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欣
鲁迅曾写过:“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可见修辞的妙用。作为“语言建构与运用”奠基的语文学科,教师重视修辞的教学由来已久,一个小学毕业生说起“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也是如数家珍。但一次听课的经历却让笔者陷入了思索。
走进一所学校先后听了三年级、二年级各一节语文课,恰巧两节课都涉及了修辞方法。第一节课上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其中有这样的环节设计:学生找到课文语句“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教师出示句子,并出示银杏叶、扇子图片,告诉学生这就是比喻。接着教师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银杏叶黄黄的”,让学生与原句对比后,告诉学生“用了比喻,把银杏叶比喻成小扇子,更加形象生动了”。之后,教师又让学生从文段中再找比喻句。学生找到了“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教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邮票邮来的是什么,这句话里的什么像邮票,它邮来了什么。再出示田野图片,启发学生想想为什么把田野比喻成海洋,理解田野的广阔像海洋。
接着,教师提问:“橙色又给了谁呢?”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句子:“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并问学生:“橘子、柿子真会你挤我碰吗?”学生摇头说“不会”,教师接着告诉大家:“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作者把这些橘子、柿子当成人来写了。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拟人句。”然后让学生拓展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补充句子:早晨的牵牛花________ 。
这节课里教师带学生认识了比喻和拟人,看似学生没接触过修辞方法,这是借助文本了解修辞的起始课。
接下来走进第二节课,上的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同样涉及到修辞方法。教师让学生找一找大象是什么样子,之后出示句子:“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教师问道:“这是把大象的身子比喻成了什么?把腿比喻成了什么?”学生随着教师的话迟迟疑疑、似懂非懂地说着“像一堵墙,像柱子”。
这两个环节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三年级的修辞方法处理起来像初次见识,而二年级老师的提问倒是预设为学生已经认识“比喻”这种修辞了。课文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修辞的语句,但小学各年级了解修辞的方法究竟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和梯度,教师在执教时确实存在困惑。虽然这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方面,但问题越小越精准,反而更有研究的针对性。
修辞究竟何时开始讲?每个年级该讲到什么程度?带着一系列问题,笔者开始针对“修辞”这一主题进行探究。
要想明确小学阶段的修辞教学到底把握到何种程度,还要依“纲”靠“本”,从课标中寻求根源。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初中阶段提到了修辞方法的了解、体会要求,而小学三个学段并未直接提出有关修辞的具体目标与内容。笔者认为,这说明小学阶段不需要把修辞作为概念来教授。但小学阶段那么多篇课文、那么多精美的语句,我们曾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品词句、悟修辞,难道是无意义的?
当然不是,对课标细读之后,笔者又有发现:
课标的第二学段阅读目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海淀区义务教育学业标准与教学指导》指出:“阅读能力:能对文本中词、句的表达形式作出符合文意的解释;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三年级)
“能对文本中句、段的表达形式作出符合文意的解释;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四年级)
“能体会表达方法产生的效果;能体会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感受其表达效果。”(五年级)
“能对文本中多种语言表达形式作出符合文意的解释;能对表达方法产生的效果作出评价;能对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六年级)
梳理课标,参考“学业指导”,可以发现小学阶段虽然不要求概念化地掌握修辞方法,但引导学生感受优美的语言、积累精彩句段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且要求也是随着学段升高,在不断递进:“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有自己的阅读感受”→“感受其表达效果”→“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方向和基础。
课标和学段目标如是要求,我们的学生现状如何呢?笔者对某校二、三、四、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参与调研学生均为刚升入本年级一个多月)进行了访谈、问卷调研,了解到了以下真实学情:
二年级(访谈):刚升入二年级一个多月的学生大部分没听说过“修辞”这个说法,有3个学生知道“比喻”,一个学生能说出“天上的月亮像香蕉是比喻句”,还知道是把月亮比作香蕉。
三年级(访谈):部分学生对修辞方法这个说法有印象,能说出比喻、拟人是修辞方法,能说出简单比喻句,对用了比喻的好处说不太清楚。
四年级(问卷):学生能写出3~5种修辞方法,但也写出“对比、联想、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不属于修辞方法的内容。有少部分学生写下自己积累的运用修辞方法的语句,反映出了认识偏差,出现了这样的句子: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也有个别学生写的语句其实并未运用修辞方法或运用不当,如:(1)哇!这是真的吗?(2)花园里有梨花、桃花、牡丹花。(3)这朵花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军人。
