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热点及其未来发展研究*

2018-11-25 15:51周德书黄晓春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全民大众

周德书,黄晓春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这将极大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向前蓬勃发展。从广义上讲,全民健身是一个健康大概念,它涉及卫生、医学、体育等多部门和多领域,本研究将全民健身限定在体育健康领域,探讨大众运动锻炼、追求健康的行为和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

1 体育健康领域和大众对全民健身关注点的契合与错位

综观历史,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把体育运动过分金牌化、民族化和功利化了,这种影响直接渗透到了全社会,人们过多地关注竞技体育和体育比赛带来的国家荣誉甚至地区性荣誉,从而忽略了体育运动的健康功能和休闲娱乐功能。在人们为金牌狂热了许多年之后才意识到,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价值不在于金牌或者优胜,而在于体育运动过程中带给人们的愉悦和体育运动之后带来的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体育运动不是少数人为国家荣誉而拼搏,而是人人能够参与的健康、娱乐活动,是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受到较多质疑,体育运动的真正价值开始受到体育学术界和大众的重新审视。与此同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生活的同时,文明病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压力的增大使得许多发达国家的流行病也开始在中国社会蔓延,慢性代谢综合症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方面,也是与体育运动最为相关的一个方面[1]。在这方面,体育健康领域与大众的关注点是契合的。这里所谈的体育健康领域包括体育健康相关管理部门、体育健康学术界、体育健康项目开发与经营界等。大众想追求通过体育运动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体育健康领域,特别是体育研究领域也在极力探讨大众健身的方式、组织形式、社会动因等等。但是在细节和具体操作层面,体育健康领域与大众健身的热点存在着某种错位,这种错位源于经济的、传统的、文化的、社会的等多方面的原因。运动健身是一种身体、心理、精神、社会适应等多方面都得到提升的活动,是一种综合的健康概念,政府提出的全民健身工程是要提升全社会的健康素质,而大众关注点大部分仅限于身体健康的层面,这与体育领域的关注点存在某种错位。另一方面,大众关注传统健身方式、方法,这与文化习俗有关,但体育学术领域重点关注健身方法的量化控制以及全人类健康概念的推广,政府也忽略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问题,民间传承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当民间出现了广场舞、太极拳、五禽戏、瑜伽等各种各样的练习项目时,政府一时较难辨别,不知应当发展什么,提倡什么,规范什么,直到国家体育总局后面推出统一的太极拳和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易筋经等功法后,才有了一些比较规范和统一的练习内容,当然,还有不少中华传统文化有待我们去挖掘,去继承。

在全民健身首次被政府以“全民健身工程”的口号提出时,体育健康管理部门开始着重全民健身宣传和全社会可用于全民健身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方面;大众则开始积极行动起来投入运动健身的行列,因而各种体育运动开始在全社会盛行;体育科研领域则开始研究运动健身方法、运动健康的量化控制等操作层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将过去竞技体育研究的经验部分地转向了大众健身。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如果说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话,那就是在体育管理部门、体育研究领域以及大众之间的这种错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纠正,差异在缩小。

2 当前全民健身的热点与困惑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这期间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与此同时,人们承受的社会竞争与社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与压力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成了影响人们健康的头号敌人。慢性代谢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这些西方流行的文明病也在中国开始蔓延。慢性代谢综合征是指由于新陈代谢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2]。而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身心疾病,患者有不明原因的疲劳、睡眠问题等等症状,它是另一个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3]。既然与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有关(久坐、长时间固定姿势、运动缺乏),那么改变生活方式、参加运动锻炼就是预防和促进这些疾病康复的最好选择,因而体育研究领域率先开始研究并推出一系列的运动健康成果,包括健身方式、方法;运动健身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参与形式;运动健康评价与干预等等。大众可见到的则是社会上霎时间出现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健身俱乐部、健身房、向社会开放的运动健康实验室以及各种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

一方面,在大量的宣传和运动健康知识普及过程中,大众开始更加明确了他们的健身目的,并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方式和试图量化控制自己的运动负荷和负荷的作用方式。这是大众健身意识真正得到增强的标志,也是政府、体育科研界与大众在全民健身问题上殊途同归的标志。另一方面,一部分人走向户外,开始热衷于一些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户外运动,攀岩、徒步、登山、山地自行车等等,用融入自然的方式缓解压力,在享受运动娱乐的过程中追求身心健康。总而言之,全民健身的热点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即:一部分人追求试图通过量化的方式控制运动健身的过程,使运动健身效果最大化;另一部分人则偏爱通过享受大自然中的娱乐运动来促进身心健康。但这两部分人都面临同样的困惑,那就是可供从事这些运动的资源严重不足,而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大众的这种需求,靠有限的民间投资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热点的需求。特别是户外运动,它涉及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有时候可能是跨地区的自然资源开发,没有政府牵头,民间力量很难创造条件以供户外运动的开展。

