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研究

2018-11-22 07:08侯伟新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幼师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王 杨,侯伟新

(1.长春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2.长春师范大学 统战部,吉林 长春 130032)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对人的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学前教育是目前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培养质量优、数量足的学前教育师资是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关键。高专业化程度、高教学水平的学前师资队伍的培养势在必行。《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标准》(试行)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方面确定了新时代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但是,随着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不断涌现,师资需求量急剧增加,导致幼儿教师质量参差不齐。不少新入职幼儿教师知识欠缺、技能不强、素质不高,甚至出现了虐童等不良现象。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实现突破和创新,构建强技能、厚基础、广适应、全实践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出一批教育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对学前教育事业充满热情的幼儿园教师。

一、现有课程体系不足

我国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起源于苏联,一般包括专业理论课、公共课、专业实践课三大板块。我国的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包含四大板块:通识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类课。通识必修课为各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必学课程,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等课程,还包括数据库、计算机基础、大学外语、公共体育、大学语文等培养师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通识知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传授学生从事幼教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前卫生与保健等。专业核心课传授本专业学生从事学前教育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包括唱歌、弹琴、讲故事、绘画、跳舞、表演等。此外,专业核心课的内容还包括学前儿童游戏设计、学前儿童活动创设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能力、幼儿玩教具制作以及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综合技能。实践课程指的是各类实习、见习活动。

自20世纪初至今,我国学前教育课程体系并无本质性的突破。目前,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依然明显:注重理论知识培养的课程较多,学生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较少,且依然是沿用早期的“三学五法”来培养教师,关注职业道德和社会情感力学习的课程少有建树;多有对课程结构模块划分的探讨,少有对课程具体内容、课程类型比例分配的深入研究。

学前教育课程是培养专业化幼儿教师的基础,是幼儿教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的诸多问题,本研究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系统地研究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这对丰富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理论、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的研究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师资水平提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完善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

二、确立特色课程理念

本研究以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为目标,结合我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进行研究,主要从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与师德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经过前期研究,提出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应体现专业性与社会性的整合,应在注重能力的同时提升师德,强调理论的同时突显技能,在重视基础的同时优化专长。并提出与《标准》相契合的特色课程体系的三个基本理念,即敬业仁爱的职业道德、一专全能的职业本领、童心亲和的职业专长。

本研究以已经确立的三个基本理念为前提,将其细化融入职前培养当中,在此基础上革新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模块及各个模块内的具体的课程设置。

(一)基于广泛调研,确立培养目标

通过对多所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审视,并在我校师范教育积淀的基础上分析吉林省一线幼师的岗位需求及幼师学生的学习特点,确立了“培养师德垂范、知识广博,具有敬业仁爱的职业道德,一专全能的职业技能,童心亲和的职业专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优质幼师”的人才培养新目标。

该培养目标聚焦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形成。具体可解析为:

培养理念上,遵循幼儿为本、师德为先,重发展创新能力和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要求,以应用型优质师资为目标,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将专业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专业优势。

培养方向上,培养适应一线幼儿园的发展需求,知识广博、一专全能、敬业仁爱的学前教育师资。

培养规格上,突出专业能力本位,满足学前教育发展和改革对幼师专业化的素质要求,体现知识、技能、专长的协调发展。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本研究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计了大量的课外实践环节,以督促、激励其职业技能的练习。首先,联合学生部门,通过比赛、活动、假期作业等形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之在毕业之后能够与一线幼儿园岗位零距离,有效降低因自身能力不足而形成的职业压抑感,增强职业自信心。其次,课外实践环节增加德育学分和素质养成学分。增强德育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参观、实践;利用素质养成学分,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由学校层面提供学生一部分资金支持,鼓励学生自主研究一些与幼儿园相关的特色项目,如玩教具的研发、幼儿园教学特色课程的开发等。通过以上课外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喜欢幼儿、愿意为幼儿服务的性格特点。最后,多次见习,延长实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分散到每学期一周,且每学期有其不同的见习任务,如第一学期的保育见习、第三学期的教学见习。实习集中由原先的第七学期十八周进行改为第六学期,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提前实习,并与多家公、私立幼教机构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开展面试招聘会,将优秀的学生推介给各用人单位。