六年级(问卷):学生能写出5~8种修辞方法,但也写出了“联想、陈述、对比、想象、并列”等不属于修辞方法的内容;对一些修辞方法认识不清:(1)“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又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学生认为是排比)(2)小虫都聚在一起,是在开会吗?(学生认为是反问)
通过对四个年级学生的调研,可以看出学生随着年级升高对修辞方法了解得确实更多,也能逐步积累相关语句,并可以自己写出来。但有时会把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与修辞方法混淆,自己运用时也存在不恰当的现象。这既是我们教学的现状,也是深入探究“修辞”这一主题的真实起点。
学情如此,再来看学业评价又是怎样呈现关于修辞的考察的。
小学阶段以往习题举例:
(1)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①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②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2)按要求写句子。
①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补充完整,使句子成为比喻句。)
②窗外,风吹翠竹,飒飒做响。(改为拟人句)
(3)判断,是夸张句的在括号里画“√”,不是的在括号里画“×”。
①桂花开了,十里飘香。( )
②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的住宅。( )
初中阶段对修辞方法的考察示例如下: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写出了高原辽阔平坦、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
B.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他行色匆匆,深入海防、关心战士的光辉形象。
C.山间的瀑布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三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理解: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山间瀑布水流冲击岩石时产生的巨大的声响。
再如:2016年北京中考第3题,在春联的张贴过程中,考察对偶的修辞方法。
综观小学与初中的学业评价考察修辞的形式,可以看出明显的层级区别,这同样是我们改进教学要关注的方向。
由教学中关于修辞模糊界定的问题,探求课标支撑、了解学生学习现状、认清当前学业评价模式,有了几方面的准备,我们再来循着教学问题探究学生学习修辞的路径。
(1)遵标准,明梯度
按照课标对小学各学段优美语言的感受、理解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有自己的阅读感受”→“感受其表达效果”→“作出评价,并说明理由”,我们把这些对语言的感受评价融合于修辞方法的体会学习中,而不把“修辞”作为语法知识灌输给学生。运用了各种修辞方法的语言无疑是优美动人的,学生在“初步感受—独特感受—感受效果—作出评价”梯度爬升中,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提高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提升对修辞方法的认识,也提升对语言的审美鉴赏力。
(2)有梯度,重感受
明确了解了修辞的梯度要求,明确了学业评价注重理解感受层面,明确了学生在对运用修辞方法的优美语句缺乏独特感受,忽视其效果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教与学活动中予以改进,探求适合学生感受修辞之美的路径。
首先,初步感受,增加积累。回到前文提到的统编本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文中的句子“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二年级的学生在朗读、联系生活的想象中感受到,在与常见事物如墙、柱子的联系中,大象那又高又大的形象鲜活了。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写法的好处即可,不必让学生说出“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的套话。
其次,理解语句,独特感受。仍以前文提到的课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为例,课文描写生动,运用的修辞给了银杏叶、枫叶等生命力和灵性,建立起银杏叶—扇子、枫叶—邮票、田野—海洋的联想,体会到这样描写的鲜明生动,引发学生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独特感受,感悟句子的美、修辞的美,比喻的好处不言自明,理解“把什么比作什么”也是建立在感受运用之美的基础上的。
再次,体会效果,关注表达。具备了对修辞方法运用的感受能力,为学生进一步体会表达效果奠定了基础。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中有这样的语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运用比喻的方法把远离学生的钱塘江大潮那汹涌奔腾的气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眼前,四年级学生可以明了方法,感受运用的效果,此时,帮助他们建立“这样写好”与“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出来的”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关注句子本身的美上升到关注表达的美。
最后,作出评价,说明理由。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索溪峪的“野”》中“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又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如果学生此时对排比这种修辞有模糊认识,教师可以帮助明确,以免产生偏差。这句话学生仅仅理解成把索溪比喻成野是不够的,还应通过联想、想象感受索溪与野孩子的相似之处,脑海中把“绕着山奔跑,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的孩子形象与索溪建立联系,能理解句子意思、感悟句子的形象生动,也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它的表现力作出评价,体现对修辞认识不断加深的梯度。
小小修辞,彰显着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闪现着传统文化的亮丽,把握标准,厘清梯度,使课堂上修辞的教学不再跨段穿插,而是遵循课标,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引领着他们循序渐进地开启“修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