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颖,陈元欣
(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从欣赏和参与这两个角度来看,大众的体育需求对于体育场馆的供给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新常态的推动下,我国体育场馆建设数量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高速增长。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体育场地数量约169万,每万人口拥有体育场地12座,人均体育场馆面积1.46m2[1];根据《“十三五”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实施方案》可知,截至2015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57m2,与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的数据相比,体育场地数量增长1倍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增长52.4%。虽然我国体育场馆行业的总产值和增加值增长较快,引领着整个体育产业的发展,但我国的大型体育场馆绝大多数为体制内经营,普遍存在运营管理机制陈旧、空间布局不平衡、功能定位单一等问题,导致大型体育场馆使用率过低,依然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行业整体呈现出亏损的现状,因此,改革成了必然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体育场馆供给中出现的问题,对体育场馆供给的创新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解决我国体育场馆运营管理难题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共有大型体育场馆1 093座,占体育场馆总量的0.6%,建筑面积占全部体育场馆总量的9.1%。其中,大型体育场292座,占大型体育场馆总量的26.7%;大型体育馆721座,占大型体育场馆总量的66.0%;大型游泳馆78座,占大型体育场馆的7.1%;跳水馆2座,占大型体育场馆总量的0.1%,平均每119万人就拥有1座。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规模及增加值数据的公告》可知,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总规模)为1.9万亿元,增加值为6 475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其中,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相关产业产值为1 294.2亿元,增加值为617.9亿元,分别占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7%和10%。但在日益增多的体育场馆中依然存在设施利用率不高、空间布局不均衡、功能定位失衡、经营管理观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使体育场馆的健康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也弱化了体育场馆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我国体育场馆即使在数量上是充足的,也依然与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相差甚远。
从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增长时期,有一大批体育场馆为了奥运会赛事的成功举办拔地而起,同时随着全国大型体育赛事在各个城市的轮流承办,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大型体育赛事及场馆设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此扩大对场馆设施建设的需求。为了满足承办国际赛事的要求,体育场馆规模和投资额相对较大,高昂的运营维护成本使得多数地方政府望而却步,又因场馆的运营管理也是个难以解决的世界难题,以致场馆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多数体育场馆设施是为了满足大型体育赛事的需要而建设的,而对场馆赛后运营的考虑较少,导致体育场馆设施在满足一次大型赛事的举办需要后,因后期维护费用较高不向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而大量闲置。我国大型体育赛事资源较为缺乏,大型文体活动的承办也相对较少,有67%的体育场馆平均每年举办大型活动在20次以下,而国外的体育场馆平均每年举办大型活动在200次以下,长期闲置造成我国多数体育场馆设施利用率低下。
目前我国多数大型体育场馆在空间布局上仍处于不均衡状态,大部分大型体育场馆由于占地面积较大,建立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郊区地带,附近交通不便。锻炼者的体育活动空间会受自身的生活空间所限制,若体育场馆不在自身的日常生活空间范围之内,能为锻炼者提供体育服务的机会较小,使得去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也较少。而一些小型体育场馆大多建立在人群较多的地方,但场地小,经常会出现场地设施不足的局面。因此,由于体育场馆不合理的空间布局会造成有些场馆无人问津、设施长期闲置,而有些场馆却人满为患、场地设施供不应求的现象出现,这将会对体育产业链在不同场馆周边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间接影响,也会导致一部分居民可以得到更多的体育场馆服务,而另一部分居民能够进入场馆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却相对较少,同时也容易引发社会的不和谐。
