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芬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51页。
【教学过程】
一、链接生活,设疑激惑中渐入数学之思
1.课前比身高。
师:生活中比过身高吗?小明和小军也在比身高,(如下图1)你认为谁高?
生:我认为小明高。
生:我认为小军高。
生:我认为很难说谁高,看不见下面,也许有人站在椅子上。
师:分析的很有道理,真相是什么?请看(去掉遮板,如图2)这样比行吗?要怎样比?
生:这样比不行。要从椅子上下来,两人站在同一地平面上。
师:现在两人站在一个斜坡上,也是一个平面上。这样比身高可以吗?(如下图3)为什么?
生:不行,因为小军比小明多了一个小坡的高度。
(课件抽象成线,如下图4)
师:要比出身高,我们就要把坡的高度降下来。你发现什么?
(几何画板演示:斜线下降的过程,身高与地面的夹角由锐角慢慢变成直角,如图5、图6)
生:发现人与地面的夹角慢慢变成直角,也就是互相垂直。
师:这时能比出身高了吗?比身高时,不仅要站在同一平面上,而且人与这个平面要互相垂直。(课件闪烁垂直的记号,如图7)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思考:比身高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同水平线上、垂直站立比高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认识底和高”的知识基础。为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创设了站斜坡上比身高的冲突情境,以“为什么这样比不行?”之问,启迪学生剥离生活情境的外衣,在线段与线段的比较中发现起点不同,存在着斜坡高度的差距。为解决这一冲突,借助几何直观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直观感知在下降坡度的过程中,人与水平面之间夹角的变化。此时,比身高时与水平面互相垂直的先决条件凸显出来,为什么要垂直的感悟学生得以意会。】
2.初识底和高。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图片:日本折纸建筑高达5米,桥洞限高4.5米。
师:建筑高达5米的意思?
生:就是指建筑的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
师:是这样吗?(教师倾斜比划)
生:不对,应该是最高点与地面的垂直线段。
师:桥洞限高4.5米是什么意思?
生:从桥的顶部到地面高度。
(结合学生的描述,课件闪烁出现一组平行线)
师:4.5米是从这到这吗?(斜着比划)
生:不行,必须与地面垂直。
师:也就是这一组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
【思考:由人体的身高到建筑物的高,进而抽象到几何图形的高,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逻辑线索。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寻找思维的生长点,引领学生逐渐趋向对数学本质的思考。房屋或是桥洞的高度,都是学生有直观感知经验的认知。但是,这种认知是模糊与浅层的,教学的目的是使其显性化与明晰化。课例中,通过“高5米,限高4.5米是什么意思?”启发思考,并让学生动手比划比划,师生在共同讨论交流中,把隐性的认知用数学语言精准表达出来,从而进入“高是最高点到地面或是一组平行线间垂直线段”的本质思考。】
二、操作探究,对比辨析中触摸数学本原
1.试画平面图形的高。
师:如果把桥洞的形状看成是梯形(课件抽象出梯形),如何画出高呢?
师:他们画的对吗?为什么?
生:对,他们画的都是垂直的线段。
师:梯形的高本质上就是平行线间垂直的线段。
生:老师我认为第二幅图不对,看不出是这个梯形的一组平行线。高的长度是有限的。
师:有道理,我们把多余的部分擦掉。这些高可以用什么工具来验证?(三角板)现在,三条不同位置的高都符合垂直的要求。
师:我们把这组与高互相垂直的线段叫做底,习惯把上面这条叫上底,下面这条叫下底。注意:我们一般用虚线画高,写上高,并在与指定底垂直的地方标上垂直的记号。
师:这组平行线间可以画多少条高?长度呢?平时我们只要一条做代表。
生:可以画无数条高,长度都一样。
师:接下来,你们能用研究梯形高的方法来研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高吗?
(学生动手尝试、反馈交流)
反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答案,并结合学生的回答,动态演示画不同底上高的正确方法。揭示平行四边形可以画无数条高,三角形只能画三条高。
【思考:学生对底和高有直观认识之后,推进数学思考需在学生画一画的活动中实现。给足学生自主尝试的空间,充分利用错误的资源是把思考向纵深处推进的有效手段。两个层次的尝试,学生聚焦的思考点不同。梯形的高在对与错的对比中,明确高的正确画法;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高,在辨析中拓展学生的思维定势,明确高并不局限于常规方向,所以梯形中可以画出一种高、平行四边形有两种、三角形有三种。这一操作过程的经历,并不停于学生技能的强化,而是以概念的深化理解为基石,促进学生深层次数学思考,实现意义理解中技能内化。】
2.揭示知识本质。
师:仔细观察三种图形高的画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与底垂直的垂线段。
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梯形、平行四边形的高都在一组平行线间,它们有无数条。
生:三角形的高是从顶点到底边,所以它只有三条高。
师:如果以平行四边形的这条边为底,有无数条高,上边的底逐渐缩小就成了梯形,在底边上能画无数条高,如果上底继续缩短成一点,图形就是三角形,这条底上就只能画一条高。
【思考:知识本质的感悟需要学生在变式的材料中把握不变的规律。平面图形的底与高具有哪些共性与个性的地方,是建构知识必要的追问。学生将会关注不同图形的底和高本质上是互相垂直的线段,这是共性。由于个性图形的特征不同,梯形、平行四边形是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可以画无数条;三角形是点到底边的垂直线段,只能画三条。学生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实现知识的感悟,这样的联结是牢固与灵动的。而后续课件动态演示,更是打通各种平面图形底和高知识的关系,学生在“变与不变”视觉冲突中进一步深化本质的认知,这样的数学思考是高效的。】
三、变式练习,灵动想象中感悟数学思想
给定底的位置,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指定的图形:底是3cm、高是2cm的三角形;底是4cm、高是3cm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尝试练习,选取三张形状不一样的图形进行反馈)
师:这三个三角形,都符合作图要求,为什么形状会不同?
师:三角形的顶点在哪呢?顶点有什么特点?
生:顶点在一条直线上。
师:这条直线与底互相平行,之间的距离都是2厘米,三角形的顶点还能在哪儿?想象远处点形成的三角形,这样的三角形能想象出多少个?
生: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有无数个形状多样的三角形。
师:可以怎么画?
(反馈时,结合学生的描述,课件动态出现画图的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学习的底和高,本质上是互相垂直的线段。在刚才的图形变化中,什么是变化的?(形状)什么是不变的?(底和高),而“守住变化中的不变,就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