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进忠 杨理显
大榕村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著名的“蜂王村”,邓昌权是这个村里的“蜂王”,个子不高却显得精明能干。
交谈中邓昌权告诉笔者,九潮镇大榕村每年过邓家节即“平安节”(农历9月27日),家家户户都有吃蜂蛹的习俗,节日来临之前,大家要花1~2个月时间寻找蜂蛹,村民过节筹备蜂蛹之苦和蜂产业的无限商机,让他萌生了养殖土蜂的念头。
据了解,为了养好土蜂,邓昌权花费3万~4万元,用了2年时间先后到广西、云南等地学习先进的养殖技术。学习期满后回到家乡自主创办了大榕村盛蜂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有贫困户32户,大家通过土地转让(占地搭棚、野放蜂占田地)、扶贫资金和劳力入股形式参与合作社养蜂,其中,8户贫困户10多人常年在合作社务工,月收入2 400元。合作社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咬定目标不放松,精准发力,带动贫困户决战脱贫攻坚”横幅格外耀眼,这也是邓昌权的目标追求。
合作社负责人邓昌权向笔者介绍了蜂窝的构造、用途及蜂王的培育、交配、喂养、放养等养殖流程。每年10月份,选发情蜂交配、过冬、培育蜂王,待蜂王成熟后,就可以野放。野放时,将蜂箱打开,将里面十字形木条挂在野外树上或放置泥巴巢里,蜂王就会凭嗅觉扎在十字架上做窝筑巢。做窝初期,为了尽快发展壮大蜂窝,通过人工挖蜂窝,再回填,土质松散了,蜂王安家做窝后,蜂窝就很容易扩大。
走进蜂王养殖车间,4名穿白大褂的工人正往蜂箱里投放蜜蜂和蜜糖水。
据邓昌权介绍,2017年培育700窝,产值90多万元,带动16户增收。2018年合作社基地培育12 000多窝,已出售给广西和邻县3 000蜂窝,收入45万元,现在还有很多客户想买,但留下的9 000箱,他们不打算卖了,要统一分发给贫困户散养,合作社集中回收,这样周边贫困村民脱贫就有了保障。
鄧昌权信心满满地说:“葫芦蜂每窝产蜂蛹最低3.75千克,土蜂每窝产20千克(大的可达50千克),按每窝7.5千克、160元/千克计算,今年产值可达1 000多万元。”
经过多年精心研究,邓昌权攻克了土蜂过冬休眠、交配繁殖、分层筑巢和野外放养等多项技术难关,使养殖土蜂繁殖蜂蛹不再受季节限制。
为鼓励扶持返乡青年创业带领村民致富,九潮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45万元,修建了1.5千米的水泥路,直达养蜂基地,方便村民壮大养蜂产业。
九潮镇党委书记杨再勇介绍说:“养蜂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今年我们将以市场为导向,以土蜂培育技术为支撑,打造大榕养蜂千万元产业园,采取‘集中养殖+农户散养的方式,动员贫困户养蜂,力争户均养蜂15窝,实现户均收入超过2万元,让‘特色成为脱贫‘亮色,助推贫困户走上绿色脱贫致富路。”
(作者联系地址: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委宣传部 邮编:55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