3 我国全民健身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3.1 我国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3.1.1大众参与全民健身行动缺乏指导和组织

由于我国体育教育多年来一直忽略了运动健康知识的传授,使得大众对于如何选择运动方式和如何控制运动负荷等等一系列的运动健康问题都不了解,所以当前大众健身行动的目的性、科学性并不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全民健身工程还没有真正进入攻坚阶段,大众健身活动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使全民健身活动真正能够提高大众的健康水平和整体身体素质。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居住密集,供大众从事体育运动的场所远不能满足大众健身的需求,所以如果缺乏组织和对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大众健身活动必然会困难重重。有些地方政府将全民健身活动定位于:“就近、空地和便捷”的原则之上[4],这似乎是在解决健身场地短缺的问题,但客观上这种原则将全民健身的发展置于简单、随性的发展轨迹,很难真正为大众健身活动提供切实的帮助,在当前的发展阶段,我国全民健身活动最需要体育专业人士的组织与指导,使大众健身活动避免盲目性,增加目的性与针对性,真正让运动成为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因为,运动是把双刃剑,合理的运动能够促进健康,而不科学的运动反而会有害于健康。所谓社会,突出的要点就在于其组织性[5],全民健身活动是人们自发、自愿的行动,这种活动并不受某个单位和团体的约束,因此更需要组织,否则这种自发行动将会陷入无政府状态,其结果是社会资源不能充分被利用,健身活动的效果也无法控制,从而不能有效地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素质。

3.1.2全民健身社会资源缺乏且分配欠合理

全民健身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才资源两个方面,全民健身自然资源包括可用于运动健身活动的山、水、绿地和供以建设体育健身场所的城市空地,人才资源则包括运动健身指导者、运动场所管理和维护者、全民健身投资管理者等等。总体上看,我国全民健身社会资源远不能满足人们日常健身活动的需要,过去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缺乏足够的资金去建设运动健身场所,而对于山、水等自然资源,过去和现在没有太大区别,那么这些资源没有被全民健身所利用则是由于组织水平和领导意识不够强所致。经过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然而经过了量的积累之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越加凸显,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小,社会公共事业的投资和管理水平欠缺。因此在全民健身工程构建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和矛盾,比如广场舞,从形式上看,广场舞对于一部分人群是适宜的运动健身方式,但它带来的城市噪音却使很多居民难以忍受,非常烦恼。一方面政府倡导健身,另一方面城市又有噪音污染控制,这显然是矛盾的。其实广场舞暴露出来的就是政府对全民健身活动缺乏组织、指导和管理的问题,缺乏对可利用的健身资源的有效管理。“就近、空地和便捷”的原则更像是政府的一种允诺,并不是一种积极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在中国当前运动健康资源尚且匮乏的情况下,政府显然应当发挥主导作用,要在城市建设规划、城市公共空间的利用、社会公益与商业服务型运动健身实体的合理搭配、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运动健身事业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全民健身计划被提出的时候,政府首先想到的就是开放现有的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教学用地的对外开放,但毕竟学校是相对封闭的教学空间,而且各级学校的体育教学、训练场馆对于大量扩招后的各级学校也是捉襟见肘,而城市现有的体育场馆也是少的可怜,因此这个举措并不能有效解决全民健身资源缺乏的问题。

3.1.3全民健身工程忽略了体育运动的文化性、公益性和健康性

我国政府最早提出全民健身工程是在1995年[6],国务院提出要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并举,当时的提法是两个计划,即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并由国家体育总局(当时的国家体委)制定了一个“全民健身纲要”。现在看来,这个全民健身“纲要”仅仅是把过去搞群众体育工作的思路加了一点点新提法而已,因而并没有真正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没有解决大众在从事运动健身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其实,体育运动本身的价值就在于它的文化性、公益性和健康性,过去竞技体育挂帅的年代把体育运动过分金牌化了,而现在又有种种论调过分强调体育运动的商业化[7],并把美国NBA、欧洲网球和足球等运动项目的商业化成功案例作为他们的论据。体育运动可以进行商业化运作,也的确能够赢得很大的市场,但我们不能因为体育运动的商业价值就忽略了它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它的文化价值、健康价值。运动健身自古就有,世界各国各不相同,其中包含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中应当注重体育运动中的文化特性,使体育运动成为人们的兴趣活动,并将其中包含着的文化元素自然而然地传承下去,有了文化内涵的体育活动就更增加了活动的兴趣,提升了活动的格调,这使得大众参与性更加普遍而持久。其次是它的健康性,健康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运动促进健康也并非运动一下就好,或者说只要运动就对健康有益,这些都是错误的认知。要使大众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并真正做到运动促进健康,就要通过引导、教育、宣传,让大众了解运动健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大众能够在运动健身活动中提升品位、科学活动、提高健康水平。

