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强
(河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随着我国举办越来越多的大型运动,竞赛所使用的资金越来越多,而由于资金使用的时限性与管理机构的临时性等特征,使财务审计面临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大型运动会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运动会的财务审计监督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除了要进行单一的资金数量审计外,还面临着资金多元化审计的问题。其中,赞助商的赞助资金、代表团的费用,以及大型运动会的专项资金均要进行审计。只有如此,才能使大型运动会的资金支出符合预算标准。
大型运动会中的财务审计工作由运动会组委会牵头成立,通过这种形式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还能让审计人员关注到那些不易察觉的问题。但是,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审计工作的独立性由于受到组委会的影响而无法有效发挥。甚至可以说,该模式下的财务审计工作难以有效体现组委会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组委会的权威性无法得到体现。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型运动会财务审计都将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结合应用起来,以此保障审计工作顺利进行。
对大型运动会而言,跟踪审计应该以运动会项目的跟踪审计为核心,发挥跟踪审计的预防功能,还应全面提升审计监督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发挥跟踪审计在运动会运行中的作用。同时,大型运动会的全程跟踪审计需要突出重点,在运动会的赞助与财务管理范围内,对资金往来相关的项目与内容开展审计监督工作。比如,大型运动会审计过程中,严格依据审计制度,规范运动会内的相关商务活动,促进执行审计办法和规章制度,使运动会当中的市场开发与后续维权工作做到公正、公开。
据调查统计,大型运动会进行过程中,由于主观或客观因素的影响,会出现违反法律法规和组委会制定的章程、制度等问题。此时,审计监督就应该进行适时披露,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加以纠正。比如,大型运动会中,如果部分人的行为对运动会利益造成了损害或影响了观众以及其他群体的利益,就应该对其予以惩罚。另外,应视情况的严重程度,召开会议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商讨,倘若当事人涉嫌犯罪,要对其追究法律甚至刑事责任。对审计过程中的资金问题,要通过财务审计的方法对其彻查,在源头上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1)以资金流为主线。举办大型运动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希望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民生效益等方面都实现最优,就需要聚集更多的社会资源。这样,大量资金伴随着资源和所有权的转移产生频繁的往来,大规模资金流由此形成。对大型运动会而言,掌握资金流就相当于掌握运动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所以,大型运动会财务审计需要以“资金流”为主线进行监督工作。借助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的检查,全面了解财务收支与市场开发、投融资和物资管理工作。
(2)以监督为主题。对大型运动会来说,将监督视作财务审计的主题,与审计的基本职责有着直接关联。这是因为,对大型运动会进行审计,其基本职责便是监督。在我国,很多大型运动会都以政府为主导,相关的审计工作也只有在政府审计部门的批准之后才会得以组织实施,所以大型运动会财务审计需要将“监督”这一主题视为重中之重[1]。此外,将“监督”视作大型运动会财务审计的主题,和运动会本身的特性直接相关。大型运动会规模大、耗费多,很多筹委会筹备时间长,但工作时间短,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进行财务审计和监督,能及时发现资金问题,体现公平与公正。
(1)内外结合原则。对大型运动会进行财务审计的过程中,相关资金审计的方式和方法应有所创新。在这方面,要和小型运动会只注重单一内部审计的形式区分开来。大型运动会涉及的项目与资金数量较多,财务审计的内容也十分复杂,在运动会相关项目的进展过程中,会对审计人员形成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内部审计的困难也会不断增多。这种情况下,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体现系统原则,即在内部审计的同时要适时引入外部力量加以补充,以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全程原则。在大型运动会中,对体育项目的进行开展全过程审计,以便充分了解项目的进程,对相关款项开展审计的同时,充分发挥财务审计的优势,以此防止资金使用中出现浪费问题,并借此提高财务审计的工作绩效。审计监督层面上,应全面关注市场开发和财务管理工作,借助对市场开发进行的财务审计,规范大型运动会有关机构的商务活动,使其符合事先设定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这样,大型运动会在市场开发以及资金项目的使用上才能够正常进行,使资金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