我国有许多城市在前期筹备体育赛事时常常会过多注重比赛的需要而忽视了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因体育赛事而建造的场馆,在赛事举办过后又未能充分满足大众的体育需求,场馆的建设设计与运营管理脱节,导致出现大部分场馆在赛后大量闲置或后期管理维护成本过高等情况。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2013年全国体育场(馆)(含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和跳水馆)约1.4万个,2013年总收入约为119.12亿元,平均单个场(馆)收入仅为85万元。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的调查,2010年全国242家大、中型体育中心运营收入为9.1亿元,运营支出为11.9亿元,平均每个体育中心的收入约为376万元,支出约为491.7万元,场馆入不敷出,运营效能较低。许多场馆由于功能定位失衡,导致场馆设施利用率较低,经营管理面临困境,如广州亚运中心,亚运会的壁球项目设立在广州,亚运中心在建设时专门为亚运会建造了一个符合赛事要求的壁球馆,但广州参与壁球运动的人口较少,致使赛后场地未能充分利用,出现严重闲置问题。场馆能满足赛事却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会对赛后经营造成很大的阻碍。
我国体育场馆大部分都是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建设资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仅有少数体育场馆是采取市场化的融资手段筹集建设资金。体育场馆的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未能有机结合,也未真正建立起场馆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一些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仅仅为了满足大型赛事的竞赛功能需要,而不是站在运营管理的角度去规划建设。所供给的服务产品功能过于单一,多以提供简单的场地租赁服务为主,服务领域较为狭窄,使用效率不高。如浙江湖州有一个23m高的游泳馆,里面仅包括一个标准游泳池和一个小型游泳池,每天能耗约为18 000元,游泳馆最初的建设目的只是为了能够举办高水平的国际游泳锦标赛,但能在湖州举办大型国际赛事的机会并不多,场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后期高额的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必然会导致亏损现象的出现。
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拥有的1 093座大型体育场馆中,984座为自主运营,占比达90.0%;合作经营的大型体育场馆有42座,占3.8%;委托经营有67座,占6.1%。体育场馆大多是在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自主经营,尚未建立起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开放、企业化运营有机结合的机制,体育场馆经营权和所有权未分离,市场化经营意识不强,运营模式落后,部分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者依然挣脱不掉行政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束缚。对场馆的价值未能充分挖掘并开发利用,无法摆脱事业单位运营模式的弊端,因此场馆活力未能被真正激发。经营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落后,营销手段简单陈旧,缺乏创新意识。部分场馆虽把经营权交给企业进行运营,政府负责监管,但在实际运营中,政府权力没有完全放开,企业虽有独立签订合同的权利,但仍需要向事业单位汇报申请。权利划分不详,经营权与产权没有完全分开会限制场馆经营,场馆盘活率有待提高。
体育场馆的有效供给有利于促进大众体育的发展,同时大众体育的快速发展也必然要求体育场馆的有效供给。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是政府和场馆提供公共体育场馆的重要导向,也是体育场馆供给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为了满足某项重大赛事而建设的场馆,在选址、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赛后运营,也未能充分调查和深入了解群众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单方供给现象较为普遍,场馆对于群众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不够重视。人们的体育需求随着体育意识的不断增强也会发生一定变化,较为简单的基础体育设施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锻炼者的体育需求,一些对外开放的体育场馆对于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需求来说,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仍存在较大缺口。
部分场馆除了出租场地外呈现出闲置状态,未被充分利用,不能满足群众的健身需要。如广州亚运中心的场馆在建设时虽外观漂亮但不实用,建筑面积10万m2,场馆面积6万m2,但后期运营时真正可以使用到的面积仅有50%左右,场馆利用率较低,设备老化折旧快。场馆在运营时,想做到“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将场馆功能用房对外出租,但是功能用房绝大多数为见不到阳光的“暗房”,商业出租价值较低。我国场馆规模普遍较大,容纳观众较多,但是大型活动数量十分有限,属于稀缺资源,各场馆每年举办大型活动的次数屈指可数,政府投巨资修建的大型体育场馆的竞赛功能缺失,严重浪费了场馆资源。而这些场馆又不能再改造成符合大众需要的体育设施,致使场馆出现大量闲置的局面。
采取传统事业单位管理机制的场馆仍占大多数,场馆供给的公共服务内容基本相同,而群众所需的人性化服务较为缺乏。事业单位属性场馆的体制出现明显依赖现象,虽已对开展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性有了深入认识,但因受国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多数场馆目前还仍依赖于大锅饭,未能积极主动适应市场开发,提供新的服务产品。除了地理位置较佳的体育场馆被卷入多元经营的市场大潮外,还有很多事业单位性质的场馆仍处于根深蒂固的体制依赖中,无法适应当今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体育场馆所供给的服务产品单一,依旧以简单的场地出租为主,未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链,也未能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赛事,无法形成集约效应。一些为举办赛事而建立的场馆较多,为满足居民体育需求而建立的场馆却少之又少。
