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和 张 雪 于 涛 黄灿灿 白 叶
侗族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类型多样的侗族文化,演绎出独特的侗乡风情。随着社会的转型发展,侗族村庄年轻人外出打工较多,如何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提供关爱服务,如何保护与传承侗族传统文化?2012年《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简称“三区计划”)以来,不少侗族村庄开展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2018年8月,我们一行5人前往贵州省黎平县洋洞村,进行社区发展和精准扶贫的专业实习,并和中山大学的绿耕社会工作中心在湖南怀化通道县洞雷村的三区扶贫项目进行了交流学习活动。
贵州省黎平县洋洞村牛耕部落相对来说属于受现代化冲击相对较少,依然保留着大部分侗族传统风俗的乡村,若想进入社区,需要有“中间人”带领。驻村环保志愿者沈亦可帮村民清理河道过程中在村里树立了威望,村民敬称他为“可可老师”。他带我们走街串户,甚至在村民盛情邀请下,一起到村民家的露天平台上聚餐烤肉,听闻消息的村民也前来招待、闲聊。
在“中间人”带领下进入社区,只是表面上与建立了关系,和村民生活有着空间、情感关系上的距离—你只是“进入”社区,还不是“存在”社区,没有沉下去和百姓打交道。
为了更好地建立信任关系,我们瞄准两大常在群体建立深度关系:妇女和暑假在家的青年。征得同意后,我们加入妇女在风雨桥的广场舞,在学习舞蹈动作过程中,不仅创造了谈话机会,也增加了感情。尤其是一位男性组员的加入,配合上他那略显僵硬的动作,立马让广场舞小团体的气氛热烈,之后访谈中经常听到村民说“那不是每天在广场舞跳舞的小伙子吗”。
就在我们邀请青年聚餐增进感情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帮我们提升了在青年群体的话语地位。晚上聚餐时房顶上围绕灯光有黑压压一片飞虫,我们一名成员运用生活技巧,端了一盆清水,站在高处,虫子竟都飞到了水中,引起青年阵阵夸赞。
我们发现很多初高中生宅在家里,就和他们商量,决定举办晚会。为此男女分成两组,每天下午4点开始排练到晚上10点,在编排小品和练习舞蹈中大家克服了很多困难,增进了感情。但意外发生了,当地有个青年人突然离世,在侗族这样一个房族社区内,家族有人离世,大家心情都有些沉重。最后,晚会取消,改成制作侗族美食聚餐。8月9日的晚上,20多名青年来到了牛耕部落的接待中心,用在稻田抓的鱼做了侗族特色鱼火锅,还有人带来了腌鱼、腌肉和糯米饭,大家在长桌宴上聊了很多,一同畅想了未来的日子……
为了更深入地开展侗族村寨的脱贫服务工作,我们到中山大学开办的绿耕社会工作中心在湖南怀化通道镇洞雷村的项目点进行学习。从2016年开始,绿耕社会工作中心在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洞雷村开展驻村工作,主要针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开展工作,挖掘社区资源、提升村民能力、培育村民组织,以城乡互助网络为平台,推动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杨菁、刘云、艾丽娅是三位驻村工作员。三年来,她们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四点半课堂”“零食替代”小组、性教育课堂,吹芦笙、唱侗歌、体验自然教育,工作员培育儿童的民族文化意识和土地情节。“刚进村时,我们的活动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杨菁说,“突然有段时间他们不愿意来了,一问才知道:父母以为我们是人贩子,不让孩子来。”后来,他们加强做儿童活动与村庄之间的连接,增加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让儿童活动回归村庄的公共空间。渐渐地,村民们改变了对社工印象,她们也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姐姐”。
工作员的到来,也为老人生活改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量血压、剪头发、娱乐陪伴、记录生命故事等,尤其是在建造社区老人活动中心这件事上。冬天时,男人可以到鼓楼取暖,但妇女没有烤火的地方,这事她们已经想了十多年了。接踵而至的是:谁来买煤?用火安全怎么处理?村里的大礼堂是办酒用的,被占用一部分,场地不够怎么办?最终在工作员努力沟通下,问题得到了解决:每人凑一点份子钱买煤;用活动板将大礼堂隔开,需要使用时有相应的布置。2017年入冬前,妇女们终于有地方烤火了。
侗族的传统乐器芦笙,由于难学和带不来收益,青年人不感兴趣,目前面临着传承危机
为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在洋洞村举行的长桌宴
妇女是村庄活动参与的重要组成,工作员以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对其进行能力建设,实施精准扶贫。首先是进行生态观念的推广,一是邀请生态农业专家进村讲解专业知识,二是到生态农业项目点进行交流,三是参加“丰收节”了解生态农业的前景和动态。其次是培育生态种植的妇女小组,在讨论、交流、学习的同时,提高其沟通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协作能力。现在,妇女小组成员以生态红糯米种植为试验,并逐渐向茶油等经济作物扩展。她们说:“工作员的到来让我更了解什么是生态健康,我明年所有的种植都要做生态的,不论赚不赚钱,留给自己吃也是一种健康。”