对大型运动会开展审计时,相关的审计范围包括财务领域,还涉及到后勤计划评价和交通运动效能及饮食服务和安全保障,以及紧急医疗服务和雇员关系等问题。目前, 我国大型运动会财务审计在内容方面已经完成了对经济活动的基本覆盖,涉及项目预算和资金使用及场馆建设与物资采购等。但是,和国外成熟的运动会财务审计相比较,我国在上述非财务领域却给予了较少的关注度。比如,我国在辽宁省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之前,媒体就反映出这场运动会无论是在赛事组织、场地条件还是食宿安排和服务意识等层面上都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这表明包括审计部门在内的组委会在内部监督和财务审计重点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而对运动会的举办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
为了加大财务审计的力度,我国大型运动会在审计体制方面实行的是立体多重设置模式。也就是在运动会组委会下设立内部审计机构,这样不但地方审计机构要参与财务审计,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也会受邀进行中介审计。由此可知,大型运动会组委会审计工作人员大多是通过政府审计指派的,这就使得运动会的内部审计工作要通过政府审计完成。同时,大型运动会在资金投入方面,其主体大多涉及到中央以及省市区县政府各部门,运动会同时会在不同地区设立不同的分赛区。所以,参与审计的主体不但涉及到不同领域的审计机构,还包括政府审计部门,这就形成了多头审计,审计体制和审计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大型运动会越来越多,其中一直存在的资金浪费行为使财务审计工作一直饱受诟病。赛事经费预算批准与新建场馆项目立项审批被视为大型运动会资金支出最关键的两项决策,一般情况下财务审计工作需要在决策之前就介入其中。此外,需要将审查的核心设置为预算编制与项目规划设计,看其是否在真正意义上符合上级和运动会组委会给出的办赛宗旨。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在举办大型运动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浓厚的行政色彩,为了达到申办需要,更好地提升城市形象,一些部门和政府机构就出于对利益的考虑,使一些决策无法在事前介入,财务审计工作也较难开展起来。比如,有些审计工作在开始之前就已经得到了“决策已经完成”的消息。2013年8月,我国举办的“十二届全运会”中,运行经费总数和之前的预算相比缩减了近八成,这说明此次运动会存在经费前期预算编制过于松散、指标范围十分宽松的问题,而直接原因便是全运会组委会在预算决策之前,没有让财务审计在事前介入,相关工作的开展不够深入。
大型运动会需要进行完备的财务审计,持续创新财务审计模式,借此提升大型运动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对有效预防腐败,全面解决审计财务和运动会任务之间的矛盾大有裨益[2]。
经验表明,大型运动会的财务审计工作需要落实到审计报告制度的建设中来,这是财务审计的关键环节,做到这一点才能实现大型运动会获得更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目的。比如,大型运动会所有采购工作应在报送相关部门审批之后进行,联合审计机构对相关事项加以审核和确定,以实现招标文件的合法化、规范化与完整化,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经济纠纷。
为了提升大型运动会的财务审计效果,需要借助更为先进的财务审计信息系统,对大型运动会相关财务收支情况予以登记,实现实时审计监督,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对于发现不良的资金走向和记录,要对其开展跟踪财务审计。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财务审计给大型运动会的召开形成的不利影响,应全面规避影响大型运动会进程的因素。对审计人员来说,应认清形势,全面总结和归纳财务审计信息,对已经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对涉事部门和单位发出财务审计整改通知,以此促进运动会的顺利举办。
对大型运动会来说,应从确立项目开始,就借助全程跟踪审计和构建联动机制的方式,保证项目合同的履行和资金的支付,直到资产验收阶段,都应使相关工作处在可以监控的范围中。为了达到财务审计的目标,必须让更多的专业审计人员与有关职能部门全面参与到大型运动会专项资金的使用规范与监督当中,通过规范资金使用去向,不断完善财务审计监督和管理制度,从而全面提高财务审计的效率与质量。
[1] 李大伦. 环境绩效审计“拥抱”伦敦奥运[J].会计研究,2017(2):10-12.
[2] 李奕霖.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审计困境与纾解[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6):23-25.
[3] 房艳萍. 如何加强体育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J].辽宁体育科技,2016(3):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