3.2 针对我国全民健身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首先,要努力提升大众全民健身的意识和普及运动健身的基本知识、技能,使大众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和选择最适宜的运动锻炼方式。同时,要对全民健身活动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成立相应的社会组织机构,把人们业余生活中的运动和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发挥社会公益组织的作用,在政府支持和指导下,把运动健身活动以不同的形式组织起来。在此过程中,还要对包括环境健康、身体健康、行为健康等大健康概念进行有效的传播等等。对大众来说,全民健身就是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提高健康水平,而政府则需要为此做很多健身活动之外的工作,比如:保证全民健身所必须的条件、控制环境污染和保证环境健康、保证一定的与全民健身有关的公益性投资、对公共健身场所实施有效的管理、培养全民健身指导与教育的专门人才等等。总而言之,提高指导性和组织性是全民健身活动科学、有效进行的基本保证。

其次,在我国运动健身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要对全社会运动健身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加以利用;除了积极开发利用现有的可用于大众健身的运动资源外,还要开发新的公共社会健身资源,比如:城市空地利用、闲置土地利用、自然资源有效的绿色开发利用等等。全民健身运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现在最为缺少的就是可供运动活动的场地或者说就是城市空地,我国城市人口密集、城市建设拥挤,如果人们能够居住相对分散些,城市空地便会多一些,绿化之后就是很好的运动健身场所。而人口居住分散的条件就是城市交通的便捷,也就是,解决全民健身资源问题应主要从城市规划入手,如果能够大力修建地铁、轻轨,便可有效疏散密集的居住现状,大大扩张城市的占地,从而产生出大量城市空间。现在每个城市都有过去修建的公园,虽然公园已大部分免费开放,但这些公园里修建的人工湖、花池亭台都是用来观赏的,可用于健身的面积则很少,将来城市空间只需要进行绿化,城市需要绿地,而不是传统意义的公园。西方国家的公园跟我们公园的概念不同,他们的公园就是一片树林或者绿地,但其功能却远比我们的公园多,人们可以在公园里运动、游戏、野餐等等。

最后,公益性应当是全民健身活动的主基调,政府提倡的体育场馆开放、城市空地利用等举措都是强调了这一点,然而这还远远不够。公益应当由全社会来做,它不单单是政府的责任,政府最应该做的则是对全民健身活动公益性特点的宣传,激发社会各方面力量来投入这种公益活动之中,吸引社会捐助,鼓励公益性健身场所的投资。需要说明的是,公益性不等于完全免费,公益性设施可以是免费的,也可以是部分收费的,比如一个私人机构投资建设一个公益性运动场所,它可以收费以满足他们的日常开销,但不是纯商业化的赚钱,他们的经营盈余全部上交政府。这样的公益性机构在西方国家很普遍,包括运动设施、社区设施、二手货商店、私人救助机构等等。投资公益事业也一定是有利可图的,这一点被西方国家普遍承认,虽然投资公益是善事,但它仍然可以获得利润,但这个利润要比纯商业的经营少得多,它仅够这项事业持续运作下去。对于投资人来说,他虽然获利很少,但他满足了行善的愿望,也获得了一份不很辛苦的微利。所以,鼓励人们投资体育公益事业的吸引力,一个是体育文化传承,一个是微小的利润。

参考文献:

[1] 胡小明,刘燕舞,冯宁. 论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2):3-5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hronic Metabolism Syndrome

[3]Editorial board .Chronic FatigueSyndrome (CFS)[Z]. Atlanta: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10

[4]国家体育总局. 关于2012年援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通知[Z].北京:国家体育总局, 2012

[5] 彭国强,舒盛芳,闫杰. 体育空间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4(11):195-198

[6]http://www.gov.cn/xinwen/2015-06/18/content_2881655.htm

[7] 黄平波,王邪,赵歌. NBA与CBA运营机制、外部政策及内部制度比较研[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4(3):109-110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全民大众
全民·爱·阅读
体育运动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