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善娜(特级教师)
【教学内容】
学完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之后。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圆柱的切割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截面”的含义,培养其空间能力。
2.通过画圆柱的切割图,进一步优化表面积、体积问题的解决策略。
3.通过图形的动态变形,让学生感受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变化,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其几何直观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如何得到圆柱体”
师: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关于圆柱的“解决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圆柱体是怎么得到的?出现过哪些形式?(课件呈现)
●卷出来——长方形纸卷出侧面。
●切割——从长方体中切割而得。
●旋转——纸片旋转运动,纸片为圆柱的半个截面。
●平移——水柱管道运动,水柱运行的长度作为圆柱的高。
师:我们已经画过了“卷出来”,今天重点研究“切割”“旋转”“平移”。
二、分层研究
1.切割。
师:一个长方体的三种棱长度分别为10厘米、8厘米、5厘米,以不同的面为底面,切出三种尽可能大的圆柱,比较一下它们的体积。
(1)理解信息,想象“切割”的画面。
(2)画简单的草图,找到基本数据。
问1:刚才同学们都画了三个草图,有了自己动手画的体验后,你能看懂这个草图吗?(如上图)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生:简单,也能得到基本信息。
问2:那你能从中得到哪些基本信息?
生:①号,底面在上面,直径为8,高为5;②号,底面在前面,直径为5,高为8;③号,底面在侧面,直径为5,高为10。
问3:根据已知的基本信息,你能比较这三个圆柱体的大小吗?
一种确定:③号一定比②号大。
两种猜想:①号比③号大,或者③号比①号大。
用数据验证:①号是4×4×π×5=80π;③号是 2.5×2.5×π×10=62.5π。
问4: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体积要大,就要尽可能让底面半径大。
【设计意图:学生往往会根据信息去画三个切割图,这对解题而言,支架过于累赘。因此,教师在学生体验后,直接示范简单作图法,再次体验到画草图的目标是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信息。草图无需精确到位,合理、简洁即可,甚至可以取巧,只要能帮助找到关键信息就可以。】
(3)变化。
师:从长方体、正方体中可以切割出圆柱体,圆柱体自身也可以再切割,得到小圆柱体。
①把一根长为40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沿横截面锯成四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90平方厘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②把一根长为400厘米的圆柱形木料沿横截面锯了四次,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90平方厘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问1:你能画草图、标数据,并列出式子吗?
问2:两道题的草图对比,说说你的理解。
【设计意图:切割是从表面积增加的角度来求出原体积,是学生较为常见的问题。通过题组比较的形式,让学生借助草图深度理解题意,掌握解题的关键点。】
(4)深化。
师:把一个高为10厘米的圆柱沿着底面直径切成相等的两半,表面积增加80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先想象,再画草图找基本数据。
师:做完以后,同桌交流所画草图并说一说解题过程。
师: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画草图解答的过程?
【设计意图:这种数据隐含的切割问题比较难,学生借助草图就能轻松理解并解决。画草图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多想象,再用图形予以表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2.旋转。
师:有一张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以其中的一条边为轴旋转可以得到圆柱体,两种圆柱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1)理解题意,进行想象。
(2)教师带领作图。
画好两个长方形→哪一条为轴,就把它“绑”在小棒上→旋转,想象,另一条边就是底面半径。
师:这两个圆柱哪个体积大?为什么?
小结:短边为轴、长边为底面半径的圆柱体的体积更大。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具备利用长方形的两个数据画草图的能力,但是在方法上还不够清晰,需要教师提点、引导、规范来凸显草图的有效性。因此,不再让已经有相关画图体验的学生去通过尝试来积累经验,而是让学生充分想象,然后教师直接示范引领,带着学生有效作图。】
3.平移。
师:在直径0.8米的水管中,水流速度是每秒2米,那么1分钟流过的水有多少立方米?
师:确定形成了圆柱吗?能找到关键信息试着画一画草图吗?
(反馈交流草图,感受草图的作用)
【设计意图:动态的水柱是圆柱体,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借助草图,学生的理解难度就下降了。1分钟是60秒,也是一个较大的数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推想简画的策略,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策略的过程中,感受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并形成一定的策略意识。】
三、全课总结
师:关于画圆柱的变化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建议】
学生在学习圆柱表面积、体积问题时,最大的困难不是根据公式进行计算,而是其中的“变化”,需要在数与形两个层面深度理解。本课的教学时机为学生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之后,一旦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练习课的课时就可以适当缩短。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一种学科内部的课程整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两点:
一、对“如何得到圆柱体”,要从“问题”中抽取出直观
问学生“圆柱体是怎么得到的,出现过哪些形式?”学生的快速回答离不开教师平时对“问题”特征的归纳。比如当学生遇到“从长方体中切割出圆柱”的时候,要动态演示,给学生留下“切割”的动态印记,帮助学生看到问题的时候,就能想象出大致的运动形式。学生脑海中有这样的“痕迹”,就有助于后续进行抽象作图,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
二、“平移”难点的突破,要顺着学生的思考过程
水柱的流动,类似“平移”一段距离得到圆柱体。将已知的水流速度、流动时间和管道半径的问题和具体的圆柱体关联起来,学生有一定的困难。突破这一难点,学生要经历的思考过程有三步:一是理解流动的水柱是圆柱,流动的距离也就是路程,路程=速度×时间,教师最好给出形象的照片图辅助理解;二是能指认水柱(圆柱)的底面(横截面)大小和管道半径有关,高度(长)和水流前进的距离有关;三是能结合指认过程画出简单的草图,并标注关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