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但如何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化地充分利用是体育场馆解决供给不足的一条创新途径。在体育市场中,已经涌现出很多像空中健身、空中瑜伽、空中足球等利用屋顶或厂房的建筑空地进行体育活动的企业。又如将北京首钢老厂区打造成后工业文化体育创业基地,还配套建设冬奥广场,完善冬奥核心区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这些场馆的建设不仅能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也满足了大众对于体育的需求。可根据自身条件将部分闲置厂房、屋顶或空闲绿地建设成相应规模的体育场馆,以弥补场馆供给不足与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之间的矛盾。可加大对现有场馆的开发利用,投入一定资金对现有场馆进行改扩建,增添部分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并通过与学校、企业等其他单位进行沟通合作,充分利用场馆的空闲时间,打造自己的品牌赛事,实现场馆的高效供给。完善现有场馆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场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和设施利用率不断提高。
一方面,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是对区域内体育场馆位置的总体规划,选址需要遵循体育场馆布局的总体目标,且实现体育场馆合理布局的有效途径就是要做到科学选址。另一方面,从优化城市体育场馆布局时机进行分析,区域总体规划建设尤其是新城市区域建设应该早于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场馆应适时“跟进”区域规划建设,立足于动态的视角和场馆周边群众的需要,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判断体育场馆布局的时机,可避免因体育场馆布局与城市区域规划实施的时序颠倒,而造成体育场馆建成后长期闲置、设施利用率低下等问题。要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公共服务能力,就应先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更新场馆发展理念,从场馆的规划和初期设计入手,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从场馆的公益性、合理性、经济性以及科学性进行多方面论证,优化场馆功能设计。
体育场馆规划部门在场馆建设初期不能仅为了举办赛事的一时之需而盲目选择场馆的功能定位,而应该对体育场馆布局所产生的长远利益进行全面考虑。因此,在以满足体育赛事需要的功能定位作为短期目标布局体育场馆的同时,更应注重大众体育、城市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长远目标。人民群众作为体育场馆的长期使用者,他们的体育需求是体育场馆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方向,要充分考虑赛后场馆供给公共体育服务以及周边群众多元化的需要,把场馆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传统的体育场馆长期大量闲置的主要原因,就是能耗过大,后期维护费用太高,一旦重新投入使用就陷入亏损的困境,要改变传统单一的场馆经营模式,可行的路径就是通过政府与市场合作,规避政府与市场两者各自的制度缺陷,将市场机制引入进来,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展现市场机制的制度优势,充分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并借助企业在场馆运营方面的能力、活力、资源以及资本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提高体育场馆的运营能力。政府要明确相应的公益目标和要求,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通过企业与市场相结合的力量来提升场馆的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和质量。根据自身处境,将场馆与其他业态进行融合,采用“以体为主、多元开发”的形式,引导经营者为大型体育场馆赛后供给多元公共服务提供硬件基础。在体育赛事这一主体产业的带动下,融合餐饮、娱乐、酒店、购物中心等多种业态,提供多元公共服务,打造出一站式服务的体育综合体,使场馆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利用,有利于体育场馆的盈利点变得相对分散,盈利面变宽了就能摆脱亏损困境,同时还可以给场馆运营带来巨大收益。
各个场馆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改革路径。对于大部分事业单位而言,事转企可能并非是最佳的选择路径,改革会面临一定的阻力和难度,但可通过保留事业单位的同时,成立运营公司,由事业单位授权给运营公司对场馆实施运营。部分场馆也可通过ROT方式与社会力量进行合作,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对现有场馆进行改造升级,双方共同成立运营公司,同时授予运营公司一定年限的经营权。体育场馆通过实行两权分离改革,对场馆运营模式给予创新,政府与企业要明确各自的职能与分工,两者需建立起相融相促的管理模式,以刺激场馆运营的效能与活力,确保场馆公共服务的供给,使场馆能够依据体育市场和公众体育需求,丰富供给公共体育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促进场馆供给公共服务的能力大幅提升。
[1] 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数据普查发布.[EB/OL].[2014-12-26].http://www.gov.cn/xinwen/2014-12/26/co ntent_2797521.htm.
[2] 张毅恒.公共体育场馆改革路径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6):42-44.
[3] 柴仲学.“互联网+”时代我国体育场馆服务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7(2):88-92.
[4] 李博.“供给侧改革”对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2):52-58.
[5] 陈元欣,王健.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企业化改革研究[J].中国体育科学,2015(2):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