(二)创立培养模式,建立课程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了“厚基础,强技能,全实践,广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即教育理论知识要“厚”、幼师专业技能要“强”、反思性实践过程要“全”、教育工作适应范围要“广”。

图1 “厚基础,强技能,全实践,广适应”人才培养模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幼教专业特色、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三纵三横”课程体系(图2)。“三纵”是指同一课程群的知识逻辑体系呈“基础-提升-应用”纵向递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三横”是以通识课、专业课、教师教育课为平台,实现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专长的培养,体现以职业素质和岗位核心能力为指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三纵三横”精心构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可持续学习发展能力。此外,在课程的构建中融合了一线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的内容,如师德与礼仪修养、手指操技巧与应用等新元素,实现了对内容的融合与精炼,建构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能力主体课程,形成了一套培养教师职业能力的内容体系。课程注重对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引导,既保证学生对已有知识领域的传承,又实现对新事物、新需求的理解与掌握。

图2 “三横三纵”课程体系

(三)发挥专业优势,构建实践体系

以著名教育家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教育理念为引领,以幼师职业需求和个性发展为考量,构建了“全程化实践、全人生指导”的幼儿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图3)。

“全人生指导”是指遵循幼儿教师职业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双导师制、职业生涯规划的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具有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同时,依据学生的基础与特长,发挥专业优势,增加其职业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专业理论课(如幼儿卫生与保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中,强调幼儿教师对幼儿心理、身体的积极作用,增强幼师的职业自豪感、职业自信心。在专业技能课(如健美操、教师礼仪、教师口语、声乐、舞蹈等课程)中,强调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譬如,在讲儿童故事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精炼、自然、温和、直率的语音语态来表达故事情节,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全程化实践”是将学前教育专业所有实践教学课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安排、系统定位。“全程化”既是实施策略、实践理念,又是操作模式,让学生从入学之初就接触幼儿园实际,并持续深入了解、认识、体验职业岗位。根据解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文件,将实践教学目标分为职业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实操两部分,并通过课内实践(通过课程间整合和课程内调整,将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比例调整为7∶3)、课外实践(每天进行早功与晚功,训练职业技能)、校内实训(第二、四学期以技能汇报的形式进行验收)和校外实训(第一学期保育见习一周、第三学期教育见习一周、第七学期教育实习十八周)四个实践教学内容,实现实践教学的“全程化”。

图3 “全人生指导,全程化实践”实践教学体系

(四)细化技能标准,创设评价方式

根据幼师专业技能特点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对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进行梳理,制定详细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指导标准》。在方案中,根据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需求,适切性地制定了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所开设的职业技能类课程的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在建立《专业技能培养指导标准》的基础上,创设了“师范性+艺术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图4),利用面试、口试、模拟活动等多样化评价方式考核学生师范理论与职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使职业技能的艺术性能够契合地为幼儿的教育教学服务。

图4 “师范性+艺术性”评价方式

要针对专业技能的特点,变换考核模式,增进学生对职业技能的学习兴趣。一是增加阶段性考核。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课的考核按照学习进度分布在不同的学期,并以假期作业、阶段性考试、期中考试等多种方式开展多次阶段性考核,并以不同的比例整合成学生综合技能成绩。不以一次终结性考核评定学生的成绩,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借此让学生明晰自身的技能水平。二是坚持技能等级考核。有连续课的技能任课教师除在教务系统中录入学生百分制成绩之外,还需根据学生综合表现上交技能等级考核成绩。成绩采取优、良、中、合格、不合格5级制。要求每一科技能课以班级为单位给出不合格率,并与学生奖学金评定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在顶岗实习中按照学生的技能综合成绩择优推荐,以此督促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三、结语

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构建了“厚基础、强技能、全实践、广适应”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色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三横三纵”课程体系,构建“全人生指导、全程化实践”的实践体系,创设“师范性+艺术性”的评价方式,有效地解决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化程度与当前社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对探究我国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构建作了有益的尝试,对推动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幼师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男幼师荒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