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央民族大学的社会工作服务,还是中山大学的社会工作服务,在针对少数民族村寨社区发展精准扶贫服务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作为服务的特色。“家家会织锦,人人会刺绣”是侗族曾流传的歌谣,在传统的侗族社会,几乎每个侗族女性都会刺绣。在洋洞村,下午都会有三三两两的中年妇女围在一起做刺绣,聊家长里短。
在与她们的闲聊时,我们发现,年轻一代几乎没有几个懂刺绣或愿意做,一个妇女有点无奈地说:“我女儿18岁了,到现在都不会,也不想学。”为了维持生计,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外出读书或打工,暑假赋闲在家的青少年更多流连于手机。他们对于自身文化传承的热情在减退,侗族刺绣手艺面临传承危机。为此,我们组织村中的女孩子们学习刺绣,寻求村里中老年女性的帮助。中老年人希望刺绣可以传承下去,选样式、教女孩子们刺绣。在具体过程中,真正学习做刺绣的只有一位女孩,其他的都在围观,她们觉得刺绣难,不愿意动手。
我们在洋洞村举行过一次长桌宴,宴席前村里的中老年男性吹芦笙助兴,但芦笙队为什么没有青年人?与芦笙队和村中的青年人交谈之后发现,青年人因为芦笙难学、没兴趣、没时间、学芦笙带不来收益等等因素不愿学,侗族芦笙同样面临传承危机。我们请老爷爷教学,召集有兴趣的男女青年一块学习。由于芦笙三四年才能够学会,所以活动的效果不太明显。
文化传统流失,不仅仅是洋洞村面临的问题。洞雷村的工作员走访时发现,村里有很多民间艺人、侗族文化的传承人以及爱好歌舞戏曲活动的村民,村里曾有文艺队,只是已经不再开展活动。工作员和各个领头人访谈,了解到文艺的逐渐没落是资金、人员和时间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基于这个认识,工作员综合地考虑了限制性因素和积极性因素,推动文艺队长拉拢一群人继续搞村庄的文艺活动。
在一次小组讨论上,文艺队长说:“这几年村里面的年轻人外出打工,队伍都散了。其实我们自己也想搞,但是没人带头,谁知道有没有人看。现在好了,社工过来和我们一起把村里面的文艺氛围活络起来了,我们也有了信心。”
到现在,村民文艺队已经成型,还会时常邀请的外村的文艺队进行探讨和交流,文化事业逐渐复兴起来。
在村庄年轻人外出打工的情况下,村庄的原有侗族文化如何传承下来?在老一辈逐渐被遗忘的情况下,谁来做村庄文化的传承?洞雷是侗族寨子,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工作员做老侗族传承人的生命故事和村庄重大事件的再造,做以芦笙为代表的文化符号的普及等等,而最活跃的是做村庄文化的茶话会。
在茶话会上,村里老中青三代聚集,各自分享关于村子的来源的传说、关于之前生活的童趣、关于村里的建筑的历史,好不快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侗族传统社会必然受到影响,优秀侗族传统文化也必然会受到冲击。侗族的中老人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极大认同感,希望村里的年轻人能够把老祖宗的东西传承下去;而年轻人不再有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热情。在双方对传统文化持不同态度的情况下,学习侗族刺绣和芦笙等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使侗族青少年开始重新接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不同代际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和。然而传统文化如果要想活化保育,就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对接机制。
郭伟和教授一行在洋洞村进行社区发展和精准扶贫实习调研
在湖南洞雷村,绿耕的驻村工作员拟以城乡互助平台为农村搭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桥架,为村民连接城市资源,将生态农产品的提供给更多需要的人;拟在社区成立社区学堂,给村民文化学习的空间,总结农村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和外界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他们还借助村两委、老年协会、村庄自组织等村庄活跃成分的力量,助力洞雷村的“扶贫攻坚”,既开展了互助模式的生计扶贫,推动村民组织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建设,也在提升村民能力建设、传承村庄文化方面有所突破。在新时代新阶段下,驻村模式给探索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而在贵州洋洞村,我们也正在考虑如何参与到当地村寨的有机生态合作社(牛耕部落)的治理转型过程,相信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社会工作专业将会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