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国有企业审计的几点思考

2018-11-25 01:14厦门市思明区经济责任审计中心福建厦门361000
商业会计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机关

□(厦门市思明区经济责任审计中心福建厦门361000)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及国有资产开展的审计监督关系到全民的利益。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挽回了不少经济损失,但在审计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问题和难点亟待进一步的解决,本文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开展国企审计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国有企业审计是国家审计这个“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国企审计,一是有利于摸清国有企业家底,剖析企业经营效益情况,从而帮助国有企业挖掘潜力、压缩成本、改进管理、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促进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审计机关在国企审计过程中,通过深入调查与了解,帮助企业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厘清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企业高管之间的权责关系,促进国有企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管控能力,防范腐败分子利用制度的缺陷和管理中的盲区钻空子。三是通过对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评价,监督检查国有企业领导班子是否切实履行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的行为;利用审计的威慑力,促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带头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内修外检,让领导干部形成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的意识。

二、国有企业审计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整体推进以及国企审计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正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于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国有企业审计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

(一)审计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并购等活动频繁发生,许多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框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范围已由原先的单一领域发展成横跨多板块、涉及多领域大规模的集团性企业,而企业审计项目与机关、事业单位审计项目在审计范围、审计目标、适用法规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除此之外,被审计企业产业分布广、跨领域投资多,而大多数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企业所涉及的行业、地域特点并不了解,对参与国有企业审计的业务流程不熟悉。由于审计范围的扩大导致不断增加的工作量以及对被审计企业所涉及领域的专业性要求,无疑对审计机关开展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审计监督的重点和工作方法面临挑战

当前,在开展国有企业审计过程中,国家审计机关依然将审计的重点侧重于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合规合法层面的监督,而对于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内部控制、对外投资运营成效、生态环境保护、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关注较少。财务收支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对揭示被审计企业当前面临的竞争环境,指导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国有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在信息化管理系统领域的大量投入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面对被审计单位不断发展优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国家审计机关已无法再通过原先逐笔翻阅凭证获取审计信息的传统方法来实现审计目标,借助计算机审计技术等新的手段来深化企业审计,实现审计目标,改进固有的审计工作方法与思路已迫在眉睫。

(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门,是监督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确保合法合规运行的守护神。但从现阶段国有企业内审部门的监督情况来看,其监督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究其原因,首先是企业的内审部门大多是从财务部门分立出来,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与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大大降低;其次,内审部门受企业管理层直接领导,在内部审计监督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上级领导的意识影响,大大削弱了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因此,国家审计机关在对国有企业开展审计时,很难从企业的内审部门获得相对有价值的审计监督工作报告,未能得到企业内审部门的有力支持。

(四)审计成果运用不足

一方面,审计结束后,许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中提到的问题并没有充分认识,屡审屡犯的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有些审计单位只注重前期的审计工作,对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后续跟踪落实不到位,未能有效监督被审计企业的落实整改工作。两方面原因导致了审计的成果未能得到有效运用,审计效率大打折扣。

三、改进和加强国企审计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审计队伍人才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参与国有企业审计的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开展审计前,组织审计人员学习了解被审计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地域环境以及同行业竞争等相关情况,力争在进点前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审计机关也应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将业务培训常态化,通过以老带新、高校脱产培训、专家讲座、以审代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能力,以培养出一批审计业务熟练、学习适应能力强、精通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的骨干人才,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审。

(二)充分准备,提前布局,提高现场审计效率

当前国有企业业务分布广、涉及行业多,运用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各式各样,数据复杂繁冗且接口不一,这无疑给计算机审计工作增添了难度。为防止审计组进点后无电子数据及计算机筛选出的审计重点可用,审计组应当提前布局,在进点前做好企业电子数据的转换、研究及分析工作,为审计工作的及时有序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另外,集团企业审计面临着与企业内部多部门、多公司的接触,因此,做好沟通协调将对现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工作组一方面要加强团队协作,注重组员间的沟通交流,及时讨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应熟悉被审计企业各部门的分工,明确职责,找准切入点,内外联动,有效提高现场审计效率。

(三)改进审计工作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

面对当前国有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企业在信息系统上的不断升级与投入,国家审计机关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更新审计理念,进一步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推广大数据审计思路,大力发展计算机审计技术,通过技术升级与创新适应当前审计环境的变化,加强计算机审计的覆盖面,以此深化国有企业审计。计算机审计与以往的一般审计方法相比,在数据采集转换、趋势分析整理、指标预警监督等方面更具优势,审计机关应抓紧建立企业审计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平台的建立与大数据审计思路的融合,进一步改进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审计效率。

(四)调动各方审计力量,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也逐渐成为了国有企业的股东。国家审计机关应顺应当前国企改革的形势发展,探索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等审计力量联合监督的新方式,以此强化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一是国家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国有企业内审机构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内审机构的独立性,发挥内审部门应有的监督作用。二是要通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的力度引入优秀的社会审计机构,充分调动社会审计组织的积极性,利用社会审计的力量扩大对国有企业审计监督的覆盖面,缓解当前国家审计机关审计工作量大和人员不足的矛盾。

(五)建立健全跟踪问责机制,保障审计成果有效应用

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是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审计情况的成果反映,是审计机关开展审计监督、帮助被审计企业纠正违规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升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因此,督促被审计企业严格执行审计意见和决定,对于促进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将起到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审计机关应加大审计后期的跟踪、督促、整改力度,建立健全落实审计整改的跟踪问责机制,对审计整改不到位的情况要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形成问责机制,并联合人大等权利监督部门促进被审计企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审计整改工作,共同推动审计成果有效利用。

四、结论

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国有企业审计对于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提高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审计机关应该抓住国企审计的重点和本质,发挥“国家免疫系统”的作用,不断改进和完善审计工作机制与方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机关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