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旭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颅脑外科手术大部分具有患者病情重、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侵入操作多等特点,术后常并发医院感染,不利于其预后和疾病转归[1]。有研究发现住院患者平均医院感染率为3.23%,而神外手术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远高于此[2]。分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应对措施对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目前有关择期脑肿瘤切除术后医院感染情况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择期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收集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择期接受脑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08例,入组患者均为清洁手术且术后存活时间>7 d。排除术前已伴有感染及相关临床资料不完整的病例。108例患者中男58例,女50例;年龄18~72岁,平均(42.31±11.92)岁。将脑肿瘤切除术后发生术后医院感染的病例纳入感染组,共20例;剩余病例纳入非感染组,共88例。两组一般资料见表1。
本研究通过医院病案管理系统收集所有符合要求的病例,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数据、术后感染有关体征、症状、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感染可能相关因素、治疗用药等。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感染确诊,统计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输入与数据分析[3]。以医院感染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住院日、手术时间等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s回归分析,以发现择期脑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所有数据均做到双人审查核对。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住院日、手术时间、BMI、是否放置植入物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感染组留置引流管率、合并糖尿病史率、脑脊液漏率及入住ICU率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留置引流管、糖尿病史、脑脊液漏、入住ICU是患者择期脑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见表2。
表2 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本研究选取的108例脑肿瘤切除患者中共有20例发生术后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8.52%,低于陈幼华等[2]研究结果,究其原因可能为本次研究选取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注意调节患者机体内环境、调整患者营养状态等,有助于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功能和维持内环境平稳,从而对降低术后医院感染机会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留置引流管是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可能原因为颅腔本为密闭无菌环境,开颅术后留置引流管,使颅腔内外联通为一体,如果护理不当将严重增加细菌逆行感染的几率。有学者发现,留置引流管后导致颅内感染的风险较未留置引流管提高10倍[4]。故临床应该注意加强患者术后引流管护理,防止细菌逆行感染。
此外本研究中患者有糖尿病史亦成为其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常并发感染的原因在于高糖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生长繁殖,且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使机体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免疫功能下降,致使患者医院感染率增加。提示临床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应注意监测和控制血糖,维持较为理想的血糖水平,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降低术后感染率。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脑脊液漏亦为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硬脑膜是位于颅骨内面骨膜内的厚而坚韧双层膜,在维持颅腔密闭无菌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神外手术后修复其完整性对于保护脑组织、防止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均有重要意义。为达到这一目标,多种措施如自体筋膜修复、人工硬脑膜替代物等应运而生,卓有成效,但仍无法完全避免术后脑脊液漏发生风险[5]。脑肿瘤切除术后如果硬脑膜封闭效果不佳、引流管堵塞或护理不当、颅压升高超过限值等情况发生容易导致患者脑脊液漏,致使颅内环境与外环境相通,从而引起外界细菌逆行感染。故临床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修复硬脑膜完整性并密切关注引流管护理,堵塞时及时处理以保持管道通畅。
除上述结论外,本研究还发现入住ICU将大大增加患者感染几率,位列本研究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感染4个危险因素之一。ICU作为多重耐药菌重要聚集场所是医院感染高发科室,亦因此成为控制院内感染重要监测、防控科室,也是感染控制人员工作的重点和难点[6]。脑肿瘤切除患者术后入住ICU后往往导致带管数量增加、带管时间延长、侵入性操作增多及与多重耐药菌接触几率升高,为病原菌在人体定植、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致使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提高。有研究表明,ICU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ICU空气及物品表面消毒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7]。提示临床在在治疗ICU患者的基础上,应加强其免疫功能,并加强护理、治疗规范性,严格注意手卫生。
综上所述,留置引流管、糖尿病史、脑脊液漏、入住ICU是患者择期脑肿瘤切除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疾病预后及转归,应对具有此类危险因素患者加强关注,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感染发生。