用到各种水平及年级的健美操教学中,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欢乐、明快的音乐及合作、互助的形式,提高了藏族锅庄舞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尤其是锅庄二套,渗透有大量的健美操元素,可使得原来的踢踏步、踏步等节奏加快,并且所有动作更加流畅,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可让学生在忙碌的学习之后获得情感的宣泄及身心的调整,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还可使得高校学生深化对藏族这一少数民族的认识。
1.2.1 锻炼价值 藏族锅庄舞的训练方式正好迎合了人体运动的生理特点,借助慢板和序曲的导入,可有效摒弃人体极易出现的生理惰性。在锅庄舞中,快板具有最高的运动强度及最大的运动量,在提高训练者身体的灵敏性、柔韧性、力量及耐力等方面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与快板相反,藏族锅庄舞中结束曲是运动者的放松与调整阶段。由于锅庄舞起源于民间艺术,大多数动作都是从动物身上模仿而来,因此具有鲜明的、突出的仿生学价值,非常类似于我国古典医学中“五禽戏”这一保健体操,可促使运动者身体机能的增强,是高校学生强身健体的一种有效锻炼方法。
1.2.2 健美价值 藏族锅庄舞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很多动作都富有弹性、协调、流畅、明快的特点,充分凸显出力与健的形体美,对训练者的动作协调、力量美、韵律美、形体美等的发展有很明显的推动作用。有调查结果显示,长期参与藏族锅庄舞锻炼的人,可增强身体机能,改善体质,获得健美与健身的双重效果。
1.2.3 娱乐价值 锅庄舞具有明显的娱人性及自娱性。训练者可借助身体运动的方式欢愉身心、宣泄情绪,并且还可给观众带来心理满足,使得观众与之产生共鸣。人们在藏族锅庄舞训练中边唱边舞,场面和谐、欢快,可让训练者获得自我满足感并且彻底放松心情,有利于释放精神压力,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最终使得参与者获得愉悦的情感体会。因此,把藏族锅庄舞运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可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行锻炼,让大学生保持较长的健美操训练时间。
健美操借助科学的训练可实现调整心理、健美、健身的目的,属于一种把舞蹈与体操运动有机结合起来,并实施再加工、再创造的体育艺术活动。由于高校健美操同时兼具舞蹈与体操的特点,因此把民族舞蹈恰当地渗透到健美操中,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可行性。藏族锅庄舞动作豪放、粗犷,节奏明快,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本文通过深入研究,认为把锅庄舞渗透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可彰显出以下几点优势。
将藏族锅庄舞运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可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推动健美操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藏族锅庄舞自身具有独特的音乐及个性化的跳法,将其引入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可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从某个角度讲,藏族锅庄舞属于一种自娱性很强的舞蹈形式,具有多样化的训练方式,主要以徒手训练为主,不受气候、环境、场地、设施等条件的影响。在高校的健美操教学活动中,针对韵律感与协调性不同、身体素质具有较大差异性的学生,可借助锅庄舞训练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在长期的锅庄舞训练过程中,能逐渐增强自身的节奏感与协调性,推动健美操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完成。藏族锅庄舞在藏区地区属于一种人体美与健的活动,可借助从简到繁动作的连续完成,彰显出运动者柔韧、灵活及协调的动作特点。把现代音乐渗透到锅庄舞中,可提高舞蹈的活力与创新性,推动大学生身体柔韧性、灵活性及协调性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与健美操运动相辅相成的作用。将藏族锅庄舞运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彰显出很强的培养意志、陶冶情操的作用,推动学生树立端正的审美观。
锅庄舞在训练过程中的动作组合形式均可确保训练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吸进氧气,并可借助氧气把体内的脂肪与糖分充分燃烧掉,增强大学生身体的有氧机能,优化心肺功能,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程度。
由于体育的不均衡发展及传统应试教育理论的长期影响,造成部分高校学生在小学与中学教育阶段没有受到理想的体育教育,这就使得他们的运动能力及运动兴趣较为低下,并且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藏族锅庄舞是一种民族与民间舞蹈形式,自身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性,可让训练者在日常的运动过程中依据自己对旋律的感知自由舞蹈,摆脱重复的机械训练,全身心投入到舞蹈训练中,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队形的变换及动作的连续性以及群体性训练所具有的观赏性,都可让学生处于愉悦的心理状态,感知到美好的情感体验。
锅庄舞是一种集体性群舞,将其运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一般采用的是共同训练的模式。在实际的训练活动中,高校学生可以相互纠正、相互鼓励,在互学互帮中快速把握各个运动动作的要领,不仅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交际机会,还可增进同学之间的情谊,有利于构建出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增进民族团结,有益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最终显著优化高校健美操教学及德育效果。
藏族锅庄舞属于一种民间舞蹈,具有集体性训练特点,参与跳舞的人数越多,就会具有越壮观的场面。在强烈的群体性气氛的熏陶下,那些不擅长跳舞的人也会受到感染自然加入跳舞队伍,从而创造出人人积极参与的局面。从某个层面来讲,藏族锅庄舞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并且在传播能力方面也具有广泛性特点,将其运用到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可塑造学生随和的性格,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及团结意识。
藏族锅庄舞的训练环境具有愉悦、宽松等特点,可让各种体育基础、身体素质的高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同样的锻炼与学习,使得他们都能感知到体育运动在增强身体素质方面的普众性,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较好地迎合了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面向所有学生,以整体观为指导组织教育工作的理念。而藏族锅庄舞具有欢快的节奏、丰富的动作、优美的韵律,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让学生获得全新感受,而且还可激起并维持高校学生较高的训练热情及学习兴趣,从而使得他们不管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能主动参与健美操训练,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课程多样化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健美操教学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将藏族锅庄舞这一民族舞蹈元素运用到健美操教学中,以创新、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提高教学内容的特色化、灵活化及多样化,充分借助学校体育教学途径,以健美操教学为途径搭建锅庄舞这一舞蹈元素的运用框架,使得高校学生都能更加深刻地感知到健美操运动的健身价值与普适性。
[1]张向华. 藏族锅庄舞的教学特点与健身价值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2014, 27(8) :167-169.
[2]杨花. 藏族锅庄舞与健身健美操融合机制研究[D]. 兰州 : 西北师范大学, 2014.
[3]王生平. 试论藏族锅庄舞的文化特征及价值[J]. 新西部 : 理论版,2016(5).
[4]袁婷婷. 藏族锅庄舞的艺术底蕴及未来发展[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38(4) : 128-131.
[5]谢一锋, 李晖艳. 藏族锅庄舞与校园文化建设[J]. 搏击 : 体育论坛,2015, 7(9) : 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