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

2018-11-24 01:39金义平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11期
关键词:体验生活课文内容露珠

金义平

杨再隋教授在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时这样写道:“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景还原为生活情景,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可见,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源头活水生活来,语文教学应扎根于生活,牵动真情,方会有生命力。

一、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语文教学走进生活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学语文本身就是学生活。课堂上,低年级学生学习“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首儿歌的同时,不就是在学习生活中的交通规则吗?中年级学生学习写信,倾诉对父母、亲人的感情,这不就是在感受生活吗?高年级学生学习《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草原》等,神游中华大地,体验人类眷恋故土家园的情怀,这不都是一种生活体现吗?只要用心,语文教学完全能够走向生活,并且高于生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观察生活,激发兴趣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在时空、距离上和学生有差距,所以学生在认知上不全面,甚至会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或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的。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留意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通过不断地指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扩大视野,拓宽思维,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如教学《小露珠》一文,本以为小露珠对学生而言可谓是司空见惯,学生应该很了解。可是上这一课时我才发现,学生对小露珠虽很熟悉,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却不多,因此,他们对课文内容产生不了共鸣,好好的一堂美文赏析课成了师生共同的负担。于是在课堂上,我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指导学生抓住小露珠在不同物体上的特点去观察。经过指导观察后,我再次教学这篇课文,效果截然不同。学生兴趣盎然,在交流小露珠的特点时他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不仅说出了课文中描写的小露珠的特点,还说出了课文中没有写到的小露珠的特点,知道了大自然中因为有了小露珠的存在,万物才会有变化,万物才显得更加美丽,更加充满生机。教学时,我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学生学习课文时就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教学《荷花》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观察荷塘,欣赏荷花的纯洁美丽,闻一闻荷花的淡淡清香,感受荷叶的挨挨挤挤,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了。

2.体验生活,培养情感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的道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也是如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自去做一做,再感悟文本,体验作者的感受。

如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前,我问学生平时切苹果的方法,多数学生说是妈妈把苹果削好,自己拿着就吃,没有切开过,有少数学生说都是竖着切苹果,没有一个学生说是横着切的。教学后,我让学生回家尝试着竖着切和横着切,看看苹果里的变化,是不是与课文中所说的一样,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切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尝试着各种切苹果的方法,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乐趣,感悟到换一种思维就会有新的发现。再如《燕子》一文生动描绘了燕子的可爱与机灵,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后,我便让学生们去跟踪观察小狗、小兔等动物,一段时间后,一些学生竟与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3.回归生活,陶冶情操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环境中,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不断地获取新知,陶冶情操。

如在《我的新发现》习作教学中,我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与精彩,告诉他们只要用心观察,总会有新的发现。如春天来了,校园里的樟树又添了许多新叶;夏天到了,蝉儿在尽情地歌唱;秋天的时候,可以捡拾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落叶;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勤于观察,对周围事物总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敏锐的感觉,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一定会不断地有新的发现。这些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体验到的,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写作的材料。

不断发现,不断积累,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将语文教学回归生活,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让他们热爱生活。

二、在生活中孕育语文教学

生活处处皆学问。因此,教师应具备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点,让学生把生活当成学习的课本,把自然界当成学习的教材。教学时,可以利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中的一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掌握知识,掌握技能,从而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

1.学校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乐园”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体验生活的“乐园”。在这“乐园”里发生的许多故事都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

如校园里开展的各项活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发生的感人的故事以及学校环境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可结合语文教学组织学生参观校园风景,举行游戏、演讲、手抄报比赛,开展主题教学活动,进行课本剧表演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生活,积累素材,学会写作,在生活中学会交往,懂得做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一次“国庆手抄报大赛”,赛前,我让学生在网上或者图书室搜集有关国庆节方面的资料。赛中,让他们将搜集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带到班级来,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设计版面,完成一份手抄报。赛后,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出炉”了,主题鲜明,版面新颖美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获奖时,都深感自豪。没有获奖的学生,对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也爱不释手,充满喜悦。

2.家庭是学生体验生活的“摇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庭是孩子体验生活的摇篮。如果教师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学生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如有学生家长是做导游的,我就让学生做小导游,带领大家参观我们的校园;家长是开书店的,我就让学生做好书推介人,把自家书店里适合同学们阅读的好书推荐给大家;家长是卖蔬菜的,我就让学生写一写介绍有关蔬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将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积极性高,家长也赞许。

3.社会是学生体验生活的“天地”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教师可以作“导演”,让学生在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精彩的节目。

如在推广普通话活动周,我针对大街上许多广告牌和店面牌匾使用不规范字的现象,组织学生变身文字小卫士,到大街上寻找广告牌和牌匾上不规范的字。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还养成了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好习惯。学生在纠正这类问题时,既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又学会了说服他人时注意的礼节。其实,作为教师,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多么丰富多彩。如我们家乡的福泉山烈士陵园、石头镇丁汝昌纪念馆、汤池镇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等,就是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充分利用它们,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实践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学习更是离不开生活的积累与体验。将现实生活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真正做到语文教学生活化,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语文教学就会在生活这一片沃土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体验生活课文内容露珠
成长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立正!新兵们
制造露珠
小露珠去哪儿了
小露珠
露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