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霞,周鑫媛,姚林红,韩玲艳,任 艳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胃痞证是指胃脘部满闷不适,按之不硬,无疼痛的一种疾病。《伤寒论》指出:“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病、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此病症主责至于脾胃,究其原因则与表邪内陷入里、饮食不节、痰湿阻滞、情志失调等有关。《景岳全书·痞满》曰“怒气伤肝,肝气未平而痞”,肝主疏泄,司呼吸,可调畅脾胃气机,肝气瘀滞不畅可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故形成肝胃不和之证。其常见证候要点为: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胸胁,脘部胀气,易饱、厌食、嗳气,多因情志不畅而发病,舌苔薄白,脉弦沉。对此病证用中药口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针法进行辅助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耳针疗法是指通过耳廓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祖国医学中针灸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1]。依据生物全息论学说,人的耳朵就像一个“倒置在母亲腹中的胎儿”[2]。并由此对应出相应的反射点。通过刺激反射路,耳穴相应反射点不仅能够反映人体相应的的某些疾病而且通过对这些相应反射点的针感刺激,可以激发人体的精气,从而达到治疗胃痞等消化系统疾病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选择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2017年3~9月的住院患者,并且符合《中医内科学》胃痞中肝胃不和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1例,女27例;年龄(53.45岁±6.21)岁;病程(9.32年±5.21)年。对照组男20例,女28例;年龄(55.67岁±5.33)岁;病程(8.83年±6.2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医内科学》胃痞肝胃不和证的中医诊断的患者;并且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2012年制定的《中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3]。排除标准: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出血或病理诊断疑有恶性病变的患者;患有皮肤病、耳部疾患及耳部皮肤有破损者;慢性浅表性胃炎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有严重意识、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者;对针刺不耐受的患者。
对照组:口服疏肝理气的中药汤剂治疗,疗程2周。观察组:除口服疏肝理气的中药治疗外,加用耳穴埋针疗法,疗程2周。耳穴埋针操作方法:a)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单侧耳部。b)操作前向患者充分解释耳穴埋针的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且询问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c)操作者一手持患者耳轮后上方,暴露耳廓部位,另一手持探棒轻巧缓慢,用力均匀的按压,寻找耳穴压痛点,压痛最明显处即为治疗点。d)取穴胃(耳轮角消失处)、脾(耳甲腔的后下方,耳轮脚消失处与轮屏切迹连线的中点)、神门(三角窝内,对耳轮脚上下脚分叉稍上方)、肝(耳甲庭后下部)等部位,核对耳穴后,用75%酒精棉棒消毒,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待干。e)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镊子夹取耳针对准阳性反应点贴敷好,留针期间,对于疼痛不敏感的患者可嘱其进行压迫刺激,每次10~20下,每日2~3次,留置1~3 d;如若痛觉敏锐的患者可将留针时间缩短至4~6 h,取针后再按压,2周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有效: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未有改善,甚至加重[4]。 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复发率:疗程结束之后的3个月,对所有痊愈、显效的病例进行微信或电话随访,统计复发率。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7.9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耳穴埋针法能有效改善胃痞症状,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降低疾病的复发率。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表2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
胃痞病是临床常见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40%,其中肝胃不和证又占胃痞患者的53.3%,脾胃位于人体的中轴线上,其位置与肝胆相毗邻,其功能在生理上相互依存。脾胃属土,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具有升清降浊的作用;肝属木,主疏泄,性条达,负责条畅人体上下之气机,《素问·宝命全形集》云:“土需木疏,土得木而达”“木赖土荣,木得土而发”,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之功,脾主运化精微糟粕之能,中焦气机的升降全部有赖于肝的正常疏泄才能完成,《景岳全书·痞满》有云:“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因情志失调,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而犯胃,木乘脾土,因而发为胃痞之证。其治疗,除口服疏肝理气和胃消痞的中药外,配合恰当的中医外治疗法,更能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经络间的气血运行相互联系。耳为“宗脉之所聚”,各个经络皆与耳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足厥阴肝经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足阳明胃经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沿发际到额前。耳穴是分布于耳廓表面上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既可以达到通调经络、激发脏腑功能的作用又可以通过这些阳性的反应点反射出人体相应的各个部位的病变。所以通过刺激这些相应的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耳穴埋针正是在这个生物全息理论的支持下,通过耳针在耳廓的相应穴位埋针针刺的方法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以达到疏通经络,激发脏腑功能,扶助正气,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耳穴埋针治疗具有操作方法简便,临床疗效高,复发率低,患者容易掌握,应用范围广泛,易于推广的一种方法。且此种方法具有患者痛苦小,副作用少,价格低廉,经济高效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